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照上级统一部署与要求,现将我所2021年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笔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通过资格审查参加笔试人员名单 

    招聘岗位 

    笔试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电传电控技术岗 

    么天舜、于征洋、于躍、王彦杰、李柯乐、侯凯旋、徐敏、崔灿灿、黄雅婷 

    钻井液技术岗1 

    陈华夏、赵莉、郭瑞、程焱、裴亚东 

    钻井液技术岗2 

    于博洋、张雨萌 

    信息技术岗 

    马啟程、王亚飞、冯源、刘欣、张津豪、 

    杜瑞、查伟、赵睿、高尚瑞 

    二、笔试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1522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2.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内探工楼,具体考场及座位安排以准考证为准。 

    三、笔试内容 

    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 

    四、准考证领取时间及地点 

    考生可于20215228:00-9:30在探工楼门口经身份核验无误后,领取准考证。请考生领取准考证后,认真阅读背面考生须知。 

    五、相关要求 

    1.考生入场时间为5228:00;开始考试30分钟后即5229:30后,不得领取准考证及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2.考生须携带本人学生证、身份证,自备2B铅笔、橡皮、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等文具。 

    3.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考生进入考场前须在探工楼门口接受体温检测、核验北京健康码及国务院大数据行程记录,提交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纸质版)及《考生健康登记表》(纸质版)。《考生健康登记表》可点击附件下载。排队时须保持1米间隔。考试结束后,考生沿原路离开校园,不得在校园内逗留。 

    4.考生须于5211000前,将5月21日当天的健康码截图、国务院大数据行程截图,发至我单位邮箱hrbjiee@163.com,邮件名为“姓名+身份证号”,邮件附件文件名为“姓名+健康宝截图、姓名+行程截图”。考试当天,可刷身份证进入考点。 

    5.考生在考前如出现体温≥37.3℃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有密接或密接接触等情况的,应及时与我单位联系,并如实告知。考生因个人原因无法达到疫情防控标准而错过笔试时间的,视为自我放弃笔试资格。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以及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送诊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其笔试或面试资格,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联系人:黄老师  010-82321072 

    电子邮箱:hrbjiee@163.com 

      

    附件:考生健康登记表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2021519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关于2021年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赣南扶贫攻坚矿产突击队-徐敏成教高亲临指导。

    赣南扶贫攻坚矿产突击队徐敏成指导野外工作

    为推动青年地质工作者广泛参与到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来,积极引导青年职工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建言献策,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团委于2018年8月7日-8日在多功能厅举办了第四届青年地学论坛。此次论坛作为南京地调中心深入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得到了科技处、党办和业务室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南京地调中心工作发挥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推动新时代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设“创新探索组”和“成果汇报组”。共有28位青年职工进行了汇报展示,内容上不仅有对基础科学的探索和对管理工作的思考,也有对项目工作成果的梳理,专业上涵盖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城市地质、水文环境地质、灾害地质、非常规油气地质、仪器研发、土壤污染修复、地质信息等。论坛开幕式邀请了南京地调中心工程首席专家姜月华、徐敏成和科技处负责人作了“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主题报告,专家们向与会青年职工系统介绍了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战略性思考,并具体探讨了新时代地质工作应如何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粮食和其他战略资源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中心工作。

    经过两天紧张而精彩的汇报,经南京地调中心科技委专家评选,共评出优秀报告18个。其中,蔡逸涛的《安徽含金刚石母岩中超硅石榴石的发现》、吴涵宇的《关于南京地调中心信息化工作的思考》和孙强的《金川流域斜坡稳定性评价》获一等奖;褚平利、周延、舒徐洁、周墨、吴通5人的报告获二等奖;孙建东、常晓军、周道容、杨洋、高扬、杨国强、张炜、李海立、章诚诚、杨海10人的报告获三等奖。

    南京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中指出,本届论坛举办成功,体现了创新的主题,展示了南京地调中心年轻人的风采,对青年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成果,为进一步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委要继续创新工作方式,为青年人的成长搭建平台,凝聚青年人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推动南京地调中心的业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用创新推动新时代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团委成功举办第四届青年地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