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月14日上午,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科技专员 Xavier ANTOINE 和 Hélène BERGES 一行三人访问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向来访外宾介绍了地质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中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希望借助法国使馆的支持,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随后,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面向地质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中法科技合作的宣讲,包括法国使馆支持的中法科技合作项目及留学生交流计划。Xavier ANTOINE 表示,中法两国在地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法国使馆愿通过“蔡元培科研课题计划”和“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计划”等项目,资助双方科研人员、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互访。宣讲结束后,外宾参观了位于地质所京区基地的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参观地质所实验室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代表一行访问地质所

    4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武雄主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友宏,探矿工程所所长马军、党委书记张善军、副所长蔡家品出席仪式。

    孙友宏校长指出,双方同处地大校园,共用周口店基地,专业相通、交往密切,友谊源远流长,合作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双方在钻探人才培养、实验室资源共享、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应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深度合作共赢。

    马军所长对孙友宏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多年来双方在钻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合作成效,对校领导及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表示感谢。指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校所合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有力深化各方面的合作,双方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携手为国家钻探技术进步、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武雄副校长与蔡家品副所长代表校所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科研项目申报、钻探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后勤保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工程技术学院有关负责同志,探矿工程所办公室、科技处、人事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签署仪式。

     

     
    探矿工程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月11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赵洪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党委副书记王焰新院士进行座谈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印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力哲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王焰新对赵洪伟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规划,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建强海洋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双方合作前景广阔,要共同谋划项目,持续加强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在碳封存、新能源等新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赵洪伟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给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单位发展情况和落实实施“三步走”“三级跳”战略部署情况,指出双方携手合作、相互支撑必能实现互利共赢,将加快推进合作协议落地实施、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双方在科技平台、技术装备、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培养高端人才,携手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取得更多的新成果和新突破。

    期间,赵洪伟一行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综合改革与政策法规办公室、研究生院、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科学技术发展院、海洋学院等负责同志,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处、人事教育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和签约仪式。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署战略...

    2018年7月10日-12日,“CCOP-KIGAM-CGS”非常规油气项目研讨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办,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简称“CCOP”)秘书处主任Adichat Surinkum、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简称“KIGAM”)全球合作处主任Young Joo Lee、自然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处长陈正、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国际合作处处长舒思齐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推动东亚东南亚地学的交流与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共同发展,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实现共同繁荣的愿景。2015年,由KIGAM建议,CCOP牵头联合各成员国共同组织实施了非常规油气项目“基于黑色页岩层填图的页岩资源预测”。参加项目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陈正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指出,CCOP在促进区域地学交流、开展人员培训、地学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区域地学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CCOP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油气调查中心工程首席科学家翟刚毅介绍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历程,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易积正介绍了涪陵页岩气开发的先进技术。来自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作了国家报告。12日,会议代表赴重庆涪陵页岩气田,实地参观了涪陵页岩气功勋井焦页1井和焦页9井钻井平台。会议汇总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共享了非常规页岩油气的最新评价参数指标,并初步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通过会议交流,顺利拉开非常规油气项目第二阶段合作研究序幕。

    CCOP成员国的20余名外方代表,油气调查中心、成都地调中心等10余名中方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代表合影

    会议现场 

    实地参观涪陵页岩气田

     

    油气调查中心成功举办“CCOP-KIGAM-CGS” 非常规油气...

    2018年5月28日上午,“百名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专题宣讲会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外联部部长何艳莉出席活动并作宣讲。岩溶所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首先,岩溶所方面对此次宣讲会表示欢迎,介绍了岩溶所近年来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十分期待东盟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岩溶所开展合作研究。会上,何艳莉介绍了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厅“百名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项目、“东盟杰青”手续办理流程等内容,并一一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氛围。

    该计划实行6个月和12个月来华工作方案,并对引进的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给予充裕的科研工作、生活住房等多项补助,支持外籍专家在广西开展科研学术工作,强化广西与东盟国家高层次青年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努力构建中外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人才推动广西的经济发展。通过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提高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最后,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大家解读了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人才入境政策。

    会后,岩溶所、广西科技厅、桂林市科技局等领导就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进行了深入交流。 

    利用国际人才促进岩溶所科技发展座谈会召开

    2016年9月22日下午,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分论坛“矿业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在天津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主持论坛。该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地质矿产、矿业投资机会、地学领域合作设想,以及中国与中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地学合作进展与展望等主题展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任吴珍汉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并对矿业投资前景进行了展望。来自沿线各国的官员和学者积极向与会嘉宾推荐沿线国家地学领域合作机遇。

    尼泊尔地质调查局地质师古玛•卡哈德卡说,实施系统化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开发活动对刺激尼泊尔经济增长、促进沿线国 家经济走廊建设意义重大,尼泊尔需要现代地质调查技术、遥感影像等各方面的支持。在她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地质构造、成矿地质背景 和区域成矿规律等极为相似,彼此合作非常重要,因而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塞尔维亚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处官员亚里沙德拉•古兰做《“一带一路”框架内塞尔维亚地调局的角色》主题发言时说:“我们已经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做好了准备!”

    亚美尼亚、伊朗、波黑、埃及等国的官员学者则一边介绍本国地质和矿产资源开发情况,一边极力“吆喝”地学领域合作 投资机遇。蒙古国国立大学地质及地球物理系主任巴特尔•鲍尔德还精心准备了一段视频,从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历史,到当前的发展情况,再到相关的投资合作前景,在会场赢得了阵阵掌声。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地矿委信息中心主任舒克赫拉特•米尔哈基耶夫发言的主题是“进一步刺激投资积极性以及在地质领域提供投资项目服务”。她说:“乌兹别克斯坦采取了系列措施,为地质矿产领域投资开发提供法律保障以及人力资源支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希望取得共赢合作。”

    一名与会专家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以中国为例,其紧缺的铜、镉、镍等矿产资源,恰好是“一带一路”沿线其他一些国家的优势资源;而不少资源丰富的国家,勘探开发开采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将为沿线各国的地质和矿产领域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为多学科、多方对话创造机会,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矿产总监乔纳森•霍布斯在发言时坦言。

     

    王小烈主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

     

    论坛现场1

     

    论坛现场2

     

    国际矿业大会点燃“一带一路”地学热
      7月20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阿根廷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座谈会”,并邀请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美大处李宁副处长莅临指导。发展研究中心施俊法副主任,局科外部贺颢副巡视员,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舒思齐、副调研员杨添天,以及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副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处处长刘志逊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局科外部贺颢副巡视员主持。

      施俊法副主任介绍了中心与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合作的总体情况,在中、阿地调局双边合作项目协议下,自2010年开始与阿方联合开展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第一期合作项目于2014年完成,取得一系列成果:完成了胡胡伊省1:25万水系沉积物采样、样品测试分析、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地球化学图件编制等工作;圈定了遥感和化探异常22处,初步确定了找矿靶区,并引导中资企业在该区登记探矿权3处。阿方提出希望借助中方技术继续开展阿根廷全境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因此2014年与中国地调局新签项目合作协议,将合作期限延至2019年。目前,第二期合作项目已开展内务肯省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试验及萨尔塔幅部分地区1:25万地球化学填图工作。

      向运川副总介绍了阿根廷青年科学家Dolores Alvarez来中心工作进展情况。Dolores Alvarez对有此机会来中国工作向科技部及局和中心表达了衷心感谢,表示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验特长,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为促进双边合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李宁副处长听取汇报后,对局和发展研究中心对国际合作给予的高度重视及开展的各项工作及进展非常满意,详细了解了中心在引进拉美人才开展合作交流方面的需求和建议,并希望局在科技部平台上加强地质调查、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科学技术处和境外研究部为此次座谈会做了精心准备及现场翻译,并进一步探讨了阿根廷专家承担项目任务国内外出差及延续该引进专家计划等事宜。

     

     

    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美大处领导到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工...

    7月20日上午,应局科外部要求,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阿根廷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座谈会”,并邀请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美大处李宁副处长莅临指导。发展研究中心施俊法副主任,局科外部贺颢副巡视员,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舒思齐、副调研员杨添天,以及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副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处处长刘志逊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局科外部贺颢副巡视员主持。
      施俊法副主任介绍了中心与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合作的总体情况,在中、阿地调局双边合作项目协议下,自2010年开始与阿方联合开展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第一期合作项目于2014年完成,取得一系列成果:完成了胡胡伊省1:25万水系沉积物采样、样品测试分析、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地球化学图件编制等工作;圈定了遥感和化探异常22处,初步确定了找矿靶区,并引导中资企业在该区登记探矿权3处。阿方提出希望借助中方技术继续开展阿根廷全境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因此2014年与中国地调局新签项目合作协议,将合作期限延至2019年。目前,第二期合作项目已开展内务肯省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试验及萨尔塔幅部分地区1:25万地球化学填图工作。
      向运川副总介绍了阿根廷青年科学家Dolores Alvarez来中心工作进展情况。Dolores Alvarez对有此机会来中国工作向科技部及局和中心表达了衷心感谢,表示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验特长,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为促进双边合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李宁副处长听取汇报后,对局和发展研究中心对国际合作给予的高度重视及开展的各项工作及进展非常满意,详细了解了中心在引进拉美人才开展合作交流方面的需求和建议,并希望局在科技部平台上加强地质调查、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科学技术处和境外研究部为此次座谈会做了精心准备及现场翻译,并进一步探讨了阿根廷专家承担项目任务国内外出差及延续该引进专家计划等事宜。

     


     

     

     

    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美大处领导到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工...

    2015727日至29日,由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办公室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的“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进展交流会”在陕西省汉中市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陕西省地矿总公司、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勘查储量处、北京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宁强县国土资源局、汉中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地质力学研究所侯春堂副所长主持。

    “综合勘查技术-北京房山野外基地”、“秦皇岛海平面与地形变监测研究工作站”、“高原盐湖-西藏尼玛当雄错观测站”、“海岸带-江苏南通野外基地”、“地应力综合监测野外基地”五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负责人作了工作汇报和交流。汇报内容包括野外基地概况、基地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成果与研究进展、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情况、科普与公众开放、运行管理情况、基地运行与中长期工作设想等。

    经专家组评议,认为五个野外观测基地建设近三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基础性数据,达到了建议计划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进展交流会 在陕...

    2019年3月23~31日,第二届地学领域“澜湄周”活动暨澜湄国家地学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充分交流各国地学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并围绕“加强地学合作,促进绿色发展”作主题演讲。

    活动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缅甸地质矿产总局签署了《中缅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泰国矿产资源局签署了“环境地质调查合作与编图”、“钾盐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对比的合作研究”2个项目合作协议。湄公河流域5国就共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和推动“澜湄跨境地质对比与编图”达成共识。论坛举办了自然资源信息共享、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研修班,设置了地学信息、水资源等分论坛。

    论坛由外交部澜湄合作处、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同志,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澜湄国家地学、水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有关机构官员、技术人员、专家以及湄公河国家留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论坛圆桌会议

     

    第二届“澜湄周”地学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精神, 1月30日,中国地调局在局机关召开外事管理工作培训暨2015年国际合作工作部署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金发对我局国际合作工作给予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外事计划申报指南并编制好“十三五”国际合作计划;二是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工作要紧密围绕局中心业务工作和地质调查“九大计划”开展。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和反腐工作,让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工作“出成果,出人才,不出问题”。 

      会议传达了地调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外事管理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会议强调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工作要坚持“四个服务”:一是服务于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于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的需要。三是服务于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需要。四是服务于提升地调局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增强在国际地学界的话语权的需要。

      外交部边海司肖建国副司长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国际合作处马永正处长分别作关于中国国土资源外交战略和国家外事管理新规定的专题报告。 局属单位分管外事负责人、外事管理部分负责人在局机关参加会议。局属各单位已列入2015年外事计划人员及从事国际合作科研人员在本单位观看会议视频。





    李金发出席中国地调局外事管理工作培训暨2015年国际...
      2014年10月23日,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教授一行2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国际合作处李薇的陪同下到物化探所参观访问。韩子夜所长及相关处室负责人、科研人员参加会谈并陪同参观。

      会谈中,韩子夜所长向罗兰德•奥博汉斯利教授一行简要介绍了物化探所的基本情况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的筹建情况;应用地球化学研究室姚文生博士代表所介绍了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的目标宗旨、工作内容、组织机构及初步工作设想。会上,物化探所向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表示,希望国际地科联在中心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合作网络建设、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培训班举办及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数据中心建设等各方面给予协助和支持。

      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表示对来所参观访问感到非常高兴,他认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际地科联作为全球性的国际地学组织,将尽其所能支持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积极协调会员国地质调查机构参与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的国际合作,鼓励相关机构支持全球一张地球化学图“化学地球”的建立。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同时表示,他将积极与“全球地质一张图”联系,努力促使全球地质填图计划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紧密合作。

      座谈交流时,董树文副院长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

      来访期间,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一行还参观了我所“物化探方法技术实验研究中心”大楼、中心实验室和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教授一行来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