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为加强城乡共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动邀请密云区不老屯镇不老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文成、副书记杨建富等7人来单位进行交流走访。

    通过座谈交流,双方达成共识,城乡共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经常性沟通,发挥好各自资源优势,在现有共建乡村书屋的基础上,结合需求,通过组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和科普下乡,以及组织地学文献中心的党员职工访问不老屯村聆听村里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讲革命历史传统、组织村里的学生开展暑期参观活动等形式,加强联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提升城乡共建和地学文献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质量。

    地学文献中心相关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座谈会。

    yw10与不老屯共建交流

    地学文献中心邀请不老屯村走访促进城乡共建

    浙江飞云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项目为探索东南沿海广泛发育的残坡积土滑坡的失稳机制,设计了原位足尺试验。项目组经过一个月的选点、勘查与准备工作,2017年11月15日,飞云江流域残坡积土滑坡失稳机制模拟试验正式启动。

    该试验场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富岙村,属于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斜坡前缘高程322米,后缘高程338米,落差16米。由于人工开挖,前缘存在5米的临空面,整体地形上缓下陡。坡体右侧存在一失稳斜坡,地形上呈明显的负地形,场地上部约3米厚为残积土层,3米到13米为全风化层,未见底。试验场斜坡后缘存在两条拉裂缝,延伸到斜坡右侧已经失稳的滑坡后壁,宽约10cm,深度可达1.5米。斜坡前缘临空面上部在自然干湿循环条件及重力作用下大量拉张的微裂隙发育。

    该试验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高校约20余人共同参与,场地上安装便携式人工降雨模拟器,模拟不同工况下降雨情形;滑坡体上安装有测斜仪、土壤水分监测仪等进行实时监测;滑坡后缘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跟踪测量;后期利用地质雷达进行滑坡探测。

    通过本次试验,将获得研究区残坡积土边坡水文响应及变形破坏特征,以及降雨条件下滑坡启动破坏机制,进一步指导台风期诱发滑坡的早期识别及预警预报研究。

    探索残坡积土滑坡失稳机制的原位足尺试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