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9月17日~20日,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简称SEG)2017年科学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这是该学会自1920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科学年会。

    本届年会以“亚洲矿床:中国及其邻区”为主题,主要关注当前全球矿床学研究领域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话题,探讨中国及其邻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解决全球矿业低迷问题的领导作用,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的近8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现场

    分报告现场

    聆听报告

    参观学术展板

    举办高规格会议意义重大

    9月18日,大会组委会主席Richard Goldfarb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莫宣学等出席。

    在开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表示,矿床地质学的发展,需要秉承“大地质观”,丰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内涵;需要秉承“大资源观”,推进更多门类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需要秉承“大生态观”,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需要秉承“大数据观”,充分挖掘地质数据潜力并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本次SEG年会围绕中国及邻区矿床地质有关问题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这对于推动矿床地质学的发展,乃至矿业的复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金发还表示,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然十分强劲。目前,矿业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周期性下行特征,国际矿业市场低位运行。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大需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也分别致辞。彭齐鸣表示,“一带一路”为国际矿业合作创造了巨大的机遇,这将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特别是经济地质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军说,此次会议将研究重点放在东亚地区演化的理解和世界级矿床的形成上,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供了一次了解亚洲的良好机会,也使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和变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及邻区范围内一些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与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已成为国际热点,具有重大的经济和学术意义。本次年会致力于交流中国及其邻区大型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规律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会前会后的野外实地考察、会议报告、短期课程、学生汇报和展板等形式,使与会人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及其邻区国家大型矿床的成因及资源潜力,促进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研究,促进广大矿床学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对我国未来战略找矿勘查活动提供优化建议。

    会议内容好比饕餮盛宴

    SEG是矿床学领域最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一,其在业界的影响力十分巨大。据该组织执行理事Brian Hoal介绍,目前SEG已拥有来自近100个国家的超过7000名活跃会员,SEG科学年会也已经成为全球矿床勘探研究学界最前缘、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有专家指出,亚洲占有全世界1/3的土地,承载了世界上60%的人口。亚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大,也带来了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勘探越来越多地依靠矿床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人们对我国和邻区的成矿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根据本届会议“亚洲矿床:中国及其邻区”这一主题,组委会安排了非常丰富的会议内容。据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深入交流超大型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与成因,更好地揭示经济发展区的资源潜力,提出未来更高效的勘探战略。与会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大会报告、短期课程和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

    大会报告邀请了来自全球的多位矿床勘探研究专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全球矿业形势现状与展望、深化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认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一带一路”沿线成矿规律与矿产开发等。分会场的专题报告和展板主要涉及的主题包括:中国金矿床、中国斑岩矽卡岩铜钼金铁矿床、中国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华南钨锡矿床、阿尔泰晚古生代成矿作用、亚洲超大型矿床等。按照国际惯例和SEG年会传统,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会前和会后短期课程和野外考察,主题主要包括:胶东金矿床、贵州类卡林矿床、铁-铜-金斑岩/矽卡岩矿床、IOCG矿床、钨锡矿床、金川铜镍铂族元素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Lluís Fontboté应邀在开幕式上做了Future Supply of 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的未来供给)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全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他表示,依照传统观念,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因为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特点,产量已经达到或将要达到峰值,今后的产量将会逐步减少,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但是,从矿床地质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人类勘探开采的矿床绝大多数集中在浅表(500米以浅),地球深部的矿产资源储量依旧丰富,因此只要开展深部找矿,就能缓解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依然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社会效益、环境问题、投资市场、深部探矿技术等问题目前依旧是制约矿产勘探与开发的瓶颈。下一步,我们需要努力做到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勘探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影响等,还需要建立新的矿床地质模型,进一步提升地球物理学、矿物学等学科水平。

    此外,本次SEG科学年会也云集了众多国内外矿床勘探学界的“大牛”专家。一位与会学生兴奋地向记者表示:“平常的学术会议,如果能邀请到这些人中的一位或几位参会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次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国内外‘大牛’们聚得这么齐!”他开玩笑说,本次大会的“星光灿烂”程度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矿床勘探学界的“奥斯卡晚会”。

    知名科学家们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也分享了他们近些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让众多矿床勘探研究者真切体会到这些“大牛”们做研究的态度。(本文图片由孙敬、王启祥拍摄)

     

    矿床学界“奥斯卡”盛会精彩纷呈

    2017年4月21日-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率团访问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与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贝利·弗兰德举行了双边会谈。期间访问了中国驻秘鲁大使馆,与贾桂德大使进行会谈。

    王研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机构百年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近些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紧密围绕“六大需求”,设置的地质调查“十大计划”。王研对中国-秘鲁地质调查领域国际合作提出三项建议:一是落实本次会谈签署的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秘鲁国际合作项目。二是合作开展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建设。三是通过中国-秘鲁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培养科技人才。

    奥斯卡·贝利·弗兰德表示赞同王研的建议,将全力支持中国-秘鲁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工作,为中方项目组成员在秘鲁工作期间提供支持。

    访问期间,王研和奥斯卡·贝利·弗兰德代表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合作谅解备忘录补充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关于数字地质填图和秘鲁安第斯与中国东南部区域地质对比研究的技术合作协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关于秘鲁中部地球化学研究的技术合作协议》。

    王研会见奥斯卡·贝利·弗兰德

    王研会见中国驻秘鲁大使贾桂德

    王研率团访问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

     

    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

     

    国际地科联主席成秋明先生做题为地科联国际合作科学计划的演讲

     

    尼日尔矿业部副部长赛克•阿布巴卡•哈苏米先生做题为尼日尔及其矿业管理的报告

     

    蒙古矿产与石油局局长巴特尔朝格特•巴乐道尔吉先生做题为蒙古矿产勘查与矿业工业的报告

     

    伊朗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阿里•纳扎菲先生作题为伊朗矿业活动概述及合作机遇的报告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助理副部长玛丽安•坎贝尔•贾维斯女士做题为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以公共地学助力矿产勘查的报告

     

    摩洛哥能源、矿产、水和环境部地质司司长艾哈迈德•本•拉克蒂姆先生做题为摩洛哥地质—发展之关键的报告

     

    几内亚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贝雷蒂•穆萨做题为几内亚矿产资源潜力和矿业投资机会的报告

     

    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局长亚历山大•恩杜布斯•魏哥布先生做题为尼日利亚矿业投资--成功关键因素概述的报告

     

    苏丹地质调查局局长默罕默德•阿布•法蒂玛先生作题为非洲黄金矿业下一主要目的地的报告

     

    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局长胡里奥•里奥斯•戈麦斯先生做题为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助力阿根廷矿业发展的报告

     

    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胡博特•博穆伊•维拉德先生做题为秘鲁地质矿产与矿业投资机会的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签署合作项目协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伊朗地质调查局签署合作项目协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伊朗地质调查局签署合作项目协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尼日尔签署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苏丹签署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合影

     

    会议现场

    9月24日,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

    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召开

    基础与支撑、务实与合作、互信与共赢,这是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给记者印象最深刻、最直观的几个关键词。

    屈指一算,从2015年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至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作为今年大会议程中与国际矿业部长论坛、企业高层(CEO)论坛以及新设置的“一带一路”矿业合作论坛并列的四大高层论坛之一,在近几年矿业形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该论坛的举办更加凸显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对支撑矿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本届论坛依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邀请了尼日尔、尼日利亚、蒙古、加拿大、伊朗、摩洛哥、几内亚、苏丹、阿根廷、秘鲁等11个国家的矿业部副部长、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和地质调查局局长、副局长等有关领导人作主旨发言,围绕各国和全球的地质矿产矿业政策、矿业投资机会、地学合作展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表达了加强国际地学合作研究和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的积极愿望。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他表示,各国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本国有关情况的同时展望了地区合作的未来,提出了推进国际矿业发展的真知灼见,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

    地质调查支撑矿业发展

    “我相信,随着未来基础地质工作的不断成熟,我们的矿业开发效率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胡博特·博穆伊·维拉德在介绍秘鲁地质矿产与矿业投资机会时表示。

    据了解,秘鲁矿产资源丰富,其矿业开发历史悠久。2009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院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合作协议框架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院分阶段开展了地质与地球化学填图、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地质填图、成矿地质背景对比研究、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合作,取得的成果也得到秘鲁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

    有专家表示,秘鲁是南美洲的矿业大国,随着中秘地学合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双方的合作基础已经非常牢固,这十分有利于双方的优势互补,不管是在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的学习交流方面,还是在促进矿业合作及合理高效开发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局长胡里奥·里奥斯·戈麦斯表示,该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巨大的开采潜力,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与其它国家和组织合作的意愿。他认为,开放的合作环境对于阿根廷矿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在地学方面的合作始于2010年。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与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在阿根廷开展了地球化学填图和资源潜力评价合作项目,建立了地球化学数据库,引导中资企业在该区登记探矿权,为阿根廷培养了一批地质、化探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胡里奥·里奥斯·戈麦斯透露,阿根廷下一步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将与中国共同开采该国的锂矿和盐湖资源,并希望在钾盐、萤石矿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我们需要一起合作交换成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一起进行开采可行性计划的评估。”他表示。

    对于地质调查工作薄弱,矿业开发程度尚低的尼日尔、尼日利亚、苏丹、摩洛哥、蒙古等国来说,更需要强调基础地质工作对于其矿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局长亚历山大·恩杜布斯·魏哥布表示,目前非洲地调联盟正在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某些做法,拟在非洲国家之间形成统一的地质工作标准,统一地质调查数据、成果信息等的生成标准,以求非洲国家之间能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非洲大陆的矿业发展。

    地学研究推动矿业进步

    国际地科联(IUGS)主席成秋明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IUGS正在推进的一些地球科学国际合作项目的情况。他表示,国际地科联有非常独特的机会,可以和不同学科进行合作,解决非常复杂的地球科学的问题,包括能源、资源、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最终目标就是要推动国际协作、推动全球性地质问题的研究,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科学问题。

    “目前,全球地质工作机构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包括模拟、观测、检测的数据,还有来自太空、深海、地球深部的数据等等,并且人们正在利用这些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成秋明表示,国际地科联非常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数据,根据有关协议开放国家间的地质大数据共享,推动社会科学家、地质科学家及工程师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矿业的发展。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助理副部长玛丽安·坎贝尔·贾维斯则在发言中表示,公益性的地质资料对于矿业发展的支持非常重要。她表示,地球科学是加拿大基础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公众如果可以便捷地得到相关的地图或其它地质信息,能够有效减少加拿大地球科学方面的风险。

    与会人员专心致志地聆听发言。

    据了解,加拿大的矿业开发十分注重相关社区的共同发展问题,有关法律要求矿业开发必须保证相关社区能够通过矿业的发展得到最大的好处、最大的发展和有效的环境保护。玛丽安·坎贝尔·贾维斯表示,地球科学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这些条款的出台是基于科学证据的。同时,地球科学研究也能帮助矿业开发方明确矿山在勘探、开采,一直到最后的关闭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加拿大也正在探索创新地球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找到新的地球探测工具,拓展地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以求对未来的矿业勘查开发起到推动支撑作用。

    加强合作共享发展

    论坛结束后,王研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签署了化学地学大科学计划和全国地球化学填图,锂矿、地热资源调查的项目合作协议,与伊朗签署了海洋地质调查和岩溶、水文地质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还分别与尼日尔和苏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与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开展了100多个合作项目。

    王研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矿业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复苏之路并不平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促进矿业复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源于相同的目标、共同的设想,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相关国家地调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和项目合作协议,是合作的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

    王研指出,当前,新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看,以全球变化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研究为核心,推进多科学综合与集成成为共识,创新驱动为推进传统地质科学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地球科学转变提供了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则为矿业开发理念、方法手段、重大变革提供了契机。而现代地球观测和探测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地球、海洋乃至太空的探测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一些,进而有可能形成从空中到地面,从地球表面到深部,从地球到太空的立体探测技术体系,极大地提高探测深度、精度和广度,进而大幅度提升拓展矿产勘查、矿山采掘的能力和范围。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务实精诚合作促进各国地质调查机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谱写全球矿业发展新篇章。”王研表示,下一步,如何加强双方和多方矿业企业合作,建立长期沟通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经验交流,增强战略合作与互信,加快矿业共赢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同时也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矿业发展一定会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

    各国相关领域代表发言。

    公益地质:推动矿业发展的基石

    2017年9月26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局机关会见了来访的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贝鲁伊•维兰德一行。

    双方共同回顾了中国-秘鲁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历史,一致同意推进如下领域合作:一是共同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关于秘鲁安第斯与中国东南部区域地质对比研究的技术合作协议》和《关于秘鲁中部地球化学研究的技术合作协议》,推进中国-秘鲁国际合作项目。二是进一步拓展地球化学基准网、地质公园、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等领域的合作。三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培养双方青年地质人才。

    局机关有关部室、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见。

     

    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贝鲁伊•维兰德一行...

    2017517-26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多目标地球化学团队赴南美洲秘鲁对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INGEMMET)的8名青年地质学家进行了多目标地球化学室内外技术系统培训,并开展交流。这是落实在2017422日在秘鲁利马王研副局长和奥斯卡•贝利•弗兰德局长代表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合作谅解备忘录补充协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关于秘鲁中部地球化学研究的技术合作协议》的内容之一。 

    本次培训交流17号在秘鲁利马举行开班仪式,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地质室姚仲友教授级高工到会致辞并详解了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意义。1718号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方法技术室张明高级工程师系统讲解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验收技术要求”,19日对表层、深层样品采样技术方法进行了野外应用实践指导。20-26日在项目工作区曼塔罗盆地进行野外实地采样、样品加工、资料整理等系统培训。通过本次交流与培训,统一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思路、野外采样具体方法技术和野外工作验收要求,达到了培训目标和效果,为以后境外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提供经验。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墨西哥地质调查局签署的项目合作协议以及需求,进一步促进与南美洲秘鲁、中美洲墨西哥乃至拉美地区在多目标技术方面的合作。增进了我国与秘鲁地质调查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推广多目标地球化学技术走出国门,扩大我国多目标地质调查技术国际影响力。  

       

      

      

     

      

      

      

      

    推广多目标地球化学在拉丁美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