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特提斯构造域作为全球三大成矿域之一,蕴藏着巨量的矿产资源,其地质演化具有多金属、多类型的特征。目前对该成矿域的研究多集中在铜、金、锡、铅、锌等金属矿床,而在铁矿和铬铁矿方面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

    为支撑我国在川滇青藏地区的铁矿和铬铁矿找矿突破,以及助力周边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战略性矿产勘查战略及综合勘查技术跟踪与研究”项目组近期开展了专题研究,完成了《东特提斯成矿域铁和铬铁矿成矿作用综述报告》。

    项目组通过两轮专题文献检索,从2300余篇相关文献中精选132篇进行深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重点分析了东特提斯成矿域铁矿、铬铁矿的分布特征、成矿类型和成矿背景。报告还详细介绍了东特提斯构造域内的21个典型矿床,包括伊朗桑甘铁矿、巴夫格铁矿区、阿富汗哈吉加克铁矿,以及土耳其古勒曼铬铁矿、巴基斯坦穆斯林巴赫铬铁矿、中国罗布莎铬铁矿、东巧铬铁矿等,深入剖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成矿机制。

    下一步,项目组将重点梳理铁矿的分布特征、成矿类型和成矿背景,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东特提斯成矿域铁和铬铁矿成矿作用综述报告封面及目录

     
     
    地学文献中心完成《东特提斯成矿域铁和铬铁矿成矿作...

    11月30日,应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邀请,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学科馆员上门开展文献资源使用培训。青岛海洋所信息室赵艳霞副主任主持培训会,地学文献中心咨询服务室陈晶副主任就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陈晶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地学文献中心的资源情况,重点讲解了CNKI数据库、读秀数据库、SCI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与检索技巧。根据青岛海洋所的工作领域,推介了一些高质量的海洋地学期刊。针对科研人员关心的科技查新及文献收录引证问题,学科馆员进行了现场解答。参会的科研人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了地学文献中心的资源及服务情况,掌握了文献检索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希望地学文献中心今后能长期开展文献资源使用培训工作,使更多的科研人员掌握地学文献中心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科技工作。

    会后,学科馆员与青岛海洋所科技处相关同志就今后如何在该所开展学科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与青岛海洋所工程首席魏合龙研究员进行了工作对接。

    培训现场 

     
    服务海洋科技 学科馆员上门开展培训工作
      近日,为了推动中国地质图书馆学科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作用,中国地质图书馆一行4人应邀到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通过座谈和培训,了解到湖北地调院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期刊、图书等各类纸本资源多达20万卷册,但这些资源未进行系统分类、编目,造成查找、借阅和管理上的不便。座谈围绕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及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如何衔接、图书馆资源服务等方面展开。

      此外,本次服务还针对地调院业务领域和常用数据库,为60多名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常用数据库检索技巧培训。

      本次服务得到了湖北地调院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的广大好评,地调院领导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表示,通过此次座谈,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已有纸本资源的分类、编目和管理理清了思路,也希望接下来双方能够就系统安装和使用培训等事宜进行进一步沟通。而通过文献资源培训,一线工作人员也反映收获颇丰,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数据库使用技巧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文献检索和提高工作效率、人才培养和个人成长很有帮助。


    图书馆服务人员为与湖北地调院领导座谈


    图书馆服务人员为一线科研人员进行文献资源检索培训



    中国地质图书馆赴湖北武汉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为更好地提供地质工作服务,让更多的地质工作者认识并使用地质图书馆内的优质文献资源,2014年12月9~12日,中国地质图书馆一行三人,赴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机械厂和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3家单位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期间,向对方单位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文献资源概况、文献服务方式和主要服务内容等,结合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示范了文献检索方法、VPN远程访问系统的使用和不同数据库的分布情况。与对方单位的主要领导、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探讨资源共建共享和进一步深层次服务有关事宜。并为每一位到会者发放了《中国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中国地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指南》及问卷调查表。

      此次广州之行,受到了各单位的欢迎,与基层单位地质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了基层地质工作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同时也了解到还有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对如何获得地质文献资料不擅长,通过这样主动服务的方式,一方面帮助了需要地质文献的地质工作者,另一方面也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认识和利用,进一步发扬了图书馆“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的馆训精神。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服务现场
    图书馆赴广州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质调查工作,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6月24日-2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成都成功举办了地学文献资源宣传推广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二十一家局属单位的代表和四家数据商代表出席了会议。

    地学文献中心采编室王鑫首先介绍了地学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地学文献中心地调成果室工作人员分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专利情况,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葛秀珍结合本单位情况做了高效利用文献资源——强力支撑地调科研的主题发言。来自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和Wiley出版社的讲师分别做了CNKI在地质科研创新中的应用、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使用、超星——助力学术科研、Wiley期刊数据库资源介绍的报告。

    各单位参会代表介绍了本单位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文献需求。地学文献中心工作人员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参会的代表一致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不仅深入了解了地学文献中心的文献资源及服务情况,而且还掌握了文献检索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希望地学文献中心加大文献资源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科研人员熟知文献资源状况,提高检索技能。

     

     
     
    地学文献中心成功举办地学文献资源宣传推广会

    12月14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打造的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暨地学评价系统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地学领域专业引文评价系统。

    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主页面

    “近几年,地质调查工作在基础地质、油气资源、固体矿产、水文地质、数字国土工程、地质科技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这些成果以专著、论文等形式得以展现。但这些文献成果被引证、利用的情况如何,需要建立一个地质调查文献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地学文献中心副主任薛山顺告诉记者评价系统创建的初衷。

    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暨地学评价系统以地学文献中心老牌服务产品“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地学中文期刊数据于一体,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数据挖掘、文献计量等技术手段,具有自主数据采集能力,可提供地学全文引文检索及评价服务。

    该系统包含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和地学评价系统两个有机部分。其中,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是地质调查文献成果评价的数据基础;地学评价系统是面向前台读者的应用,建立在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的基础上。

    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是地学数据制作平台,主要面向地学文献中心文献编辑部门,包含有期刊库、作者库、机构库、基金库、叙词表库、地质地区库等控制词库数据,将定期发布年度报告。目前,一期数据建设已经完成,包含地学类核心期刊160余种,总刊物近400种,期刊总计46000余册,文献总计47万余篇,全文总计10万篇,文摘总计34万条,引文总计120万条。

    地学评价系统主页面

    地学评价系统主要面向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及社会公众服务,包含高级检索、摘要检索、作者检索、关键词检索、参考文献检索、期刊检索、英文检索等导航板块,可以针对题名、关键词、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作者机构、地质区划、引文题名进行智能检索;可对作者、期刊、机构、文献、地区传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丰富的评价指标以供读者自主选择,多样呈现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其核心功能包含智能检索、多角度分面评价、多维度分类排行等。

    “数据清理将会是下阶段系统建设的重点,”地学文献中心文献数据室主任刘振锋表示。什么是数据清理?他进行了进一步解释:“过去一段时间,各个单位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文献录入。但是由于标准不一,文献数据来源及数据厚度也各不相同。下一步,我们要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整合清理,进行数据知识点的有效抽取,提高地学文献服务的力度。”

    中国地质文献引文库暨地学评价系统能够从机构、作者、学科等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地质调查文献成果,同时能够满足作者论著被引、专题文献被引、期刊或专著文献被引、机构论著被引、个人及机构发表论文等情况的查询需求,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判断文献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该系统可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进行地质调查文献评价、机构科研绩效管理和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国内首个地学领域专业引文评价系统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