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加强党员思想理论武装,增强履职尽责意识,强化党性观念和责任担当,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于10月29日-11月2日与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联合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组织举办了党员党性教育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大家认真学习,重温了我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通过学习,大家找到了答案: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首先,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班仪式,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借用四种颜色——黄色的历史悠久、红色的革命精神、绿色的生态环境、蓝色的希望未来,向各位学员介绍了延安的革命传统和美好未来。要求各位学员在学习期间要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积极交流、遵守纪律,通过体验延安精神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意识,更好的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

    期间,聆听了题为《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的专题报告,系统了解了我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怎样排除万难、创造出辉煌奇迹的,以及延安精神的经验启示和延安十三年对现在与未来的启示。在互动访谈式教学中,邀请了两位革命后代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父辈的革命历程,简简单单的言语之中,表现出的是共产党先辈的革命斗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些专题报告,使学员们深入系统地学习了我党在延安期间的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宝塔山下,全体党员庄严的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定永远跟党走。梁家河村,追寻领袖足迹,现场聆听老师讲解总书记插队七年、脱胎换骨的经历,学习总书记如何从延川山沟里冲破重重困境逐步成长为一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党的核心。

    此次学习培训,采用室内理论与室外实践相结合、现场参观与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参观革命圣地,增强了对延安革命精神的深入理解。学员们追随领袖足迹相继走访了革命圣地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了抗大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每到一处,都有延安市委党校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老师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弘扬抗大精神》、《“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与南泥湾精神》和《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父子情》等现场教学,带领学员回顾我党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使学员们更加理解了我党艰苦奋斗、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

    在学习总结交流会上,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分享了学习心得。有的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增强了四个自信,即增强了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增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执政能力的信心、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了对地学文献中心蓬勃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发言中指出,党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落脚点,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有的谈到,只有方向正确,才有可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这个方向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交流会最后,地学文献中心纪委书记赵余用三个词对此次延安培训学习进行了总结:初心、自信、奋斗。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坚定自信,艰苦奋斗,传承弘扬延安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地学文献中心第二个百年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学习培训共有51名党员参加。

    梁家河现场教学

    地学文献中心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党员党性教育活动

    56上午,革命老区吴起县隆重举行了薛岔水源地供水工程通水仪式。随着水源地地下水源源不断送入吴起县城,这项总投资2.66亿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确定水源地靶区、编制地下水开采方案的供水工程正式启用,将从根本上解决6.3万县城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缓解县城供水需求矛盾。

     

    2012年底,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受邀开展吴起县地下水勘察。经过1年多细致的调查、勘察、评价、研究工作,西安地调中心从劣质水遍布、且水质异常复杂的白垩系地下水系统中确定了县城优质水源地靶区,并在工程立项论证、水源地勘查评价、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与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项目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社会的高度认可。通水仪式上,吴起县副县长薛德伟向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赠送锦旗,感谢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薛岔水源地勘查评价中科学、扎实的工作以及对后期供水工程建设提供的周到服务。

     

    吴起县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站和长征的落脚点,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和崇高的政治地位。随着石油大开发,全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全国百强县之一。但该县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量929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数的42%、全球人均数的13%,不足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最低需水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加之区内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全县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资源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吴起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区内大部分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径流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使用的地表水库以及全县城乡地下水源井中,水的总硬度、硝酸盐、六价铬、氯化物等成分含量普遍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在每年召开的县人代会、县政协会上,“改善饮水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卫生、安全可靠的水”已成为各级代表最为强烈的重大关切之一。饮水的不安全也日益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受到了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吴起县委、县政府以及县人大、县政协四套班子列为着力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

     

    2011年,吴起县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实施县域地下水勘查工作,在地下水中寻找适合生活饮用的新水源,解决全县供水不足和不安全饮水问题。该供水工程的实施难点在于如何在水质差、分布异常复杂状况下,找到适合饮用的达标水源。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补径排条件,更要查明六价铬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分布规律与成因,并研究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

     

    2012年吴起县委托延安市地下水工作队对县域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勘查,并为占全县总人口44.36%的县城找到新的供水水源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受邀全面为吴起县域和县城水源地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此,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高度重视,秉承地质工作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密切服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组织精兵强将,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的成果和资料优势,在以往有力服务榆林能源基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参与延安能源基地重大工程建设。

     

    通过对区域以及吴起县、志丹县县域白垩系地下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将吴起县薛岔乡张洼子确定为吴起县城供水水源地的靶区,提出以埋藏在400-800深度的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为目标,开展水源地勘查。2012年底吴起县实施薛岔乡供水水源地勘查项目,20139月提交了水源地勘查成果,促使吴起县在短暂的2年多时间内让县城6.3万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水。

     

    吴起县城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的快速解决,不仅充分体现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家公益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地方重大需求,在资料支持和技术服务方面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作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公益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社会影响,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获赠锦旗

    西安中心为吴起县城解决饮水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