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20年10月1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召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功能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5次会议。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张洪涛研究员等9位功能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庄志猛研究员、科研部石洪华以及功能实验室骨干成员和功能实验室依托单位共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庄志猛副主任在开幕会上致欢迎辞。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阳院士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功能实验室主任吴能友研究员作的功能实验室近期工作报告,以及功能实验室专家代表栾锡武、李三忠、李彦龙、梁杰、曾志刚的5项代表性成果报告,并对功能实验室研究方向、建设运行和未来发展进行交流和研讨。

    功能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项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功能实验室通过自验收后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在水合物试采、海域深层深水油气、区域地质构造三个优势方向获得的良好成绩,通过功能实验室2019年度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认为,功能实验室已经在水合物试采模拟、东盟研究中心建设、海底构造、印度洋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进展,建议功能实验室围绕上述方向,扎实持续开展工作,使得上述方向工作成为功能实验室的重点、特点、亮点工作。学术委员会强调,功能实验室要站在国家高度,围绕国家战略,争取国家战略性海洋能源资源任务,以任务促学科发展,以任务带队伍。

    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

    2020年7月27日至31日,“中国-东盟海洋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在线成功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联合承办。会议依托“中国-东盟海洋地震数据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召开。 

    来自缅甸、印度尼西亚、CCOP等13个国家或地区组织,以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涉海科研机构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网络视频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东南亚及周边地区海洋地球科学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互动。

    在开幕式上,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要负责人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东盟海洋地学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CCOP主任Young Joo Lee致感谢辞,总结了目前东亚东南亚地学合作已取得的成就,肯定了中国-东盟海洋地震数据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研究寄予厚望。

    “中国-东盟海洋地震数据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栾锡武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并与同济大学朱伟林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李三忠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可禹教授、CCOP主任Young Joo Lee教授共同担任专题会议主持人。

    本次会议有6位专家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专家针对东南亚及邻域复杂的大地构造特征、区域沉积地层差异及控制因素,聚焦澳大利亚西北陆缘张裂、巽他弧火山活动、东南喜马拉雅逃逸构造及喜马拉雅山脉快速隆升机制、古南海消亡与南海的打开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立足全球尺度对东南亚区域海洋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东南亚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活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加强中国—东盟国家多边双边互信互利的科技合作关系,制定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发展规划,布局和谋划东南亚地学相关大科学计划,对推动解决东南亚地区构造、沉积、资源、环境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充分利用网络手段,采用“视频云会议”形式,成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研究”是中国-东盟海上合作的系列成果之一,会议将持续举办下去,着力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 

     

    2020年中国-东盟海洋地球科学视频会议圆满落幕

    为落实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精神,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从源头上提升地质调查科技含量,提升支撑服务自然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能力,全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和转型升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于2019年3月29日在多功能厅举办“推进地质调查工作‘三个转变’论坛暨地球系统科学与技术要求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陈昌彦教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裴军令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三忠教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聂洪峰教授、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矿产勘查处李永胜高工、南京地调中心毛晓长教授做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勘察(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西太平洋洋路过渡带流固耦合、生态地质调查评价等,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发布的《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和《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进行了解读。

    通过此次培训,南京地调中心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三个转变”的内涵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将贯彻落实到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在项目成果中。

    特邀专家、南京地调中心分管业务领导、地质调查项目成员等百余人参加培训。

     

     

     

    南京地调中心举办“推进地质调查工作‘三个转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