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援坦桑尼亚恩格罗恩格罗-伦盖地质公园技术援助项目组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馆(以下简称“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举办的旅游推介座谈会,推广介绍恩格罗恩格罗-伦盖地质公园旅游资源。 

    座谈会上,项目组正高级工程师任军平介绍了援坦桑尼亚恩格罗恩格罗-伦盖地质公园技术援助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公园特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组高级工程师孙凯介绍了公园各旅游线路资源分布及特点、新地质博物馆建设及展陈设计等情况。中国旅行社和中资企业代表表示,通过介绍更加深入了解了恩格罗恩格罗-伦盖地质公园,下一步要向各国游客重点推介公园,宣传中国援助力量。 

    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指出,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对外援助的地质公园项目,从“硬援助”到“软援助”的转变,充分展现了中国援助软实力。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经商褚昆参赞表示,该项目是我国旅游文化示范项目,从2023年启动至今,援助专家付出了巨大努力,此次推广也是促进中坦旅游合作的有益举措。 

    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车兆光及使馆相关工作人员,清风旅行社、发现旅行社、梦想非洲旅行社等8家在坦中国旅行社代表和11家中资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 

     

    天津地调中心项目组在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参加旅游推介...

    4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岩溶与气候变化"国际培训班开幕式上,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发布全球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此倡议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广泛合作共享,共绘岩溶科技创新未来蓝图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苏岚、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范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高翔、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任彭轩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克罗地亚驻华使馆参赞Bisera Fabrio女士等20个国家的40多名驻华使节以及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本次培训班开幕式暨中国-斯洛文尼亚(中国-中东欧国家)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半月行开幕式,被列入中关村论坛主要活动之一,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同'新'结"(China-CEEC InnoShare)2024年首场活动。活动主题为"共享、共进、共应对;共商、共行、共发展",期望通过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岩溶区资源环境问题。

    夏泽翰、苏岚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活动对于加强全球岩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探索岩溶碳汇技术研发新路径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各国科技界互知互信,共同应对时代挑战也具有建设性意义;希望更好地实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落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共同努力,以岩溶地质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为抓手,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范黎指出,推动地球科学进步,促进气候变化背景下岩溶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此次活动能够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巩固与发展提供积极助力,希望通过多双边合作及各类国际平台,为各国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科技支撑力量。

    高翔表示,加强岩溶碳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既能助力全球岩溶生态环境保护,也能为人类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碳中和提供创新路径,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各国岩溶科技工作者加强协同攻关与国际合作,不断开创人类生态文明新境界、共同开启全球岩溶区治理新进程。

    彭轩明提到,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持实施了"'一带一路'重点区岩溶地质调查与编图"等多个国际地质调查项目,正在实施的全球岩溶监测站网建设、岩溶关键带对比研究在相关参与国的支持下取得积极进展,促成了中国-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顺利获批;希望将中-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及其他"一带一路"典型岩溶国家之间的合作范式,共同推进全球域岩溶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开幕式上,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发布《全球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书》,希望通过岩溶关键带与气候变化研究、岩溶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岩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岩溶地质遗迹保护以及岩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实现岩溶科技创新发展,共同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学者共同签署倡议书。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分别向外籍专家颁发聘书,希望通过推动国际合作团队建设,培养岩溶地质科技中青年人才,带动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就国际杰青计划进行推介。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主席汪发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程海教授,分别围绕气候变化下的岩溶区防灾减灾、岩溶记录与气候变化做主旨报告。来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家岩溶领域的知名学者围绕各自科研重点、最新成果及创新合作需求做学术报告。

    此次国际培训班为期14天,将在北京、武汉、桂林开展培训。室内培训以岩溶水文地质研究、岩溶水生生态系统、岩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岩溶地质遗迹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结合水环境治理、岩溶水资源监测、岩溶地质遗迹保护等野外实习,将系统全面介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岩溶科技创新工作成果。

    全球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发布

    4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援尼泊尔油气资源调查项目钻前验收专家组牟传龙一行6人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对接,与驻尼泊尔使馆参赞谢宇进行交流。

    交流中,牟传龙对使馆经济商务处对援尼泊尔油气资源调查项目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专家组此次出访的工作安排和在尼下一步工作计划。

    谢宇参赞对专家组的到访表示欢迎,对援尼泊尔油气资源调查项目取得的工作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项目组能克服种种因素、顺利完成钻井设备的运输入场和井场建设,成效显著。下一步,使馆经济商务处将继续全力支持项目组开展工作。

    专家组与谢宇参赞座谈

     
    援尼泊尔油气资源调查项目钻前验收专家组对接驻尼泊...

    20181018-20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期间,摩洛哥能源、矿业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大臣顾问、地质司司长阿哈迈德本拉克哈迪姆以及摩洛哥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等组成的高访团,巡视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和摩能矿部地质司联合承办的摩洛哥矿业展台,对展台展示出的摩洛哥矿产、矿业信息和中摩两国地质调查合作成果表示肯定和赞赏,对摩洛哥能矿部工作人员和武汉地调中心援摩洛哥项目组人员为摩洛哥矿业展台的成功展出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齐兹拉巴赫大臣还对武汉地调中心近5年来在摩洛哥东阿特拉斯山和西阿特拉斯山地区实施的地质填图项目取得的系列成果表示感谢和祝贺,并希望尽快实施下一个援摩地质地球化学调查项目。

    1020日,受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委托,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阿哈迈德本拉克哈迪姆司长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境外地质处刘大文处长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在阿特拉斯山地球开展十个图幅110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实验室与地质云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会谈中,摩地质司长对武汉地调中心完成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主动提出为武汉地调中心在摩洛哥设立办事处提供场所。双方还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近年来开展的地质调查合作进行了建设性的交流,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地质调查项目合作和培训摩方地质人员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达成了共识。

    阿齐兹拉巴赫大臣与武汉地调中心援摩项目组成员合影

    中方专家与摩洛哥能矿部地质司长会谈

    摩洛哥能矿部高度肯定武汉地调中心援摩地质调查工作
      2016年6月20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局机关会见澳大利地球科学局安德鲁•费茨一行。澳大利亚驻华使馆能源资源参赞本•查韦斯出席双边会谈。

      王研向来宾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近年来两国地调机构在基础地质、资源潜力评价和水文地质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双方继续推进中澳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第三期项目,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费茨博士赞同中方观点。双方同意将该项合作纳入两局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下,择机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会谈期间,地调局水环中心介绍了中澳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合作项目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设想。费茨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方面的重大示范项目计划,以及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在储存潜力评价、工程场地选址、温室气体泄露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局水环部、科外部和水环中心有关同志陪同会见。







    王研会见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安德鲁•费茨一行

    2018年10月20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援外培训班开班仪式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致辞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主持开班仪式 

    阿富汗驻华参赞萨依德•胡森普致辞

    “2018年阿富汗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研修班”官员代表,阿富汗矿产石油部地籍管理局官员塔赫尔舟•默罕默德•埃赫桑演讲 

    “2018年发展中国家地质矿产管理官员研修班”官员代表,卢旺达矿业署采矿选矿局局长多纳德•恩申古牧瑞姆易演讲 

    合影 

    合影 

    合影 

     

    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援外培训班开班...

    2018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与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隆重举行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商务部“援摩洛哥Meknès-Tafilalt地区1∶100000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成果资料交接仪式。中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李立,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出席交接仪式、签署项目成果交接证书,并先后致辞。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及经商处有关领导,摩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官员,摩DrâaTafilalet大区委员会主席,摩Tafilalet和Figuig矿区采购和发展中心(CADETAF)负责人以及摩媒体人士共20多人参加了此次交接仪式,摩洛哥官方阿拉伯语电视台SNRT-1对交接仪式进行了新闻报道。

    交接仪式上,李立大使对该中摩技术合作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果表示祝贺,对中摩双方地质科技人员战胜高海拔山区诸多艰难险阻和默默地付出表示钦佩和感谢。他强调,中摩两国在地球化学填图领域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中方将以中摩建交60周年为契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八大行动计划”框架下,继续在能源和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为摩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摩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阿齐兹•拉巴赫大臣感谢中国对摩洛哥无私的援助和为摩洛哥地质科学领域提供的宝贵成果及数据资料,强调矿产勘探对摩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中摩双方能够继续加强矿产研究和地球化学领域等多方面的合作。

    按照“援摩洛哥东阿特拉斯Meknès-Tafilalt地区1∶100000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合作项目”会谈纪要及成果资料移交有关要求,武汉地调中心于2018年9月初完成法语版成果报告和系列图件的印刷工作,并将该项目11套地球化学系列图件(308张/套)、10套地球化学说明书(3本/套)、10套地球化学图册(3本/套)、10套数据光盘等资料运抵摩洛哥王国能源、矿产与可持续发展部。

    自2014年以来,武汉地调中心已与摩洛哥合作开展了2项商务部援外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摩两国地学领域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交接仪式将作为纪念中摩建交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本项目成果资料也将作为中摩建交60周年重要成果展示的展品。

    李立大使(右二)与阿齐兹拉巴赫(左二)签署项目成果交接证书  

    摩能矿部地质司司长本拉克帝姆(前排右一)介绍项目成果 

     李立大使(右)接受摩方记者采访  

    摩官方阿拉伯语电视台SNRT-1报道交接仪式

     
    援摩洛哥项目成果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组队前往银川,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共同召开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座谈会。会议就进一步推进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发展研究中心介绍了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背景及工作进展情况,突尼斯驻华大使馆参赞德里迪.索飞亚介绍了突尼斯基本国情、矿产资源及地质工作的需求情况。与会领导及专家围绕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搭建及推进中阿在地学研究、地质调查、遥感技术应用、中-阿地质云建设、政策研究及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余秋生副局长、侯春堂副局长、突尼斯驻华大使馆德里迪.索飞亚参赞、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教授、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创业园管委会邢纪国主任、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丁隆教授,发展研究中心全球资源环境研究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及下属地调院、水环院、遥测院、物勘院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座谈会召开

    12月13日,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承担的“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项目组所有成员抵达北京,2017年度野外调查工作任务按计划圆满完成。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对于本年度的野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书面表扬,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欧阳参赞也给予高度评价。

    在5-12月的野外工作中,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蚊虫叮咬、眼镜蛇及黑曼巴毒蛇等动物威胁,解决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其中,无人机航空物探调查首次采用“一站双机模式”和“超视距链路测控”等技术在赞比亚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任务。项目组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一是1:10万区域地质调查4800平方千米,占全部工作量的53%;二是1:10万航空物探调查80858平方千米,控制面积75780平方千米,完成率为101.1%;三是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0700平方千米,占全部工作量的59%;四是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2人进行了地质调查培训,7人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培训。同时,项目组还与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及赞比亚地调局共同开展了学术交流,并对共同申请新项目等事宜进行了探讨。

    与赞比亚军政官员交流

    与赞比亚军政官员交流

    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对赞比亚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天津地调中心圆满完成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和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6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赞比亚项目组临时党支部开展党日主题活动。活动围绕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给党员上了精彩的一课。

    党课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同志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团队和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进一步坚定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不断提升依靠地质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信心。针对工作区人烟稀少、交通和生活条件差、野外工作面临毒蛇、鳄鱼等威胁和大多区域无手机无信号的实际。

    会议要求党员和干部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及法律法规,高度防范蚊虫叮咬、野兽、毒蛇以及在水草茂盛区的野外工作安全,特别要严禁途步涉水工作。同时,他要求项目组严格行车、食宿、财物、资料等安全管理工作,增加必要的通讯设备和生活保障条件,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要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好已与赞比亚矿业与矿产开发部、赞比亚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建立起的良好工作关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工作环境保障。要结合工区实际和以往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提高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充分发挥境外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临时党支部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相关领导、赞比亚项目组及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的5名党员同志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 

    孙晓明书记讲党课

    项目组人员进行野外地质观察

    与项目组、合作单位职工一起包饺子

     

    拜访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天津地调中心赞比亚项目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应摩洛哥能源、矿产、水和环境部地质调查局邀请,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韩九曦、何学洲一行3人组团于近日出访摩洛哥开展地学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

    中摩双方就两国地质调查工作情况和地质信息技术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相互了解了两国在地质调查项目设置、组织机构及未来规划的总体情况,交换了双方在地质调查和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培训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意见和建议。向运川研究员向摩方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工作动态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数据资料利用与服务情况,摩洛哥方面介绍了本国在数据资料建设方面的规划设想。

    应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要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委托,出访团组介绍了双方合作地球化学填图项目的初步成果,听取了摩方对最终成果表达的修改完善的建议。同时,为更好地实现成果的数据共享和进一步应用,双方明确了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GeoExpl(International)地质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作为项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平台。为此,团组成员对摩方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软件培训,摩方人员初步掌握了软件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专题图制作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本次培训,促进了GeoExpl(International)在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中的实效作用。培训结束后,向运川研究员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赠送了GeoExpl(International)正式版软件,以便后期摩方开展地学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使用;摩洛哥地质调查局局长Ahmed BENLAKHDIM代表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赠送了代表团摩洛哥基础地质和矿法书籍一套。

    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经商处,介绍了商务部援助摩洛哥地球化学填图项目进展情况和我中心承担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情况,听取了景宁参赞对中国在摩洛哥矿业合作和人力培训方面的建议。此外,还访问了中国华为公司驻摩洛哥办事处,与华为公司人员对摩洛哥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地学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针对IT基础设施环境搭建和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出访,摩洛哥地质调查局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双方交流与培训工作充分肯定,摩方认为在地质调查、援外培训等方面应继续加强交流,并期待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学领域的深入合作。

    发展研究中心赴摩洛哥地质调查机构交流培训

    3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环印度洋项目组科研人员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与巴基斯坦科技参赞泽米尔阿万先生进行了海洋地质合作方面的会谈。

    会谈期间,青岛海洋所龚建明研究员介绍了研究所的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能力,表达了我方希望开展合作的领域,并递交了青岛海洋所简介及相关合作材料。泽米尔阿万参赞非常赞同我方提出的海洋地质合作计划,他表示,本月底他回国后将与巴方有关单位沟通,积极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

    本次会谈不仅为该项目对外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对青岛海洋所对外海洋地质合作事业的发展,以及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会谈

    合影

    青岛海洋所环印度洋项目组与巴基斯坦科技参赞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