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5年2月9日,发展中心召开了2014年度成果交流会,迎来2015新年伊始的第一场业务交流盛宴。中国地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部高咨中心主任、中国地调局原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肖序常院士,发展中心学术顾问和特邀专家方克定、李裕伟、张彦英、王保良、肖庆辉、姜作勤,地调局计财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申勤、装备部主任韩英哲、人教部主任赵琦,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王瑞江、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书记兰平和、中国地质图书馆馆长刘延明,国土资源部调控司、规划司、国科司、勘查司、储量司,地调局办公室、总工室、财务部、基础部、资源评价部、水环部、科外部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发展中心主任严光生,党委书记邓志奇等中心全体领导和职工,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部分领导和业务人员共约1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发展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主持。

      发展中心主任严光生在致辞中对部、局、专家及相关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2014年是发展中心积极进取的一年,是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五个服务”要求、局党组“三个坚定不移”、大力推进结构性战略调整的一年,也是发展中心出成果、出人才、文明创建上台阶的一年,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实现中心内部成果共享升华,促进业务部团队建设,提高中心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使中心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并向全体与会代表拜早年。

      本次会议也是在5大业务领域前期举行的分会场交流基础上,5个部门各推选2个,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也推荐了1项成果参加;共11个成果参加了汇报交流。报告内容包括地质信息服务顶层设计探讨、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地质调查十年成果与展望、关于全球能源资源治理的思考、老矿山找矿进展成果与启示、智能地质调查三维地质图建模技术研究进展、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新进展、渤海湾盆地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与应用、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全国整装勘查成果与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开发与建设等。

      参会专家和领导还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并作精彩点评和指导,交流气氛活跃。本次交流会有效促进了中心各业务部科研团队建设及业务部间“百花齐放、互通有无”的良好学术氛围。

      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地质调查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记者的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据悉,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报告会源自2009年度,今年是第六届年度成果交流会,已经形成一个品牌,影响较大,成为发展中心成果汇报、业务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大家每年期盼和寄予厚望的一次盛会。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就是强化成果,淡化项目工作进展,会议将根据领导专家和职工投票选出5个优秀成果奖。本届成果交流会也是分两场,本次会议是第一场,第二场是青年专场,拟在春节后举行。


    成果交流会现场


    成果交流会开幕式


    提问讨论

    发展中心2014年度成果交流会成功召开

      
    总结 2005 年地质调查工作 明确“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目标任务 安排 2006 年地质调查工作

    孙文盛致贺信 孟宪来主持会议 张洪涛 作工作报告 周家寰作专题报告

    寿嘉华 方克定 局 高级咨询专家代表 出席


      (本网讯)3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土资源部机关司局、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地质调查局党组全体成员、局机关全体职工、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31个省区市地调院院长、环境监测站站长,以及局高级咨询专家、原工业部门地勘单位、有关院校的代表,200余人汇集北京,共商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发展大计。此次盛会,恰逢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地质事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致信祝贺会议的召开。并且对近年来的地质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指出地质调查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三个服务”的能力明显地提高,在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推进地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孙文盛还在信中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增加资源储量。最近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孙文盛强调,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面临繁重的任务,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地调局要发挥龙头作用,要全面贯彻《决定》精神,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在“十一五”开局之际站在新的起点上,建实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努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代表局党组在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地质调查工作进展,明确“十一五”地质调查目标任务,部署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局总工程师周家寰就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以及项目监督管理工作作专题报告。

      会议提出,“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特别是要围绕缓解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瓶颈约束”的急需,积极采用新思路、新机制,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尽快取得一批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加强综合研究和评价,加快成果整合和转化,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

       “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基础保障,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和支撑。二是加强地质调查项目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区域展开,重点突破,集中资金安排重点项目,突出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加快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进步,推进地质调查发展。四是效益优先,在工作部署上支持预期效益好的项目,扶优扶强转化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调整或终止目标不明、效果较差的项目。五是强化综合研究、综合调查和学科集成,支持形成能体现大调查整体水平、有影响力、应用性强的重大成果,加快推广转化应用。六是促进成果社会化服务,提高大调查成果资料的社会化共享水平。

       “十一五”地质调查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摸清全国重点矿种资源潜力,加强能源、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实现找矿找水新突破;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提高地质灾害预警水平;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主流程的信息化。研发和引进一批资源调查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初步建立地质调查科技支撑体系。

      会议还明确了“十一五”地质调查各专业领域,包括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地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任务。

      会议提出,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规范地质调查组织实施,加快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促进调查与科研结合, 提高地质调查服务水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确保“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和2006年任务全面完成。

      会议强调,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重点是:把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大力促进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实现公益性资料社会共享;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

      会议还就加强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加强部署研究,规范立项程序;二是要加强项目管理,强化组织实施;三是要建立地质调查项目监督管理体系。

      会议将用一天半的时间,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孙部长的贺信、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对地质调查重要成果进行专题发言、经验交流。

      会议得到中央有关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改革报、国土资源报、地质勘查导报、中国矿业报的记者到会进行了采访。


    张洪涛副局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


    周家寰总工程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2006 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总结 2005 年地质调查工作 明确“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目标任务 安排 2006 年地质调查工作

    孙文盛致贺信 孟宪来主持会议 张洪涛 作工作报告 周家寰作专题报告

    寿嘉华 方克定 局 高级咨询专家代表 出席


      (本网讯)3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土资源部机关司局、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地质调查局党组全体成员、局机关全体职工、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31个省区市地调院院长、环境监测站站长,以及局高级咨询专家、原工业部门地勘单位、有关院校的代表,200余人汇集北京,共商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发展大计。此次盛会,恰逢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地质事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致信祝贺会议的召开。并且对近年来的地质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指出地质调查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三个服务”的能力明显地提高,在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推进地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孙文盛还在信中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增加资源储量。最近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孙文盛强调,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面临繁重的任务,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地调局要发挥龙头作用,要全面贯彻《决定》精神,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在“十一五”开局之际站在新的起点上,建实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努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代表局党组在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地质调查工作进展,明确“十一五”地质调查目标任务,部署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局总工程师周家寰就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以及项目监督管理工作作专题报告。

      会议提出,“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特别是要围绕缓解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瓶颈约束”的急需,积极采用新思路、新机制,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尽快取得一批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加强综合研究和评价,加快成果整合和转化,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

       “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基础保障,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和支撑。二是加强地质调查项目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区域展开,重点突破,集中资金安排重点项目,突出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加快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进步,推进地质调查发展。四是效益优先,在工作部署上支持预期效益好的项目,扶优扶强转化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调整或终止目标不明、效果较差的项目。五是强化综合研究、综合调查和学科集成,支持形成能体现大调查整体水平、有影响力、应用性强的重大成果,加快推广转化应用。六是促进成果社会化服务,提高大调查成果资料的社会化共享水平。

       “十一五”地质调查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十一五”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摸清全国重点矿种资源潜力,加强能源、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实现找矿找水新突破;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提高地质灾害预警水平;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主流程的信息化。研发和引进一批资源调查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初步建立地质调查科技支撑体系。

      会议还明确了“十一五”地质调查各专业领域,包括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地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任务。

      会议提出,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规范地质调查组织实施,加快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促进调查与科研结合, 提高地质调查服务水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确保“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和2006年任务全面完成。

      会议强调,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重点是:把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大力促进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实现公益性资料社会共享;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

      会议还就加强地质调查工作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加强部署研究,规范立项程序;二是要加强项目管理,强化组织实施;三是要建立地质调查项目监督管理体系。

      会议将用一天半的时间,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孙部长的贺信、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对地质调查重要成果进行专题发言、经验交流。

      会议得到中央有关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改革报、国土资源报、地质勘查导报、中国矿业报的记者到会进行了采访。


    张洪涛副局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


    周家寰总工程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2006 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2011年9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湖北大厦召开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就编制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征求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和地调局各部室的意见。中心学术顾问翟光明、肖序常、方克定、叶天竺、赵成功、刘士毅等院士专家,地调局办公室、人教部、科外部、监察审计室、直属机关党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规划编制组简要介绍了规划的编制情况,与会专家对发展研究中心十多年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规划纲要的整体结构、指导思想、编写思路、规划目标、优先发展领域、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强调要从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出发,找准定位,突出特色,谋划当前,展望长远。既要夯实基础,又要引领创新;既要当好参谋,又要服务好社会,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严光生强调,规划的编制是一个不断讨论、不断深化和统一思想的过程,感谢各位专家对发展研究中心的关心和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感谢编写组的努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研究消化专家意见,尽快对规划稿修改完善。



     

     

    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

        2月5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在京举行纪念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60周年座谈会。原地矿部老领导朱训、夏国治、张宏仁出席。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出访苏联期间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苏学生代表,给留学生任湘题词:“开发矿业”。60年后的今天,人们饮水思源。当事人任湘在座谈会上高兴地回忆了当时的情况。矿业界老领导老专家们纷纷追忆矿业发展伟大历程,共话未来发展蓝图,指出,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成为一个时代的号召,激励新中国矿业工作者不懈努力,地质工作先行,大力开发矿业,中国矿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巨大进展。老领导老专家积极建言献策,聚焦矿业热点难点问题。与会代表还指出,矿业不仅是古老的产业,也是常青的产业,现代化程度越高,消耗的资源越多,越需要矿业提供资源保障,矿业工作者对未来应充满信心。 

        座谈会指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奠定了门类齐全的矿业产业体系,建立了系列的矿业工业部门和世界上实力强大的地质队伍。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矿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依靠先进装备,能面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中国矿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矿业大国。中国矿业不仅支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支持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大力推进绿色矿业,中国矿业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提升,要体现在找矿、开矿、用矿、管矿各个环节,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强调, 中国矿业联合会作为联系政府和矿业企业的桥梁纽带,在新的一年,首要一点,要成为国土资源部加强矿政管理的重要支撑;第二,要成为矿业企业之家;第三,要努力解决矿业企业、矿业行业的共性重大问题。要扎实推进工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黄金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和中国铝业公司、中石化、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代表以及郭振西、方克定、董长海等专家出席会议。

    纪念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6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07年12月26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在西郊宾馆召开会议。国家行政学院方克定教授,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成功研究员,青年分会理事长姚华军,常务副理事长齐亚彬,副理事长孙宝亮、车长波、雷涯邻、魏铁军、王文以及张新安、龙宝林等常务理事、理事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同志委托青年分会理事长姚华军向与会专家和青年会员问好,希望大家认真开好会议,出好成果。
        青年分会秉承“团结凝聚青年,推荐优秀人才,倡导会员意识,鼓励交流创新”的理念,围绕“建立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会议主题,推举了9位青年会员进行了大会交流,内容涉及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指标体系及其相关的核心理念、科技进步、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国家地调机构公共关系、政策环境、相关投入及产出,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 
        方克定、赵成功等专家认真听取了青年会员的专题发言并进行了逐一点评,对会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学术性很强的会议,提出了“后生可畏、后生可塑”的鼓励与希望。同时,专家们还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局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认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地调局既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提出要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搞好服务与交流,做到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认可的“一流”地质调查局的建设。
        青年分会理事长姚华军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感谢领导、专家对青年分会工作的支持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希望广大青年会员按照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前地矿工作面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工作,要求本次会议发言的青年会员按照专家意见深化相关问题研究。并指出,当前我国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要紧密围绕“建立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局”的宏伟战略目标,从成果、科技、服务、人才、投入、管理、文化、公共关系等各个层面深入展开研究,要总结国外不同发展水平的地质调查机构发展的经验教训,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及时总结好阶段研究成果。继续充分发挥地质矿产经济的特色,加强青年分会能力的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会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等特点,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质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了2008年工作计划。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志奇,副主任邓军、卢进、姚华军、段怡春、戴进业,秘书长施俊法,副秘书长茹湘兰、连长云、陈梦熊、陈喜禄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矿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科情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