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980年6月,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5届国际孢粉学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徐仁:古植物学家(1910.8.22—1992.11.8)。

    安徽芜湖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6年获印度勒克瑙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国际古植物学及孢粉学权威之一,早期从事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中国古孢粉学研究创建人。推论出中国古、中、新生代含煤岩系和中新生代含石油地层的地理分布规律;解决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地层时代及对比问题。为青藏高原隆起原因、过程提供古植物学证据。1983年提出北美与东亚植物区系存在相同属,是原地有孑遗分子,不是迁移的结果,解决了140年来植物地理学领域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代表作有《中国卷柏的解剖和发生》、《希夏邦马峰高山枥化石层的发现及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和《吊丝球竹苗端的结构和生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附件《院士传记》之徐仁

    徐仁

    1980年6月,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5届国际孢粉学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徐仁:古植物学家(1910.8.22—1992.11.8)。

    安徽芜湖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6年获印度勒克瑙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国际古植物学及孢粉学权威之一,早期从事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中国古孢粉学研究创建人。推论出中国古、中、新生代含煤岩系和中新生代含石油地层的地理分布规律;解决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地层时代及对比问题。为青藏高原隆起原因、过程提供古植物学证据。1983年提出北美与东亚植物区系存在相同属,是原地有孑遗分子,不是迁移的结果,解决了140年来植物地理学领域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代表作有《中国卷柏的解剖和发生》、《希夏邦马峰高山枥化石层的发现及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和《吊丝球竹苗端的结构和生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附件《院士传记》之徐仁

    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