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地调局水环中心沂蒙山革命老区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召开第二次专题学习会。

    会议议题包含四部分内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开展“四讲四有”大讨论;开展支部书记廉政谈话活动等。学习会由临时党支部书记李伟同志主持,首先,会议宣读了相关讲话、条例内容,并强调专题学习要与调查工作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总书记的讲话深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随后,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心得。

    对于“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议题,李巨芬同志从项目调查侧重点介绍了工作区生态环境现状,陈述了区内矿产开采、矿坑排水、工厂排污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危害;赵丽君同志结合实习期参与项目组地面调查的所见所闻,深刻意识到增强地方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马雪梅同志结合自身情况,探讨了不同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及关联性。与时俱进,以不足为师,不断提高自己党性修养和专业技能。

    对于《问责条例》和“四讲四有”主题的学习,张凤艳同志认为,条例内容不仅是对党员自身的约束,同时也是对党员自身的保护。严律己、正作风、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最后,李伟同志结合《问责条例》,介绍了项目组廉政风险点排查结果及严控问题,并呼吁项目组人员时刻遵守条例内容、切实把控风险点。

     
    地调局水环中心沂蒙山革命老区临时党支部召开第二次...

    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的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地质研究所承担的“雄安新区深部三维地质结构探测”项目在雄安新区开展了节点式短周期密集阵列技术实验,以尽快掌握该项新技术来服务支撑雄安新区地质结构3D透明化。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为充分研讨密集台阵数据处理的先进技术方法,2019年10月12日上午,雄安新区短周期密集台阵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京区实验基地召开。

    节点式短周期密集阵列观测是一种代表地球物理高分辨率探测方向的新技术,是实现“地壳结构透明”的新利器,2011-2012年美国率先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长滩开展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实验,展示出该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无论对于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开发与推广,还是对于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本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地科院深部中心的本领域高级专家,以及地质所岩石圈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等20多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地质所科技处介绍了本项目在建设雄安新区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方面的示范性和重要性,对项目务实负责和严谨认真的态度表示支持和认可。

    地质所岩石圈中心的李秋生研究员首先通报了雄安新区密集阵列观测实验数据采集的进展情况,会议围绕如何充分挖掘数据有效信息,实现地下结构高分辨成像的议题进行了报告和研讨。中国科学院测地所李志伟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海江教授、吉林大学张凤蛟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杨辉副教授、中国地震局马小军博士、河北地质大学硕良勋院长、吴庆宇博士生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之后,自由发言作为研讨会的主要形式,参会的专家和学生们即兴发言或提问,研讨会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10月13日,部分专家驱车前往雄安新区对实验现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野外实地考察。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进一步增进了对国际密集台阵探测技术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推进了与国内科研结构和大学的合作,明确了雄安新区项目数据处理的思路,为地球深部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为下一步做出创新性成果奠定了基础。

     

     

     
     
    地质所组织召开雄安新区短周期密集台阵地震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