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落实2019年全国敬老月“孝老爱亲,向上向善”活动主题,局直属单位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秋游活动,让老同志感受金秋时光,享受美好生活,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9月17日,地科院离退休中心组织450余位老同志前往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游览。

    10月9日,武汉地调中心离退休处组织140余位离退休老同志前往夷陵区鸦鹊岭镇东西泉水库东侧知音畔岛开展秋游活动。

    10月12日,水环中心组织离退休老同志赴正定古城开展重阳节秋游活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陆续开展秋游活动

    2017年12月5日,应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仓屋榜小学的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宜昌页岩气战略选区项目组科技人员,为该校师生开展了一次绿色能源页岩气科普宣传活动。

    项目组科技人员分别围绕“绿色能源”和“节能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页岩气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勘探现状,重点讲解了页岩气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环境保护意义及经济意义。讲解结束后,仓屋榜小学全校师生前往鄂宜页3井施工现场,实地感受页岩气勘探的壮观场景。师生们认真观看了宣传展板与实物岩心,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提出了“为什么在此地找页岩气?”“地下页岩气有多少?”“几千米深的石头如何拿出来?”等一系列问题,项目组科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各种提问。

    整个活动气氛轻松,互动活跃,达到了“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绿色生态发展”目的。仓屋榜小学全校师生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宜昌地区带来的页岩气福音和战略选区项目组组织此次公益活动表示感谢,并预祝宜昌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功。

    讲解页岩气调查勘探的意义

    讲解油气开采知识

    认真观看宣传展板

    在井场合影留念

    武汉地调中心开展绿色能源页岩气科普宣传活动

    2020年6月24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宜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围绕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到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开展需求对接,并开展了野外现场实地调研。工程首席、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及有关项目人员参加调研座谈。

    座谈会上,宜昌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雾渡河镇安家沟硫铁矿区酸性矿山废水的前期调查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科学技术处负责人表示将会在安家沟流域的矿山废水治理、猕猴桃立地条件以及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提供地学技术支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雾渡河镇副镇长感谢武汉地调中心主动上门对接交流,希望在雾渡河镇安家沟酸性废水治理、猕猴桃产业推广以及地质文化村(镇)建设与申报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同意围绕雾渡河镇的优势资源推广、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等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支撑服务雾渡河镇绿色发展。

    宜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开展需求对接

    5月28-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联合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三峡地层古生物-湖北宜昌野外观测基地,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研讨会”。来自湖北省地质学会、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武汉地调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三峡大学、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以及湖北省地质局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地质大队等多家单位的代表,与来自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术交流环节。围绕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和构造地质专业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研讨内容涵盖了寒武纪疑难化石、志留纪笔石、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等古生物学,中奥陶统事件地层学,华南构造地质学的现状与发展,三峡库区水库地震以及湖北化石研究的成果转化等多学科前沿与应用。第二个环节是项目组开展了“在线化”工作培训,解读了地质调查项目“在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集中培训了“地调在线”集成用户界面及功能、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云+端”工作环境和主要软件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资料收集、数据集成处理与服务以及综合研究等相关“在线化”应用工具使用的培训。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架起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参会人员既领略到了湖北地区大化石的精美,又感受到了小化石在资源、能源勘探中的大作为。通过不同学科的交流研讨,项目组进一步厘清了宜昌地区在基础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实现从单一学科的调查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对下一步更好地开展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线化”培训则为推进“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在线化”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是武汉地调中心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具体体现。

    研讨会现场

    “在线化”培训

     

     

    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研讨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