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舟山野外站”)开放基金项目验收会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17项开放基金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审。经专家组综合评议,舟山野外站首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会议聚焦海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集中展示了开放基金项目在海底滑坡多尺度动力学机制与灾害效应研究、浅层气形成机制及其地质灾害效应综合研究、海洋甲烷高精度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验收专家组组长、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表示,开放基金有效汇聚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推动了舟山海域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成果不仅提升了野外站的学术影响力,更为海岸带工程安全、减灾防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舟山野外站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地质灾害为核心观测对象的国家级野外站,长期致力于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海域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2022年首次设立开放基金,共收到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顶尖团队的27项课题申请,最终立项17项,资助总经费140万元。通过开放基金机制,该站持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动的创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数据共享与技术转化,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舟山野外站将进一步优化开放基金布局,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为构建海洋地质灾害防控体系、服务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81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召开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科学技术处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青年科技人员80余人参加会议。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指出,结合自己20多年申报和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历,从项目申报者和评审者的不同角度,谈了自己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定位和申报项目的心得体会。科学问题的凝练、创新思维的跃动是24小时、360天,而不仅仅是从动员会开始的这一天这一刻,今年的项目申报动员会比过去早、规模大、准备充分,非常好。他号召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立足地质调查,及时挖掘、梳理、总结、提出科学问题,积极撰写、申报基金项目,并预祝大家在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佳绩,在地质调查与科研结合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步!

    武汉地调中心副主任李军研究员着重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要点。他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什么、为什么要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怎样写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等3个方面,结合自己申报基金项目的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五大平台),指出只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个人自主申报,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目标,强调自然科学的源头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探索性、理论与方法的普遍性等特点。他分析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特点,讲解了创新思想、研究实力和写作技巧等,强调摘要切忌平淡无奇、语气一定要坚定且旗帜鲜明,要重点突出,讲明现状、意义、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等。

    会议传达了“自然资源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培训班精神,分析了业务转型与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业务转型要从理念转型开始。会议还介绍了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变化及相关时间要求,提醒大家重视形式审查,切忌因小失大。

    李军研究员讲解基金申报技巧

     

    武汉地调中心召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2017年5月10日,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地调局资源所召开。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工作汇报会,第二阶段为研讨会。

    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首先对重点实验室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汇报,详细介绍了在过去一年实验室科研成果、工作进展、实验室建设及仪器申购情况等。同时,汇报了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准备工作。实验室骨干谢桂青研究员和田世洪研究员分别做了题目“赋存沉积岩低温金矿与矽卡岩铜金矿床的关系:以长江中下游丰山矿田为例”和“印度下地壳俯冲:拉萨地块中新世富钾火山岩锆石Hf-O同位素和全岩Li同位素证据”的学术报告。学术委员会成员及与会专家和领导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16年的工作进展,对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建议。一致认为申报和建设一个支撑国家找矿勘查的重点实验室势在必行。

    研讨阶段大家一致认为,要抓住此次申报机遇,部、局进行统一协调,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应突出实验室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建强健实实验室平台,继续保持资源所学科优势,坚持基础研究与找矿勘查并重,突出区域成矿规律、三稀矿产、矿产资源战略,利用拥有的大数据库开展找矿预测,充分发挥本实验室在行业中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争取申报成功。

    此外,学术委员会审议了2017年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同意资助11个项目,共52.5万元。

    学术委员会陈骏等15位院士,裴荣富院士、赵文津院士、王小烈,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资源所等等单位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会议现场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骏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汇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进展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