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知法守法、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依法行事、遵章办事的行动自觉,9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郑州综合利用所”)举办2024年制度宣贯暨法律知识培训。

    培训会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针对合同管理、公务接待、地质调查项目委托业务管理、职称评审、财务管理、关键核心技术管理办法等新修订制度进行了宣贯,针对制度执行中的关键环节和典型问题作了重点解读。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魏江涛律师就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进行细致讲解。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研究所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制度观念,对持续形成人人学制度、懂制度、用制度、守制度、遵照制度行事办事的工作氛围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会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学法懂法敬法守法,学好制度用好制度。二是完善制度,依规而行,加快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三是违规必究,问责必严,以严格的制度执行监督,保障制度体系的刚性约束。

    郑州综合利用所全体干部职工14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培训。

     

    郑州综合利用所举办2024年制度宣贯暨法律知识培训

    紫金论坛|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挑战与机遇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14:00-16:30

    直播地点: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N211

    主持人:郑友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1、演讲嘉宾:弗朗索瓦·巴卢穆埃内,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演讲主题:刚果(金)矿业发展

    2、演讲嘉宾:毛景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主题:矿产资源形势与境外地质矿产工作的思考

    3、演讲嘉宾:冯锐,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演讲主题:希尔威海外投资实践

    4、演讲嘉宾:杨大勇,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总裁

    演讲主题:坚持“走出去”战略,持续推进企业ESG工作高质量发展

    5、演讲嘉宾:薄少川,《国际矿业风云》作者、投资专家

    演讲主题:国际矿业投资的挑战与机遇

    6、演讲嘉宾:Jason Hutchings,瑞士银行全球矿业负责人

    演讲主题:中国矿企海外并购的挑战

    圆桌论坛

    聚焦全球资源并购

    主持人:黄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行业研究员

    嘉宾:沈绍阳,紫金矿业副总裁王青海,金诚信董事长谢少波,Appian矿业基金中国负责人、裕泉资本创始人齐丁,中金公司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程军,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直播预约丨矿企“出海”的挑战与机遇:2024中国国际...

    9月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北海仲裁委员会、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天津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矿业法治暨矿业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洪涛出席论坛并致辞

    著名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以《中国矿业健康发展中产业政策问题探讨》为题,围绕我国矿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矿业产业政策如何调整阐述观点。他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应当鼓励勘探,调整矿业产业政策,应当从战略角度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原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李裕伟就中外矿业税费征收事宜,发表题为《中外矿业税费对比》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教授李显冬以《矿业权出让与估值调整协议》为题,就矿业权出让的法律性质作了分析。

    自然资源部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付英就各种自然保护地矿业权退出补偿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陈从喜就砂石价格暴涨事宜,作了题为《关于砂石粘土类矿产单独立法的思考》的报告。《国际矿业风云》作者薄少川就我国矿业走出去如何国际化运作事宜,发表了《矿业走出去与矿业国际化》的演讲。自然资源部油气中心开发室主任许书平就矿政改革事宜,发表了《矿业权管理改革前后政策对比》的演讲。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律师就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事宜,发表了题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建议》的演讲,并发布了《全球疫情背景下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研究结题报告》。天津大学法院院院长孙佑海就矿业仲裁事宜,发表了《建立符合矿业特点的争议解决机制》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孟磊副教授就矿业仲裁人才培养事宜,发表了《矿业仲裁人才培养》的演讲。

    多位供职于矿法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给出专业解析。

    论坛还同期举行了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矿产能源法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法治周末》“矿法之声”专栏和《中国企业报》“矿业法治”专栏的开栏仪式也同时举行。

    北海仲裁委员会为矿业调解专家、矿业专业委员会、矿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被北海仲裁委员会聘为终身名誉主任。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分别被北海仲裁委员会聘任为北海仲裁委员会矿业仲裁专家咨询委员会终身顾问。

    与会专家表示,2020年是我国矿政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已于2020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为配合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一系列涉矿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将开始实施。目前,全球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大循环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平衡将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美国脱钩、全球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及时对我国矿业法治进程如何推进作出战略思考。

    首届中国矿业法治暨矿业仲裁高峰论坛召开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财经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两出一不出”,10月3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邀请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魏江涛律师到所举办“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以案例讲解不合规行为”专题讲座。

    魏江涛律师围绕“从某贪污案看婚姻幸福的重要性”、“用五个案例反思我们的工作态度”、“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财产观”等内容,剖析了贪污、渎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多个经典案例,并结合多年来从事刑事诉讼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普及了相关专业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全所职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意识。

    通过此次讲座,参加培训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为“两出一不出”提供更好思想和意识保障。

     
     
    郑州综合利用所开展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

    2018年10月19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非洲矿业投资合作伙伴论坛成功召开。

    论坛现场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主持论坛

    国际地科联主席成秋明做“地科联国际合作科学计划”报告

    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局长阿莱克斯·努瓦布做“非洲地质调查联盟对非洲地球科学发展的贡献、
    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合作”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刘大文处长做“加强中非地学合作,促进中非可持续发展”报告

     

    埃塞俄比亚地质调查局提拉洪·莫吉斯·泽勒克处长做“埃塞俄比亚矿业投资合作前景”报告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启学做“紫金在非洲的投资情况”报告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国际合作发展部部长、资深实务专家于佳做“基于非洲自身优势,发挥跨产业合作合力”报告 

     

    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开发总监连长云做“从非洲视角看非洲矿业投资的几个关键问题”报告

    苏丹矿业总公司工程师拉姆雅·达法拉·阿卜杜拉·奥杜拉比做“苏丹矿业投资合作前景”报告 

    坦桑尼亚地质调查局诺特卡·阿纳克雷斯·班特则处长做“坦桑尼亚矿业投资与地学合作展望”报告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地质学家丹尼尔·马伦加做“赞比亚矿业投资机会”报告 

    树人(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晓武做“境外投资矿产项目的风险及防范策略”报告 

    论坛提问 

     

    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非洲矿业投资合作伙伴论坛...

    2018年3月23日上午,为加强合同管理,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邀请法律顾问、湖北明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殷书国和专职律师杜橙,为全体干部职工作合同法知识专题讲座。

    殷书国律师以“合同签订、管理中的法律实务”为主题,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合同常见法律知识要点、单位合同处理流程以及合同文本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杜橙律师围绕“具体合同签订、履行的法律风险防范—劳务合同、委托合同”,对武汉地调中心所涉及的主要合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武汉地调中心以往合同签订情况,对合同文本中应完善的条款给出了专业化建议。讲座结束后,授课律师与部分职工就合同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互动。

    举办合同法知识专题讲座,是武汉地调中心纪委落实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旨在从法律专业角度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明晓合同法有关知识,及时防范现实工作中因合同签订与管理而带来的风险隐患。两个讲座将法律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武汉地调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项目负责人及在汉职工参加了讲座学习。

    image001

    武汉地调中心举办合同法知识讲座

    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签约仪式现场。 石 钖 摄

    怎样快速查询中国、东盟国家的矿业基本信息资讯?8月24日,正在召开的2017(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上线运行矿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矿业的“信息丝绸之路”,将实现各国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共享,推动双方矿业产能合作。

    从为项目签约、推介、洽谈提供平台,推进各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到现在建立矿业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推进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建设,可以透视中国—东盟矿业论坛近年来在深化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铿锵步伐。

    发展机遇与社会责任

    8月24日,10个矿业合作项目在本届矿业论坛签约,签约金额达52.72亿元,17个矿权得到推介。

    矿业合作论坛架起沟通桥梁,促进中国与东盟矿业的深度合作,共解难题,共享红利。目前,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已经举办了八届,参展参会企业2500多家,推介、洽谈项目1200多个,签约项目108个,签约金额约500亿元。论坛举办了5期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共为东盟国家培养矿业专业技术人才70名。矿业论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矿业盛会。

    良好的外部大环境让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前景更为明朗。

    2016年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是中国—东盟全年贸易额达到4522亿美元。目前,中国依然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东盟峰会上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中国和东盟矿业合作也迎来又一新的重大机遇。

    “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矿业合作在去年达到了一个顶点,2016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矿产资源出口从前一年的34亿上涨到41亿马来西亚林吉特。”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秘书长苏哈米·宾·马玛特说道。

    老挝能源矿产部通帕·印塔翁介绍,该国在矿业投资方面已经批准了148家公司进行勘探,其中有59家是中国公司,正处于勘探阶段。中方公司在老挝的矿业领域投资大约有十几种矿种。“我也衷心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到老挝投资。”

    矿业合作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司司长钦拉吉称,该国处于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在利用矿产资源时,必须要从环境等诸多角度来综合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缅甸修订2015版的《矿产资源管理法》,现在一些相关程序已经进行了简化,对其他国家在缅甸开展矿业投资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菲律宾矿产与地球科学局局长维尔弗雷多·蒙卡诺算了一笔账:2016年整个矿山的产出对于该国GDP的贡献值是0.6%,同时增加了21.9万个就业机会。

    “它对于我们就业机会的促进非常强,我们正简化矿产开发的认证过程,让矿业投资者享受到更多投资的便利性。同时,对于菲律宾这样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岛国,我们要求所有的矿产开采项目都必须在技术上、环境上能够达到要求,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能开采。”他强调。

    “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国内企业走出去容易,走进去则步履维艰。对国外环境不熟悉,未开展深入的调查等因素让不少矿业投资者折戟而返。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贵生认为,去境外包括东盟进行矿业投资面临的风险有三方面:东道国的政策政治法律方面的风险;要投资的目标公司和项目、资产本身的风险;整个交易操作的过程,从方案到交易结构设计到最后收购的过程整合,跟现有业务协同这方面的风险。对这三大方面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他表示,最大的风险是政治、国家风险。例如:国内的一个能源项目曾经在一个国家因为一些议员对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查,导致这个项目长期拖延,最后不了了之。

    有风险该怎样去应对?杨贵生称,选择一个目标地,最好有6个标准:目标矿中的找矿权、地质工科资料的可行性、条件是否有利、法律体系是否稳定、行政程序是否清晰高效以及成功案例。国家选好了,国家的投资环境需要有一个评估,必须要做深入而专业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要做好超前的、强劲的整合计划。“中国矿业企业在国外投资,对当地的居民环境、就业、收入、健康都有一定影响,一定要跟社区做好沟通,特别是有部落和土著民族的地区更需要这样。”

    2009年9月,中国罕王集团收购了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省的红土镍项目,矿权面积78平方公里。2012年一家公司发布的资料显示该矿山为世界第三大镍矿矿山。罕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宙说,自2009年起,集团正式进入印尼,重点发展红土镍矿开发项目。该集团计划下一步在印尼建设冶炼场,生产包括镍铁冶炼和其他稀有金属、氢氧化镍钴等产品。“我们非常重视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做了很多公益性项目,包括建设学校给当地的村民,捐赠柴油发电机。我们也非常注重当地的环保,在码头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当地的珊瑚,我们将珊瑚进行了活体移植。”

    “越南的铅缺口一年大概有10多万吨,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就有9万吨的电解铅。该国唯一一家电解铅厂年处理能力是2万吨,电解铅、电解锌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资企业越南北干省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邹立强介绍,2006年,该公司开始对越南进行考察,大概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对越南各个矿山、有色金属的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公司申请的第一个项目是越南的第一家锌冶炼的项目。公司在2012年开始建电解铅厂,并在当年年底投产。近年来,公司先后收购了几个大型矿业公司,目前拥有十几个矿山,主要矿产为铅锌矿。

    该公司在越南经营了10多年。邹立强表示,公司一直对越南的法律、人文、政治进行充分了解,也充分尊重越南本地的状况来做事,这是在海外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该公司在越南形成了一大批中国管理团队和一批高技术人才团队。该公司已培养了一大批越南的中高层管理人才,让他们熟悉技术和管理,整个行业经验和技术水平已可以达到国内的同期水准。此外,还要充分尊重在海外投资的差异性,注意保持和越南合作方的协调。

    线上线下双平台谋划深度合作

    “在矿业、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没有信息交流,很难作出正确决策,也容易错过很好的机会。我们非常有必要去建立一个动态的信息分享系统,能够向各个区域、各个国家收集这些信息。”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司司长钦拉吉说。

    为深化中国—东盟矿业合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化论坛功能,广西国土资源厅去年提出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想。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平台列入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广西发改委将平台列入广西“一带一路”重点推进项目。该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绿色矿业,信息共享新愿景”为核心指导思想,整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业信息数据,打造中国—东盟矿业信息在线交流平台。

    该服务平台的中英文版本共涵盖矿业资讯、项目产品、数据共享、资料库等9个板块。目前完成了平台设计开发、平台数据库的搭建,以及阿里云服务器等设施购买和平台部署,并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常态合作关系,拓展平台数据。日前,广西国土资源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平台进行了全面测试检验,并顺利通过评审鉴定。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已全面投入到中国—东盟矿业领域日常交流与合作。

    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陆景宇介绍,目前该平台第一阶段开发已完成,并投入运行服务于本届论坛。2018年将从功能的拓展、共享、共建,深化合作,资源整合等方面完善数据内容和机制建设,力争建成永不落幕的中国—东盟矿业网、论坛和信息交流支撑平台。

    线上的矿业信息平台已经打造,线下的平台同样在积极构建。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学合作机制、地学研究、能力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合作的不断深化,多头对外,成果分散等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对此,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中国地调局与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矿局共同谋划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建设工作,旨在解决地学合作领域顶层设计问题,形成高效推进体系。该中心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围绕各方共同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协作开展合作研究,构建中国—东盟地学研究平台、矿业合作决策咨询平台、技术支撑平台、能力建设平台和信息交互共享平台。计划在5年内建成在东盟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学合作平台,10年内建成国际先进的地学合作平台。目前中国地学合作中心建设方案已制定完成,待国土资源部研究审定后将开展实质性建设工作。

    “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中国—东盟地学研究中心、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努力打造以地学合作中心为线下支撑,以矿业信息服务平台为线上支撑的双平台合作模式。线下推进资源能源产能合作,线上推进矿业信息交流合作,全方位、多领域推动中国—东盟矿业市场、资本、信息、技术、项目、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和融合,促进‘一带一路’发展。”陆景宇说。

    信息共享更便捷 深度合作好前景

    为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提升文献中心合同管理水平及风险管控能力。2015年12月24日下午,文献中心邀请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两位资深律师对中心人员进行了合同管理培训。各处室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40多人参加了培训。

    两位律师分别从合同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等方面深刻进行讲解,既有合同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还针对合同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让大家掌握了合同签订的方法和避免法律风险的技巧。

    这次合同培训,对严格合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增强干部职工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合同管理及业务需求,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

     

     

    文献中心开展合同管理培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427-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邀请相关专家对50万元以上进口设备进行了论证,为青岛海洋所本年度进口设备的顺利购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据了解,本年度青岛海洋所拟进口17台套50万元以上设备,包括综合物探调查船A船设备及青岛海洋所地质调查项目购置设备。与会专家听取了各设备使用人所作的专题汇报后,就设备参数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和设备进口的必要性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进行了质询。最后,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一致认为青岛海洋所本次提报的全部设备均需要以进口方式进行采购。

    本次设备论证会的专家来自中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

    青岛海洋所50万元以上进口设备通过专家论证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中,9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综合利用所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和纪法教育专题党课,旨在引导全所干部职工学党纪国法明晰底线红线,争做遵纪守法的标杆。该所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支部委员、重点岗位人员及2022年新入职人员等6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其他职工Welink线上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培训。

    培训邀请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高广辉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点针对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故意伤害、伪造证件、袭警、诈骗、威胁、盗窃、传播淫秽物品、网络赌博等常见多发违法行为及承担的法律责任展开法律知识教育宣传,并结合典型违法案例,警示干部职工引以为戒,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做到懂法、知法、守法,培训现场还与职工进行了互动交流。

    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后,该所纪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为题,为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线下纪法教育专题党课。党课从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清醒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严的形势、党纪国法明底线红线、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拒腐防变廉洁担当等五个方面,结合部局系统职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典型案例及视频开展纪法教育,深化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片中人”警示身边人,规范干部职工八小时外行为,强化对近年来新提拔年轻干部、项目负责人、重点岗位和新入职人员等教育管理监督提醒并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筑牢“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标杆。自觉守好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在“五关”问题上处处注意、处处设防、做坚定的守关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争做政治过硬、清正廉洁和管党治党的表率。二是树立正确的业绩观,筑牢廉洁防火墙,凝聚发展正能量。以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提高业务水平为目标,树牢抓早抓小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促进年轻干部在成长黄金期能担当、有作为、守底线。三是发扬担当精神廉洁从业,算好“廉政账”,守好“履职关”。要心怀“国之大者”,一切工作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部局党组及所党委班子工作部署为前提,以钉钉子精神防治节日“四风”问题,把优良传统传承好、把优良作风弘扬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纪法教育专题党课,是研究所落实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及局党组开展纪法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将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家风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培训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表示,要常敲警钟绷紧纪律弦,不断强化自我约束,构筑拒腐防变堤坝,争做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一体推进“三不腐”,为营造清正廉洁干事创业氛围,推进研究所事业转型高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讲座培训现场

     

    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讲纪法教育专题党课

     

    邀请刑事律师讲解法律知识

     

    纪法教育宣传展板

     
    郑州综合利用所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纪法教育专题党课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为庆祝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进一步激励广大女职工踊跃投身地质调查工作主战场、为中心转型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庆“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

    一是树争先典型、展巾帼风采,扎实开展“最美的她”优秀女职工评选活动。“三八”节前夕,水环中心坚持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基本原则,按照分会广泛推荐、工会重点优选、党委研究审定基本程序,积极选树8名在职女职工、2名离退休女职工作为先进榜样,精心制作《传递“她”力量》宣传展板,在地调楼一楼大厅展览宣传,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向先进看齐,增强“政治三力”,发扬“三牛”精神,为水环中心“十四五”开局谋篇、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携手保定市妇联、保定市总工会,特邀河北磅礴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魏晓妹举办《木兰有约》专题法治讲座。魏律师聚焦《民法典》三大改变,就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房屋居住权等热议词汇,采取图片、视频和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以案说法,以案解典,详细剖析,答疑解惑,为女同胞们知法学法用法、依法科学维权、构建美好和谐水环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关爱职工身心健康,促家岗和谐稳定,携手“保定责任”公益文化健康服务平台,特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张海松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防治工作总站魏巍秘书长和河北大学硕士生导师赵沛教授开展《身心健康文化》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在提前调研广大女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基础上,特别赠送了《宫颈健康知识问答》等科普宣传册,详细解析了夫妻关系和谐稳定的核心“四要素”,阐述了走稳孩子成长之路的关键“黄金台阶”,剖析了老人的三大心理需求特征,传授分享了有效排解不良情绪的五大疗法,现场演示了科学颈腰操,同时针对提升睡眠质量、平稳度过更年期、体检报告异常指标等问题进行了互动答疑。

    保定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代表保定市妇联、保定市总工会对水环中心妇女工作以及女职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同时对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做好新时代妇女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勉励全体女职工干好工作、涵养心境,更好的发挥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水环中心党委负责同志代表中心党委对广大女职工在地调科研管理一线锐意进取作表率、砥砺奋进当先锋,全力保障中心各项工作落实,表达了高度赞扬和认可,同时勉励广大女职工持续激扬“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斗志,勤学习、强本领,悦心生活,快乐工作,建好和睦“小家”,助力和谐“大家”,争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事业女性、正气充盈的文明女性、智慧豁达的知识女性,努力在水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展现巾帼担当、彰显巾帼风采,书写更加精彩的“美丽人生”。

    水环中心携手“木兰有约”和“保定责任”服务女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