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研发的“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及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201720402483.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其包括智能终端、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左照明灯带、右照明灯带、旋转托盘和驱动装置;智能终端具有摄像头和第一蓝牙模块;箱体前侧开口,由顶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构成;旋转托盘水平位于底板上方,驱动装置位于旋转托盘与底板之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第二蓝牙模块;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电机输出轴与旋转托盘中心处相连接;电机、第二蓝牙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蓝牙通信连接。智能终端控制电机带动旋转托盘转动,方便对标本进行多个标准角度的拍照;设置照明灯带,保证采集图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该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方便野外携带使用。

    该专利非常适用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地质标本整理、馆藏机构实物标本数字化等工作,实现了实物小标本图像、描述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采集,生成的标准格式数据可以快速发布到互联网进行服务,同时保障了采集图像的有效性及方便后续的资料录入整理。

    “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及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

    为进一步学习落实环境监测院2017 年中期生产调度会议精神,近日新疆南疆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组在乌鲁木齐组织召开了《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进展研讨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新疆华光地质勘查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中心和天津澳优星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本次调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在重点区域进行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更新,开展塔县-莎车-叶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万遥感调查(19幅),典型地质灾害1:2000剖面测绘,对典型地质灾害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开展成灾机理对比研究,分析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开展重点村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研究,示范带动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全面提高。 

    各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特点和技术优势,就重点地区遥感调查与遥感解译现场验证、专业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与设备投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截至目前,项目组共完成1:5万遥感解译工作1600km2300余点的核查工作,无人机航拍8.0km2,典型地质灾害剖面测绘3500m,物理力学性质测试25组,直剪、环剪试验18组,监测预警选点2个。 

    大家一致认为,新疆地质灾害工作存在灾害分布区域范围广、地质灾害类型多、成灾机理不明、牧民防灾意识薄弱、语言交流不畅等现实困难,充分肯定了项目组人员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结合地方特点和自治区政府实际需求,采用“区域调查+重点调查”结合方式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7-9月份是新疆的雨季,调查人员在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在滑坡等灾害调查工作前,先拟定撤离路线,防范危险发生;三是团结各民族同胞,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属多民族融合地区,地点特殊,项目组应适时向当地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下一阶段,项目组将针对遥感解译图像质量完善、重大地质灾害点核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灾机理研究和危险性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总结新疆地区典型成灾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新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建立了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和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推动新疆南疆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持续有序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进展研讨会顺利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