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5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黄汲清: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04.3.30—1995.3.22)。

    四川仁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石油局总工程师。

    出版《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提出中国二叠纪的三分方案;撰写《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出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编首批1411000000中国地质图及13000000全国地质图,对全国矿产普查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部署全国石油普查,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附件《院士传记》之黄汲清

     

    黄汲清

    黄汲清: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04.3.30—1995.3.22)。

    四川仁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石油局总工程师。

    出版《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提出中国二叠纪的三分方案;撰写《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出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编首批1411000000中国地质图及13000000全国地质图,对全国矿产普查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部署全国石油普查,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附件《院士传记》之黄汲清

     

    黄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