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据高压辊磨机产品细粒级含量高、解离效果好等特点,结合高压辊磨机高效破碎和磁选筛选机高效分选优势,提出“磁铁矿超细碎-分级分选-磁筛精选”新工艺。日前,该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201610346096.6。

    该工艺利用高压辊磨机对磁铁矿矿石进行超细碎,超细碎产品预先分级,细粒级部分直接经过“弱磁选-磁筛分选”后得到部分合格的铁精矿,粗粒级部分经过“一段磨矿-弱磁选-磁筛分选”后得到另一部分铁精矿,在遵循选矿工艺“能收早收”原则基础上,将高压辊磨机粉碎产品中已经解离的磁铁矿在不经过磨矿的前提的下提前分选出合格的铁精矿,同时显著降低进入磨矿的通过量(降低35~50个百分点)节省能耗,缩短流程,简化工艺配置。

    该发明基于高压辊磨机晶界碎裂-高效分选技术研发,为新常态下铁矿企业“提质降耗”生产提供了新方法,同时能显著降低磨矿过程的能耗(降低30%左右),为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一种磁铁矿超细碎-分级磁选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
      走进热气腾腾的培训会议室,第一感觉好像是走进了一个大学校园的课堂。60余张热情洋溢,大多是朝气蓬勃的脸庞,面前人手一台电脑,随着手中按键、鼠标的忙碌操作,各类数据、颜色和形状不断地填充和切换。地质体、剖面、参数等名词不断地在空中穿梭跳跃。从早晨8点半到晚上六点,除了午间吃饭和休息时间,上下午授课中间不设停歇。为期三天的培训,每天都是在这样紧张忙碌的气氛中度过。这就是RGIS物探综合软件升级培训班暨勘查方法技术交流研讨会的实况。这个班自2005年开办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一次,被学员们期待性地称为“年会”。

      尽管临近年末,这次直接面向使用者的培训会依然迎来了来自全国地调系统及地勘、有色、冶金等行业、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大学及部分矿业企业的60多名学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等出席开幕式并做了讲话。兰学毅教授等10余名专家应邀作了专题讲座。RGIS团队针对软件的使用对学员们进行了软件功能升级和使用培训。

      关于本次培训会的目的,谭永杰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就是要帮助更多人实现对RGIS软件的应用,实现物探技术和方法等经验的交流。通过需求和供给对接,实现人才和软件共同成长。会上10余名专家为学员们奉上了精彩的物探勘查应用实例报告。技术交流是RGIS培训的一个重点内容,十多年来为推动基层物探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同时,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新增功能,RGIS团队对授课方式进行了改进。由以前的全天授课,晚间辅导和学员操练,改为每天上午授课、下午学员进行实际演练。通过这一调整,有力促进了学员对软件的理解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了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还为考核通过的培训学员颁发了RGIS 2014培训合格证书。

      为了更好实现软件开发者对各项功能模块设计的本意,会议向与会者学员发放了“RGIS及专业软件需求调查表”。这可以说是“年会”中的“经典环节”,是获得未来软件升级等功能需求,实现软件功能提升的起点和重要渠道。

      实际上,随着RGIS物探综合软件升级培训功能的逐步升级和完善,以及培训班学员的应用和推广,RGIS软件在基础地质调查、潜力评价、找矿勘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先后荣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和2014年的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等。软件应用效果好,就能吸引更多的地质工作者加入使用者行列;使用者越多,接收到的良性建议就越多,使软件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RGIS培训班每年有新的生力军加入,物探技术人才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大,通过RGIS培训会议的召开和会议流程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需求方直接面向使用方,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和结合将有利于软件的不断升级,为找矿发挥更大作用。RGIS团队带头人张明华研究员更是在会上直接发出了邀请,欢迎有为和有志于RGIS软件开发的年轻人贡献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到RGIS软件开发和推广工作中来,充实软件研发力量。这种把软件使用方直接变为需求方的工作方法,将更有利地促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RGIS软件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一个有利证明就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加入,今年培训班年轻学员的比例就超过了80%。这样的培训班不仅仅是软件应用的培训,更是经验的总结和成果的交流,是知识和工具接力棒的传递,是信心的互相激励,更是对实现找矿突破的热烈响应。

      关于当前软件持续推广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如何发展,谭永杰总工在开幕式上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将系统走向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实现质的提升。RGIS研究团队表示,今后将加大力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数据融合和综合研究作为软件应用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口,促进RGIS软件成为地质勘查找矿利器,在未来找矿等各方面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培训班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培训班授课和交流现场

    RGIS物探综合软件升级培训班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11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与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梁建平座谈。

    李金发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分重视西藏自治区的地质调查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效果好、成果多,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要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变为造血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李金发强调,下一步要加强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能源资源方面,要把羌塘盆地、地热以及盐湖锂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在重要矿产资源方面,力争形成铜、铅锌等矿产的大型资源基地。第三,做好农业地质与旅游地质的调查工作。第四,在水工环调查方面,做好地下水、重大工程选址、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第五,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要提高工作程度,摸清西藏“家底”。第六,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采取现代技术手段,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第七,要与地方勘查队伍加强交流合作,打造一批示范区。第八,继续在对口援藏工作上给予支持。

    梁建平对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期以来对西藏地质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取得的一系列找矿成效表示赞赏。他指出,西藏的找矿成果对藏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带动了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局办公室、总工室、基础部、资源部、水环部、科外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李金发副局长与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梁建平座谈

    1月30日,湖北省直机关工委研究室主任杨宗艳率第九督查考评组莅临武汉地调中心,督查考评2017年党建工作。

    座谈会上,武汉地调中心党委书记姚华舟从单位的基本情况、开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等四个方面,向督导组全面介绍了2017年度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武汉地调中心的职能定位、承担的主要工作和地质工作行业特色,详细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风廉政建设、红旗党支部创建、野外临时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群团工作、巡视及中期评估检查整改落实等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2018年党建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督导组在听取情况介绍及工作汇报后,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检查了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班子成员及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情况,重点检查了各支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新修订党章、落实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手册及党费收缴是否规范等方面工作,并查阅了相关记录。

    督导组对武汉地调中心2017年度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督导组认为,一是武汉地调中心党委站位高、抓得实、效果好,具有独特的党建工作特色,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拓宽了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地质调查成果助力湖北、江西等精准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特别是在宜昌地区页岩气调查勘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湖北省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二是主体责任压得实,武汉地调中心党委把主体责任看得重、举得高、抓得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好,监督执纪工作到位,确保了“两出一不出”;三是学习教育抓得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主题党日、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工作规范,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改进作风做得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出台一系列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服务一线的具体措施,为一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五是重点任务落得实。省直机关年度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年度四批问题清单和党建目标年中督查考评反馈问题清单均落地落实。同时,督查组希望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支部建在处室、处长担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支部工作记录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员党建理论知识学习,使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武汉地调中心相关领导,党委办公室负责人、支部书记及党员代表、党务干部参加座谈会。

    image001

    湖北省直机关工委督导组充分肯定武汉地调中心党建工...

    4月22日,为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联合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开展了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真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社会公众近千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地学文献中心精心制作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地球系统与演化、矿物与生活的关系、古生物识别系统,地质科学史等传播地学知识的展板,进行现场展示的同时,发放了地学知识科普宣传册,活动在传播地质科学知识的同时弘扬了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和地球科学精神;现场公众热情高涨,积极与科普工作人员互动。

    在活动现场,同时举办了第三届“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地质科普作品大赛启动仪式,大赛向全国地质工作者及广大社会公众征集原创地质科普作品,旨在充分展示科普创作人才在地质调查科学普及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力,发掘更多优秀科普作品,推动地质科研成果的科普化,提高公众对地质工作的了解和热爱。

    本次活动参与人数多、受众面广、传播效果好,提高了公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激发了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关注热情。活动在不断强化地学文献中心科普职能的同时,扩大了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展板宣传

     作品大赛征稿启事

    工作人员合影

     
     
    地学文献中心组织地球日科普进社区活动暨第三届“保...

    为进一步落实局监察审计室有关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2019年1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述职考评会议。探矿工程所纪委委员、各党支部(含野外临时党支部)纪检委员、各部门廉政监察员和监察审计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此次述职考评会共进行四项议程:一是个人述职。3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和15名兼职纪检监察干部重点围绕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情况、个人廉洁自律及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明年工作打算等内容依次进行述职。二是群众评议。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对探矿工程所纪委委员、3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及监察审计处一年来的工作进行评议,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三是领导点评。探矿工程所纪委书记和监察审计处处长根据述职和评议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和小结,对大家在2018年度的辛勤工作和对所党风廉政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和感谢,并对2019年度继续发挥好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作用、创造性开展工作、共同为所健康发展保好驾护好航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四是民主测评。与会同志结合日常表现、述职情况及所在部门或支部有无违规违纪或受组织处理等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对所有考核对象进行民主测评。会后,探矿工程所纪委将根据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平时履职尽责、廉洁自律、民主测评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形成对其考评认定结果,并报所党委备案。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的考评结果还将按要求上报局监察审计室。

    这次会议,与会同志准备充分,发言质量高,研讨交流效果好,对探矿工程所2019年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达到了总结工作、鼓舞干劲、交流互促的效果。

     

     
    探矿工程所组织召开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述职考评会

    近日,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环北部湾南宁、北海、湛江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广西北海施工完成了我国南方第一口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成功实现了单孔6层地下水的分层监测,该井连续多通道管外径105毫米、通道通径大于30毫米,成井深度147米。

    监测井位于北海市银海区海景大道北侧,距海岸线约70米,采用“地下水多层监测井钻探成井工艺”,在一个钻孔内安装一根连续多通道管材,通过分层填砾、止水成井,在单孔中最多可实现7层地下水的监测和取样。该工艺采用的多通道管材是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连续挤出的7通道连续管,在井管与钻孔环状间隙间采用了以膨润土为原材料的新型止水粘土球,并在洗井后为监测井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与传统单管、丛式、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建井少、占地小、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地调局水环中心解伟教授三次亲临现场指导,通过工艺改进成功克服了地层松散易垮塌的施工技术难题,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该井施工任务。实施空压机洗井后,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分层止水效果好,完全达到项目预期目标。目前,该井获取的第一批地下水样品已送往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

    该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不仅在南方地区成功实现了地下水单孔多层分层取样监测的目标,还为南方地下水监测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这一工艺将在北海地下水监测等南方地下水监测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连续多通道井管下管施工现场

    完井后的监测孔

    我国南方第一口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成功完井

    近日,中国地调局水环中心“贵州冷水井水力压裂”项目组与贵州111地质大队合作实施完成了贵州省首个基岩水井水力压裂实验工程,水井改造效果优异,涌水量大幅提高,解决了当地300多户居民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

    该工程是水环中心水井压裂技术在南方岩溶区的首次应用,也是贵州省的第一个基岩水井水力压裂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验证了基岩水井水力压裂技术的在岩溶地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南方岩溶区水井改造增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该实验井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屯镇大山村,完井井深178米,含水层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灰岩,地下水类型为溶洞—裂隙水,本次压裂采用了水环中心自主研发的基岩水井压裂工艺,总压入清水量113.3立方米,压裂作业后,经过72小时抽水试验结果显示,该井稳定出水量由不到96立方米/天增加到超过235立方米/天,改造增水效果显著,实现了裸眼井的分段压裂,易于操作、适应性强、压裂效果好。

    下一步,水环中心将会对另一口实验井进行水力压裂试验。

    贵州省首个基岩水井水力压裂工程成功实施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津冀沿海光纤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建设”项目全面完成。该项技术是曹妃甸填海区首次引进,主要用于精准监测100m以内土体的压缩变形量。

    本次建设的两组光纤分层标分别位于河北曹妃甸填海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深度均为100m。项目组在系统查清区域地层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了光纤分层标的施工工艺,采用全孔埋设分布式光缆和传感器的方法,并在重点变形层布设光纤位移计和渗压计,实现空间和时间上全断面、多参数的土体变形监测,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分布式光缆与传感器具有布设成功率高、成本低、可以抗电磁干扰,稳定性强,光缆材料能耐腐蚀,测试效果好等特点,能够满足长期动态监测需求。

    光纤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施工现场

    曹妃甸首次采用光纤技术建设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统一部署,1月27日上午和下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分别召开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测评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带领考核工作组王昭、杨澍、马成义、王磊、武鹏一行6人到会指导。

    所党委民主生活会围绕“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主题,以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已、干事创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查找“六个不适应”等方面存在问题为重点。

    会上,党委书记石建省代表所党委领导班子作了对照检查,汇报了所党委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情况,查找出了6个方面23个主要问题,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严实作风养成四个方面剖析了原因,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理论武装、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谋事创业等四个方面提出11条整改思路。

    石建省、张永波、张兆吉、李援生、张民福等党委成员先后作了个人对照检查,并逐个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王研在点评中对所党委民主生活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党委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质量高、效果好。班子成员本着对党、对班子、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说成绩,只说问题,自我批评严格,相互批评诚恳,有话说在会上,从中可以看得出对同志的真诚关心,对事业的高度负责,达到了“洗洗澡、治治病、红红脸、出出汗”的要求,起到了相互提醒、互相勉励的作用。民主生活会既紧张严肃,又宽松和谐,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对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王研对所领导班子后续整改工作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二是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坚持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评判。

    他指出,水环所领导班子务实干事、团结进取,赢得了职工信任和支持。过去的一年,水环所主动服务社会需求,成效比较明显。他希望水环所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此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服务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一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班子、带队伍,打造一支团结和谐有凝聚力的队伍。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完成“两重”工作。三是强化管理,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划水平。

    下午,召开所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测评大会,王研作考核动员讲话,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作述职报告,全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负责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工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研指出,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力支撑能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基本定位,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稳妥推进“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稳步实施六项战略性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狠抓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水环所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2015年水环所承担的3项“重中之重”工作4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成效显著,人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预算执行率达95%,党风廉政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工作走在局系统前列,局党组对水环所工作是满意的。

    王研一行在所领导陪同下还参观了新建成的水环所荣誉室,对所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抓业务、带队伍,争做高层次创新文化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

    中国地调局考核组参加所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水环所召开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政班...

    2021年7月14-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专家对“承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以下简称“承德项目”)进行了野外综合检查。同时,为系统总结近年来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承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和进展,进一步做好2022-2024年度承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顶层谋划和任务布局,检查组会同项目组在承德市和隆化县开展了两场需求调研和成果对接交流。

    检查组通过野外现场核查验证和室内资料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承德项目及其两项委托业务的2021年阶段性成果、钻探物探实物资料、调查卡片记录、安全保密工作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一致认为该项目野外资料翔实、安全保密措施到位,成果成效明显,野外综合检查等级为优秀级。

    调研座谈期间,承德市人民政府张志远副秘书长高度赞扬了承德项目在支撑承德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认为承德项目站位高、数据实、专业精、效果好。希望继续深化和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关系,在清洁能源调查、水源保护、“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参加了综合检查、调研座谈和野外考察。

    “承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开...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双水平井对接连通隔水取热的地热开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 1 0059559.7)。

    该地热开采方法是通过钻进两口相向的长距离水平井,实施对接连通后下入高导热性套管密封隔离地层水源,向一井注入常温水,经过水平井换热通道,获取地下热源的一种循环采热方法。在取热过程中向井内注入的常温水与地下水不产生交换,也不采出地下水,具有不污染水源、换热通道长、换热效果好等特点,为安全环保开发地热能提供一种先进绿色技术,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勘探技术所已完成了该专利技术的双水平井试验,并实现了精准对接,下一步将推广应用于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中。

    勘探技术所“一种双水平井对接连通隔水取热的地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