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1018-20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期间,摩洛哥能源、矿业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大臣顾问、地质司司长阿哈迈德本拉克哈迪姆以及摩洛哥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等组成的高访团,巡视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和摩能矿部地质司联合承办的摩洛哥矿业展台,对展台展示出的摩洛哥矿产、矿业信息和中摩两国地质调查合作成果表示肯定和赞赏,对摩洛哥能矿部工作人员和武汉地调中心援摩洛哥项目组人员为摩洛哥矿业展台的成功展出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齐兹拉巴赫大臣还对武汉地调中心近5年来在摩洛哥东阿特拉斯山和西阿特拉斯山地区实施的地质填图项目取得的系列成果表示感谢和祝贺,并希望尽快实施下一个援摩地质地球化学调查项目。

    1020日,受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委托,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阿哈迈德本拉克哈迪姆司长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境外地质处刘大文处长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在阿特拉斯山地球开展十个图幅110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实验室与地质云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会谈中,摩地质司长对武汉地调中心完成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主动提出为武汉地调中心在摩洛哥设立办事处提供场所。双方还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近年来开展的地质调查合作进行了建设性的交流,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地质调查项目合作和培训摩方地质人员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达成了共识。

    阿齐兹拉巴赫大臣与武汉地调中心援摩项目组成员合影

    中方专家与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长会谈

    摩洛哥能矿部高度肯定武汉地调中心援摩地质调查工作

    2018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与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隆重举行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商务部“援摩洛哥Meknès-Tafilalt地区1∶100000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成果资料交接仪式。中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李立,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出席交接仪式、签署项目成果交接证书,并先后致辞。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及经商处有关领导,摩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官员,摩DrâaTafilalet大区委员会主席,摩Tafilalet和Figuig矿区采购和发展中心(CADETAF)负责人以及摩媒体人士共20多人参加了此次交接仪式,摩洛哥官方阿拉伯语电视台SNRT-1对交接仪式进行了新闻报道。

    交接仪式上,李立大使对该中摩技术合作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果表示祝贺,对中摩双方地质科技人员战胜高海拔山区诸多艰难险阻和默默地付出表示钦佩和感谢。他强调,中摩两国在地球化学填图领域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中方将以中摩建交60周年为契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八大行动计划”框架下,继续在能源和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为摩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摩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感谢中国对摩洛哥无私的援助和为摩洛哥地质科学领域提供的宝贵成果及数据资料,强调矿产勘探对摩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中摩双方能够继续加强矿产研究和地球化学领域等多方面的合作。

    按照“援摩洛哥东阿特拉斯Meknès-Tafilalt地区1∶100000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会谈纪要及成果资料移交有关要求,武汉地调中心于2018年9月初完成法语版成果报告和系列图件的印刷工作,并将该项目11套地球化学系列图件(308张/套)、10套地球化学说明书(3本/套)、10套地球化学图册(3本/套)、10套数据光盘等资料运抵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

    自2014年以来,武汉地调中心已与摩洛哥合作开展了2项商务部援外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摩两国地学领域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交接仪式将作为纪念中摩建交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本项目成果资料也将作为中摩建交60周年重要成果展示的展品。

    李立大使(右二)与阿齐兹拉巴赫(左二)签署项目成果交接证书  

    摩能矿部地质司司长本拉克帝姆(前排右一)介绍项目成果 

     李立大使(右)接受摩方记者采访  

    摩官方阿拉伯语电视台SNRT-1报道交接仪式

     
    援摩洛哥项目成果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12月13日,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承担的“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项目组所有成员抵达北京,2017年度野外调查工作任务按计划圆满完成。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对于本年度的野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书面表扬,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欧阳参赞也给予高度评价。

    在5-12月的野外工作中,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蚊虫叮咬、眼镜蛇及黑曼巴毒蛇等动物威胁,解决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其中,无人机航空物探调查首次采用“一站双机模式”和“超视距链路测控”等技术在赞比亚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任务。项目组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一是1:10万区域地质调查4800平方千米,占全部工作量的53%;二是1:10万航空物探调查80858平方千米,控制面积75780平方千米,完成率为101.1%;三是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0700平方千米,占全部工作量的59%;四是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2人进行了地质调查培训,7人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培训。同时,项目组还与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及赞比亚地调局共同开展了学术交流,并对共同申请新项目等事宜进行了探讨。

    与赞比亚军政官员交流

    与赞比亚军政官员交流

    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天津地调中心圆满完成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6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赞比亚项目组临时党支部开展党日主题活动。活动围绕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给党员上了精彩的一课。

    党课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同志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团队和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进一步坚定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不断提升依靠地质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信心。针对工作区人烟稀少、交通和生活条件差、野外工作面临毒蛇、鳄鱼等威胁和大多区域无手机无信号的实际。

    会议要求党员和干部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及法律法规,高度防范蚊虫叮咬、野兽、毒蛇以及在水草茂盛区的野外工作安全,特别要严禁途步涉水工作。同时,他要求项目组严格行车、食宿、财物、资料等安全管理工作,增加必要的通讯设备和生活保障条件,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要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好已与赞比亚矿业与矿产开发部、赞比亚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建立起的良好工作关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工作环境保障。要结合工区实际和以往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提高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充分发挥境外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临时党支部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相关领导、赞比亚项目组及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的5名党员同志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 

    孙晓明书记讲党课

    项目组人员进行野外地质观察

    与项目组、合作单位职工一起包饺子

     

    拜访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天津地调中心赞比亚项目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6年1月24日,摩洛哥拉姆尼日纳市政府召开了一次很特别的会议,专门表彰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援摩洛哥西阿特拉斯山地区地球化学和地质填图第一期技术合作项目组。行政长官拉赫森•纳杰代表市政府,感谢项目组及全体人员为该市所在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勤劳动,并亲自为项目组成员一一颁发了荣誉证书。 

    表彰会上,项目负责人王建雄简要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中摩两国技术人员间的友好协作与交流。对当地政府和民众给予项目组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同时表达了对中摩两国间在地质调查与研究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的信心和愿望。 

    地调局武汉中心援摩洛哥项目组由24名技术人员组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在摩洛哥连续开展了近7个月的野外工作。项目工作区包括了素以野营探险、攀岩、滑翔等著名的北非最高峰图卜卡勒峰(最高海拔4167米),还包括了大西洋东岸丘陵-山脉转换地形区拉姆尼日纳(最低海拔约250米)。工作区地形高差达3900米,工作环境异常恶劣。期间,项目组克服了工作区地形切割强烈、极端的雨雪天气、落后的交通条件、雇工困难等不利条件,经历了冒雪顶雨采样、深沟陡崖路线地质调查、野营露宿、工作人员突发疾病等诸多困难考验,最终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果。通过半年的野外工作,完成4幅1∶5万共计2688 平方千米的地球化学填图采样工作,完成Jbel Toubkal和El Menizla两幅1∶5万共计1344平方千米的数字地质路线调查工作。共采集各类化探样品11316件、各类岩(矿)石样品820件,完成路线地质调查623 千米,实测地质剖面13条共76.66千米,实地检查矿床(点) 20余处,完成探槽13条计420立方米。培训摩方地质技术人员共计40人/次。目前,项目工作已转入各类样品分析测试、室内研究阶段,还将会有一批成果产出。 

    项目组的工作还得到了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水利与环境部(以下简称能矿部)的充分认可。能矿部地质司司长阿哈麦德•本拉克迪姆与地质专家伊玛迪多次到工区检查、交流项目工作,对项目组人员扎实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拼搏精神给予高度赞扬。阿哈麦德•本拉克迪姆特别指出:项目组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地质理论和工作方法,提高了该地区地质调查水平,摸清了区内矿产资源家底,增进了两国地质调查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与友谊。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表示,拉姆尼日纳地方政府给予项目组的表彰在中国驻摩企业或机构中尚属首次,表明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并取得重要工作成果,彰显了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风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拉赫森•纳杰(右一)为项目负责人王建雄(左一)颁发荣誉证

    拉姆尼日纳市政府官员与项目组成员合影

    阿哈麦德•本拉克迪姆(右四)、伊玛堤(右五)和项目组部分成员合影

    冒雪采样

    培训摩方地质人员

    地调局援摩洛哥地球化学和地质填图项目受到摩洛哥政...

    为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双边会谈成果,推进商务部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顺利实施,近日,天津地调中心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组拜访了中国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处。

    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组就项目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和未来工作安排向中国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王嘉欣做了汇报,并将卢旺达相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系列图册赠予参赞处。王嘉欣参赞对项目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项目前期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同时强调了本次援外项目的重要性,并向项目组全面介绍了卢旺达的人文、地理、经济、法律法规等情况,希望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顺利有序进行。

    拜访中国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处

    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组拜访中国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处...

    当地时间10月21日,中国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组应邀拜会卢旺达共和国矿业、石油和天然气署(Rwanda Mines, Petroleum & Gas Board),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简称“油气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简称“天津地调中心”)及河南地调院等一行13人参加此次研讨,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王嘉欣参赞等陪同交流。

    卢旺达矿业、石油和天然气署署长、内阁成员弗朗西斯·葛泰拉先生对项目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卢方对项目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随后,油气调查中心与天津地调中心分别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概况及项目详细实施计划。会议指出,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由习近平总书记与卡加梅总统共同提出,对中、卢两国进一步开展地质调查、矿业开发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意义重大,卢方对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此次工作,派遣大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表示赞赏与感谢。鉴于卢旺达本土地质环境与人文环境较为复杂,卢方希望派遣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此次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同时借此契机向中方技术人员学习,以提升卢方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开发能力。会议希望两国工作人员亲密合作,建立良好联系,作为一个团队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动项目实施。

    会议最后,弗朗西斯·葛泰拉先生表示卢方将全面配合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实施,为中方项目组提供手续办理等工作支持。油气调查中心、天津地调中心向卢旺达矿业、石油和天然气署及弗朗西斯·葛泰拉先生赠送中国地质调查局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前期技术图集。

    援卢旺达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组拜会卢旺达矿业、石油和...

    7月25日,邢海明大使会见到访蒙古的国务院参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张洪涛一行,双方进行了工作交流。

     

    张洪涛表示,蒙古是中国的重要近邻,也是“一带一路”对北开放的重要通道,地矿资源丰富,矿能开发潜力大。近年来,中蒙两国地矿部门、学术机构和有关企业交流合作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愿同驻蒙古使馆等单位一道,继续大力开展对蒙地矿领域合作,为中蒙经贸务实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邢大使表示,2014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蒙古以来,中蒙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今年是中蒙建交70周年,不久前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成功访问蒙古,为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入了新的活力。地质矿产领域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驻蒙古使馆愿为两国地矿领域交流合作提供必要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蒙古“发展之路”战略加快对接,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驻蒙古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宋学军等参加。

    访问期间,张洪涛一行还将同蒙古地质矿产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流,并会见中资企业。

    邢海明大使会见国务院参事、地矿专家张洪涛

    7月1日-7月1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在赞比亚对“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 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天津地调中心、赞比亚地质调查局、中国有色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本次验收。

    7月3日上午,以天津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拜访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欧阳道冰参赞,向其汇报了野外验收计划,并对经商处一直以来对天津地调中心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欧阳道冰参赞对项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项目技术含量高,示范效果好,对提升我方援赞事业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下午,专家组拜访了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总工A.P. Dokowe先生,与赞方就野外验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专家组感谢赞比亚地调局对项目组的长期关注和支持,并就赞方对未来地质工作的需求同赞方深入交换了意见。

    7月5-10日,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汇报的基础上,对项目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各类原始地质资料进行了检查,并选择典型地质体、构造带、地层剖面及地球化学采样点进行了野外实地抽查及现场查证。经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野外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创造了“四个首次”:一是首次使用“一站双机”飞行作业,显著提高飞行效率;二是首次全程使用超视距链路控制,使测线控制距离超过300km,大大提高飞行作业半径;三是首次使用自主研发适合无人机平台的UGRS-5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在地形复杂地区大面积开展高精度航空物探调查;四是首次使用无人机承担国外民用项目。

    7月11日,赞比亚矿业部常务秘书Paul M. Chanda先生接见专家组一行,充分肯定了中方的工作,并对专家组及项目组成员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中赞双方未来继续加强合作。

    拜访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欧阳道冰参赞

    赞比亚矿业部常务秘书Paul M. Chanda先生对中方团队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组对地质调查野外工作进行实地检查

     
    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项...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非洲中东部大型铜-钴资源基地评价”项目组分别拜访了中国驻赞比亚经商处和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向经商处汇报了该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工作安排,欧阳道冰参赞表示将给予项目组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将积极协调赞国中资矿业企业与项目进行对接。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局长Chipilauka Mukofu及总工A.P. Dokowe等对天津地调中心一行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双方就项目总体情况及2019年度野外工作时间、工作区域、项目组双方参与人员等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拟定了初步的工作计划。赞比亚地调局表示将积极配合项目组在赞比亚境内的工作并给予全方面的协助。

    同时,项目组在工作区(赞比亚基特韦市)访问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赞合作园区,天津地调中心向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地质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并向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了“非洲中东部大型铜-钴资源基地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中有色集团表示该项目成果将对中资矿企增加储量、扩大经营很有帮助,并提出进行深入技术合作的愿望。

    与赞比亚地质调查进行工作对接

    访问中有色集团赞比亚基特韦合作园区

    向驻赞比亚经济商务参赞处汇报工作安排

     
     
     
    天津地调中心访问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赞比亚地调...

    应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赞比亚地质调查局邀请,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叶锦华、李玉龙、何学洲一行4人组团于2017年5月25日-6月9日访问了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并进行了赞比亚典型矿山和野外工作区地质考察。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局长Chipilauka Mukofu接见了团组成员,双方交换了中国在援助赞比亚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的相关进展,Chipilauka Mukofu局长肯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项目上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双方共同建议能够有进一步的研究性项目进行合作。在商务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出访团组重点针对2017年度援外培训招生和双边培训与赞比亚地调局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此外,出访团组还到访了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与矿业学院Besa主任及其他教授进行了研讨,对方提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及地学研究项目的合作愿景,希望与赞比亚地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共同签署MOU,推动中赞双方的地学合作与人才培养。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介绍了商务部援助赞比亚项目进展情况和我中心承担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情况,听取了欧阳道冰参赞对中国在赞比亚矿业合作和人力培训方面的建议。

    为更好的推动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项目的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团组成员为赞比亚地调局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GeoExpl(International)软件应用培训,并介绍了双方合作地球化学填图项目的初步成果,听取了赞方对最终成果表达的修改完善的建议与后期应用的一些建议。赞方首席地质师Chikambwe及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工作,初步了解了软件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专题图制作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培训结束后,向运川团长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赞比亚地调局赠送了GeoExpl(International)正式版软件,期望双方在地学数据处理开展更广阔的合作。

    出访团组与天津地调中心、赞比亚地调局和赞比亚矿山安全局共同组成考察组,对三和矿业锰矿山、中色国际谦比西铜矿山、孔科拉铜矿山、五木矿业和安徽外经建祖母绿矿山进行了地质考察,与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了矿山地质背景、成矿条件、自然禀赋、勘查开发及运营情况。随后,考察组前往商务部援赞比亚野外工作区进行了考察,结合援外项目一期的地球化学异常,查看了工作区地球化学金异常的地质情况,考察了正在开采的一处砂金矿点,并到航空物探基地进行了工作考察,了解了中航、中核航空物探相关工作的准备情况和无人机组装情况。

    本次出访,赞比亚地质调查局给予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考察行程,并派专职地质师全程陪同开展野外考察工作,对代表团出访交流与培训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期待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赞比亚地调局局长接见访问团组 

    向赞比亚地质调查局赠送GeoExpl(International)软件 

    与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进行交流 

    代表团拜访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 

     

    传承中赞传统友谊 支撑地质调查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