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6年1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 项目中的“金属矿小口径地下物探技术与设备”、“分布式多参数高密度电磁探测系统”2个课题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现场检查。

    检查组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技术和经济专家组成。所长彭轩明、副所长吕庆田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参加检查汇报。

    专家组考察了大功率电磁发射机、抗干扰电磁多参数测量接收机、感应式磁场传感器样机的研发实验室,检查了电磁二三维正反演模拟与可视化软件集成实验平台,同时对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井中激电等仪器设备研发现场进行检查。现场查看了已研制的60KW大功率发射机、抗干扰接收机、感应式磁场传感器及井中激电多道接收机样机,询问了样机场地试验结果、仪器稳定性、指标先进性及异常响应情况。现场考察后,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进展和财务情况汇报,查阅了课题研发的各项原始资料、进展报告及经费明细账目等相关资料,并进行质询。

    经现场考察、咨询和听取汇报,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思路清晰、进展良好、经费使用规范,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并就课题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分布式多参数高密度电磁探测系统应进一步提升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加强对逆重复m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场地试验与研究;金属矿小口径地下物探技术与设备应加快地下电磁波、井中激电仪器完善,落实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第三方测试工作,并尽早落实野外钻孔单位和地区,及时开展野外实验,以保证实用性和可靠性,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项目首席科学家及课题组组长均表示将根据专家检查意见对课题尽快完善落实,加快研发进度,确保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国家863计划项目“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下设2个课...
      为了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促进职工之间的交流,近日,水环地调中心工会举办了2015年职工乒乓球比赛。此次比赛以分会为单位,开展了男、女团体比赛。

      中心7个分会各成立了男队、女队,分别参加了职工乒乓球团体比赛。比赛中,各代表队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互相切磋球技,共同提高。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后勤服务分会、技术推广分会、应用研究所分会男队分别获得男子团体冠、亚军和第三名;重点实验室分会、机关分会、地质一分会女队分别获得女子团体前三名。

      本次比赛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职工对乒乓球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各分会、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团队凝聚力。通过比赛,充分展示了职工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

    水环中心乒乓球团体比赛圆满结束

    2019年8月6日至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研制的30种农用地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22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经过现场答辩,最终以全票通过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

    通过终审的52种农用地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部门预算二级项目《全国土壤污染详查贵州福建等10省质量监控样制备及质量监督检查》(2017年-2019年)的研究成果之一。由实验测试中心牵头,组织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核工业二四〇研究所、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山东地质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岩矿测试应用研究所、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农用地土壤候选物分别采自我国华北(北京、山西)、东北(辽宁、黑龙江)、西北(陕西)、西南(贵州)、华东(安徽、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区,综合考虑了我国农用地类型(如耕地、园地等)、地形地貌、污染源类型、农用地受污染规律和特点等因素,样品具有典型代表性。该系列标准物质具有定值参数多、含量覆盖范围宽等特点,30种农用地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定值参数共计65项;22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的定值参数包括氯化钙溶液和DTPA溶液2种提取方式的共计31项。

    该成果解决了目前国内农用地土壤标准物质在土壤类型、土壤污染源类型、定值成分和含量水平等方面短缺的现状,填补了国内农用地土壤成分和重金属元素可提取态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空白,其中土壤重金属元素氯化钙提取态标准物质研制填补了国际空白。

    在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中,依托该系列标准物质的研制成果,实验测试中心提交了12000瓶土壤重金属总量、重金属可提取态和水溶性氟等统一监控样品、64000瓶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内部质量监控样品,有力支撑了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应用结果表明,该系列标准物质的性能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该系列标准物质适用于地质、环境、农业等领域相关农用地土壤样品分析中仪器校准、分析方法确认和评价、测量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能力考核及分析结果仲裁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 农用地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图2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

    实验测试中心组织研制的52种农用地土壤标准物质通过...

        为加强勘查技术集成应用,推广我国自主研发的勘查技术装备应用,2009年12月10-12日在重庆召开全国矿产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方法培训交流会。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办,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重庆地质仪器厂承办,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和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协办。 
        来自地调局直属单位、地勘单位及相关科研院所20家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金昌,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陈炳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罗立强、河南省国土厅总工程师张兴辽,部储量评审中心副主任杨强,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副总经理、兼重庆地质仪器厂厂长周寅伦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晋年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新技术处处长李志忠作了热情洋溢的开班动员报告。勘探所的张金昌和冉恒谦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张振海研究员,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周坚鑫教授和杨日红副研究员,罗立强教授、冯安生、张兴辽和杨强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2000米全液压岩心钻探装备与技术集成”、“国内外地质钻探技术现状”、“物化探技术研究进展”、“航空物探测量技术及其应用”、“高光谱卫星及其地质应用系统研建进展”、“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进展”、“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常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可行性评价”的专题报告。12日下午专家代表围绕着立体勘查集成技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来自北航、地大、成都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就如何配合勘查技术和综合利用开展人才培养提出积极建议。
        会议研讨了我国地质勘查“星-空-地表-地下”四位一体探测新技术方法,交流了综合“星-空-地表-地下”一体化作业的可行性。代表们一致认为自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为了提高我国综合地质勘查和综合利用能力和技术水平,局科技外事部部署各相关专业单位开展的地质勘查新技术方法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和指导,使研究出的成果尽快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全国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素有我国地质仪器研发基地制成的重庆地质仪器厂,厂领导全面介绍了今年研发的各类物探仪器,重点介绍在我局大调查项目支持下新研制的磁三分量测井仪,引起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该厂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

    培训交流会开班仪式

    全体会议代表合影留念

    代表们怀着浓厚兴趣参观重庆地质仪器厂系列物探仪器

    全国矿产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方法培训交流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