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自党中央、国务院将14片贫困区确定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后,国土资源部2014年印发实施了《关于支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从土地管理、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及配套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5项具体支持政策。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专业优势,在14片贫困区精心实施了一批大比例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调查和航空物探项目,探索出了“地质调查+”特色扶贫模式。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实施,2016年起分别在在乌蒙山、沂蒙山、大别山和陕甘宁革命老区开展1:50000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精心服务集中连片扶贫区及革命老区扶贫找水工作。

    经过近一年多艰苦的扶贫找水攻坚战,扶贫找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乌蒙山区完成了1:50000水文地质调查4050km2,实施探采结合井35眼,总涌水量每天7957m3,实施表层泉开发利用工程6处,实施典型地下河开发示范工程10处,直接为50000余人提供饮用水源。此项工作重点惠及了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凉山洲和云南省昭通市等地区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是在沂蒙山区沂沭河源头区大汶河流域完成1:50000水文地质调查面积1800km2,实施16眼探采结合井,总涌水量每天7594m3,直接为13000余人解决了饮水水源问题。

    三是在大别山区环水流域孝昌县(国家级贫困县)实施1:50000水文地质调查面积1290 km2,实施36眼探采结合井,总涌水量每天2877 m3,直接为8000余人解决了饮水水源问题。

    四是在陕甘宁革命老区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区固原市等地完成了1:50000水文地质调查面积1800km2,实施6眼探采结合井,总涌水量每天4496m3,直接为30000余人解决饮水水源问题。

    另外,“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积极开展了矿泉水和地热资源调查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在贫困落后的贵州毕节地区新发现高锶矿泉水,在沂源县南鲁山镇发现富锂矿泉水,在陇东盆地白垩系新发现富锶矿泉水,这些新发现为这些贫困区政府部门进行矿泉水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应云南省绥江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需求,协助开展了绥江县地热开发潜力调查和评价,圈定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对地方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应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协助申报地质公园的需要,对贵州省鸡鸣三省大峡谷进行调查,协助申报贵州鸡鸣三省地质公园。

    地调局环境监测院将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不负局党组的重托,精心服务集中连片扶贫区及革命老区扶贫找水,打一场扶贫找水的漂亮战役。

    自流井出水

    打井现场

     
    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精心服...

    为全面推进地调局水环中心扶贫项目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水环中心扶贫项目临时党支部与协作单位宁夏地质局水环院项目组临时党支部经充分协商,决定以二级项目为纽带,在海原县项目部组建联合党支部,结对共建,联动互助,共同提高,为全面构建地质调查优秀团队提供组织保证。

    “小麦金黄丰收在望,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在端午佳节之际,近日,水环中心扶贫项目主办的“陕甘宁革命老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联合党支部第一次会议及扩大会议”在项目部成功召开,会议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联合党支部6名正式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会,选举了联合党支部支委,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党章中有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内容,积极交流心得体会,进一步树立了每一名党员、积极分子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

    第二阶段,举行扩大会议,联合项目组全体人员参加,由二级项目负责人和协作单位宁夏区水环院院长、总工程师分别就项目业务推进、党建、项目部建设、党风廉政、安全保密工作进行了培训,着重对联合项目组野外安全、保密工作做了详细部署和安排,强调“安全重如山,保密无小事”,要求项目组严格遵守保密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民族习惯,保证野外行车及生命财产安全。会上二级项目负责人与工作组负责人,工作组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分别签订了安全保密责任书、廉政建设责任书。

    水环中心扶贫项目第一次会议及扩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建设了组织、履行了职责、凝聚了思想、团结了力量、强调了重点、指明了方向,为今后思想政治和技术业务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学一做”齐抓共建 “安廉保密”防患未然

        2012年7月9-1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和宁夏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西安地调中心、水环地调中心以及宁夏地勘局等单位的13名专家对宁夏中南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暨“9+1联创齐争”惠民找水打井项目中已竣工的38眼水文地质钻孔进行了单孔质量验收,对正在洗井的2眼钻孔进行了检查。
        专家组分成三组,第一组赴原州区、西吉县,第二组赴彭阳县,第三组赴隆德县,分别对40眼成井中的19眼进行了野外实地抽查验收。专家们头顶烈日,一丝不苟地对抽查钻孔的井位、地形地貌、成井情况、水井配套设施、出水量、水质口感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地层条件、成井结构与工艺、涌水量和水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就用水需求、生活状况、饮水条件等进行了亲切交谈。专家们和当地干部群众对这项惠民工程的水文地质意义以及解决民生供水问题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专家组对已完成的钻孔资料进行了全面审阅,对每个单孔资料进行了质量评议评级。经专家组综合评议,在38眼竣工钻孔中,27眼钻孔质量获得优秀级,11眼钻孔质量获得良好级,优良率达到100%。这批验收的水文地质钻孔,累计完成钻探进尺6525m,出水量达20000m3/d,水质大多数符合人畜饮用水要求,可解决8.3万人的饮水问题,出水量已超过预期35%,受到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这次验收的水文地质钻孔,近期将由国土资源部门正式移交当地政府使用。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筹资正在对竣工水井进行全面配套,单井包括井房1座、水泵2台、专用电路1套等设施,已完成30眼,7月下旬,将与自治区生态移民项目中的20眼配套水井合计50眼,以“交钥匙”方式移交当地使用,使这项惠民工程尽快发挥效益,惠及当地百姓。其余水井竣工后将陆续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进行配套,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

    专家组检查水井配套设施

    专家组实地检查钻孔孔位

    专家组现场检查配套水井含沙量情况

    专家组在室内查阅钻孔资料

    宁南惠民找水打井项目第一批水文地质钻孔通过野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