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最早由美国人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在1970年发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地球日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日,并在2009年正式被联合国纳入国际节日。

    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当时只是美国范围内的一项社区性活动。由于这一时期美国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失败,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漏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个“地球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近2000万人参加了当天的游行和演讲会,美国国会也在这一天休会。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1/3的鱼类资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正是在1990年。1990年4月2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通过电视发表了关于环境问题的讲话,中央电视台也播放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专题报道。此后,每年的世界地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用以进行相关的纪念和宣传活动。2018年,我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意在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目的。

    世界地球日我们应做些什么

    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公益活动,过去几十年间,为了保护地球,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发起了很多公益活动倡导人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比如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熄灯一小时”活动,已经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和机构参加进来。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来说,我们都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地球呢?

    ●绿色出行

    自行车无疑是当下最流行、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如果你准备出行且路程不远的话,就请不要乘坐私家车和公共汽车了,我们来一个环保出行,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城市中,还可以锻炼身体。如果路程很远的话,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就可以了。

    ●拒绝使用塑料袋

    检查一下家中的餐具,购物袋等生活用品是不是塑料或纸质材料制成的,塑料材质不易分解,纸质产品则是一次性的,同样带来了环境污染。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冲水马桶是家庭用水的重点设备,过去很多家庭把废水直接排掉,如今很多人开始存留废水用来冲马桶。

    ●充分利用白纸,使用再生纸

    广大办公室一族,可以把用过一面的纸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

    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经成为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的名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

    ●参与植树

    参加领养树的活动,在树上挂一个小牌,写上你的名字,定期给它浇水、培土,照料它成长,让它成为你家庭的一员。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历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

    1992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3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4年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1995年 拯救地球

    1996年 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 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 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 防治地质灾害

    2000年 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01年 地质遗产保护

    2002年 善待地球

    2003年 生命之水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8年 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

    2009年 认识地球 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2010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

    2011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2012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 保障科学发展

    2013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4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2015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6年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2017年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8年 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各国如何纪念世界地球日

    美国

    美国是世界地球日的发源地,庆祝世界地球日的传统由来已久。美国民众对于庆祝地球日的热情也较高,庆祝活动大多由民众自发组织,各大企业也会在这一天推出相关的纪念活动。

    美国大众常常在世界地球日上街游行。在这一天,人们会穿着环保材料制作的服装、展示环保相关的生活用品,在大街上跳舞、播放音乐,以此来吸引社会各界的注意,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

    美国的各大企业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世界地球日的重视。苹果公司就曾发起“Apps for Earth”的活动,旨在宣传和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关注的生物环境问题。世界地球日当天,美国所有苹果零售店的苹果标识都换上了绿叶,店员也都换上了绿色T恤。迪士尼公司也曾拍摄过一部名为《熊世界》的自然纪录片,并将其部分票房捐赠给了自然保育基金。

    日本

    日本是一个环保大国,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民众,对环保都十分重视。除了世界地球日,日本还有一些特有的环保性节日。

    世界地球日在日本颇受欢迎。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曾在2012年举行了以“善待地球,倡导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日本310多家企业和协会组织在公园内摆摊设点,宣传环保理念,推介环保产品,“日本小姐”前田智子也到场宣传。该活动吸引了众多东京市民参与。

    此外,日本还将每年的7月7日定为“清凉地球日”。日本政府号召人们在这一天熄灯断电,关掉空调,走到室外纳凉,节约电力资源。在这一天,东京铁塔等地标建筑的装饰灯光会被关闭,一些日本官员和明星还会穿着传统服饰,到活动现场分享节电心得。

    印度

    印度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据世界银行统计,每年环境退化给印度增加的发展成本是800亿美元,相当于其一年GDP的5.7%。因此,印度政府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

    2010年,在世界地球日迎来40周年之际,印度政府与“地球日网络”组织联手,制定了一项名为“印度计划”的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计划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建立女性环保领导小组、培训环保专业人才等手段,在印度推广环保计划。

    此外,“地球日网络”还在每年的地球日当天开展各种活动,邀请印度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印度政府和“地球日网络”组织通过纪念音乐会、社区服务和植树计划等,让印度民众了解环保对于这个国家的紧迫性。

    巴西

    巴西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巴西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提倡环保,改善巴西的自然环境。

    2009年地球日被联合国正式纳入国际节日,当时的巴西政府在全国中小学内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巴西政府通过开展一系列图片展、教育讲座等向中小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同时还让环保警察走进中小学,讲述各种环保案例。此外,巴西环保部门还通过广播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

    巴西还曾利用足球比赛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世界自然基金会曾经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加入特效,使足球场的绿茵地在4分钟内从绿色变成棕色。此举使得巴西民众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的浏览量提升了73%。

    关爱地球从点滴做起——世界地球日我们应做些什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要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6月1日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来,紧紧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活动主题,精心组织、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向实处走、往深里去,不断织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根据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通过对标对表狠抓落实,目前已陆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线上学习、案例警示、试卷答题、检查整改、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一是定制安全生产标语横幅8条,安全生产宣传海报7套56幅,张挂于所大院、东部基地、海洋地质九号和业治铮船;二是通过QQ群、微信群等载体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和警示教育,每天播放一部安全事故案例警示片;三是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局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系统在线学习安全生产相关知识,6月以来已有400余人次参加在线学习。四是给职工发放《消防安全常识》、《用电安全常识》、《个人健康与安全常识》学习读本共1200册,给实验测试相关人员发放《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学习读本共80册;五是组织职工参加《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专用试卷》答题,共发放试卷400份;六是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活动,截止6月19日已组织开展外业调查一线所级安全检查4次并印发相应检查通报,提出问题和要求18条,全部得以整改和落实;七是海上外业调查船舶首航均组织开展了消防和逃生应急演练;八是组织职工参加局安全生产视频培训、山东省“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青岛市“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等;九是根据青岛海洋所与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共建工作和培训需求,向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了安全生产和保密工作相关业务视频培训;十是积极做好疫情防护物资采购配备工作,为职工发放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23320只,为保卫清洁人员发放口罩1120只,保障职工健康安全。十一是加强出队人员安全防护,为出外业人员发放防护服 、防护鞋 、工作帽等防护物品609件(套)等。

    青岛海洋所通过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入脑入心,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活动氛围,大大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知识与防范能力,为践行“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1.系列活动—张挂横幅海报

    2.系列活动—开展线上警示教育

    3.系列活动—组织在线学习

    4.系列活动—发放安全生产学习资料

    5.系列活动—发放安全生产月活动专用试卷

    6.系列活动—开展外业安全检查

    7.系列活动—开展船舶消防演练

    8.系列活动—组织观看局安全生产视频培训

    9.系列活动—给烟台中心人员视频授课

    10.系列活动—为职工配备防疫物品

    11.系列活动—为外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青岛海洋所扎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记者7月9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采工程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该次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9日已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实施关井作业。 图为通道阀门被关闭。中新社记者 朱夏 摄

    图为通道阀门被关闭。中新社记者 朱夏 摄

    图为科研人员在关闭通道阀门。中新社记者 朱夏 摄

     

    中新社: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并关井

    图表: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满月” 日均稳产气近7000立方米 新华社记者 周咏缗 编制

    新华社广州6月10日电(记者 王攀)记者10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珠江口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自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实现了试采工作的“满月”记录。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通报表示,截至10日下午,试采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又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我国海域可燃冰调查工作起始于1999年,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率先在我国南海北部开展了前期调查。经过持续努力,我国海洋地质科学工作者于今年5月在珠江口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

    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满月” 日均稳产气近7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