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幕阜山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集区,湘东北仁里矿床是2017年新发现的特大型高品位铌钽矿床,是幕阜山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但该矿床的稀有金属矿物学研究薄弱,成矿熔体-流体演化分异机制不明。为此,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仁里研究团队(李建康和陈振宇等)对该矿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取得了以下新进展:

    一是对仁里矿床5号伟晶岩脉7号勘探线的ZK708钻孔开展了系统的岩心编录,结合地表露头的观测,划分出五个岩性结构分带:文象结构带、微斜长石-钠长石带、白云母钠长石带、石榴子石钠长石带等。

    二是对不同结构带的造岩矿物云母、长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建立了5号伟晶岩脉分异演化的矿物学标志。发现随伟晶岩演化程度增强,白云母中Li、Cs、Ta、Sn、Nb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Sr、Ba呈下降趋势;钾长石的中Li、Rb、Cs呈现与白云母相似的上升趋势。

    三是对矿石矿物铌钽铁矿族矿物和细晶石进行了重点研究,揭示出从外带到内带铌铁矿Mn/(Fe+Mn)、Ta/(Nb+Ta)比值逐渐升高的规律;指示Ⅰ—Ⅲ带为岩浆阶段,Ⅳ带很可能为岩浆-热液过渡阶段,Ⅴ带为热液阶段。

    四是对副矿物石榴石和磷灰石进行了研究,发现从外带到内带,石榴子石中的Mn含量、磷灰石的F含量逐渐升高,指示从外带到内带分异演化程度逐渐增高的趋势,也说明5号脉具有富挥发分、分异程度高的特征。

    通过对伟晶岩中特征矿物的显微结构和元素成分的详细分析,提出仁里矿床经历了较完整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在成矿晚期形成了富含F、P等组分的热液流体,该热液阶段是铌钽矿化的重要阶段。


    矿中的韵律环带

    湘东北仁里铌钽矿矿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地球深部上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控制着岩石的部分熔融,同时影响变价元素、亲铜元素的价态和挥发分的形成,其与岩浆起源、成矿作用乃至大气圈的演化密切相关。例如青藏高原发育大量后碰撞斑岩铜矿床,其形成被认为与幔源超钾质岩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前,多数构造环境下的上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约束,如俯冲带的楔形地幔通常是相对氧化的(ΔFMQ = 0 to +3),而克拉通地幔(ΔFMQ = −4 to −2)和大洋地幔(ΔFMQ = −1.2 to −0.4)是相对还原。相比之下,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氧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程度较弱,有关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逸度(fO2)数据较少,且变化范围较大(ΔFMQ = –4.5 to +2.6),影响造山带上地幔fO2变化的机制也尚未得到很好的限定。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杨志明研究组选择青藏高原南部后碰撞(~25-8 Ma)超钾质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开展详细研究,首次报道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fO2,以及超钾质岩浆从地幔源区到浅部地壳上升过程中的fO2变化。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暗示,后碰撞时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高fO2,有利于Cu、S等成矿物质从深部到浅部地壳的迁移,这可能是青藏高原大量发育后碰撞斑岩铜矿的关键。

     

    图1. 藏南后碰撞超钾质岩及其内地幔包体的ΔFMQ vs. T (A)、P (B)和全岩Mg# (C) 图解

      研究表明,二辉橄榄岩包体的fO2范围为ΔFMQ = +0.5 to +1.2(图1A,B),指示藏南~25-8 Ma时岩石圈地幔相比克拉通和大洋地幔更加氧化,大致落在俯冲带楔形地幔的fO2范围内。矿物学证据显示,源自俯冲于藏南陆壳之下的新特提斯洋壳和印度陆壳的富水流体和/或熔体对藏南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很可能导致了其fO2的升高。此外,超钾质岩浆在从56km的古深度上升到15km的过程中,ΔFMQ从+0.8升高至+3.0(图1C)。这一fO2从深部到浅部过程的升高规律,与深部粗面安山质岩浆至浅部粗面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钛铁矿、硫化物和橄榄石含量降低等规律一致。因此,结晶分异作用,这一壳内岩浆演化过程,很可能导致了幔源岩浆fO2的变化,幔源岩浆fO2不能简单用来代表其源区氧化还原状态。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著名地学期刊《Geology》上(Li, W.K., Yang, Z.M., Chiaradia, M., Lai, Y., Yu, C., and Zhang, J.Y., 2020. Redox state of southern Tibetan upper mantle and ultrapotassic magmas, Geology, doi: 10.1130/G47411.1)。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G47411.1

    地质所青藏高原南部上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和超钾质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