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4月22日上午,陕西省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在拥有奇险峻秀自然风光的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的游客市民达数千人。

    此次宣传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华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自然资源厅、渭南市国土资源局、华阴市国土资源局、华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启动仪式上,西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致辞中谈到,为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第50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期间,以“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为主题,西安地调中心将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向大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动员自然资源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伟大实践,激发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本次科普宣传活动,对提升华山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地位、促进地质旅游发展和地学知识宣传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华山科普基地建设。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讲话谈到当前自然资源有限、灾害频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展地球日科普宣传,目的是宣传自然资源国策国法,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保护地质遗迹的意义,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通过本次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热潮。

    西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宣布第50个世界地球日走进华山地质公园科普宣传活动启动。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游客市民参与热情高涨。主要包括科普知识有奖问答互动、“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环保签名、科普展板宣传及发放科普材料、珠宝玉石鉴定体验、岩石矿物体验、华山地质博物馆参观、走进华山西、北峰山顶地学科普宣传,科普进课堂-走进华山中学等活动。以此向市民游客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倡导全民提高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引导全社会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

    活动中西安地调中心设置了岩石矿物标本体验与珠宝玉石体验与免费鉴定,让游客市民真真切切体验了矿产资源标本和珠宝玉石标本,科普宣传员耐心讲解矿石的成分和成因等知识, 鉴定专家讲解如何辨别珠宝玉石真伪,游客恍然大悟,原来地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

    当天,华山游客如织,在上山的路上科普宣传员免费发放了科普宣传扇、绿色环保袋,开展了科普知识展板讲解,游客积极的在“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签名布上签名,倡导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保护华山花草树木,从自身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两组地质专家爬山到达华山北峰苍龙岭、西峰斧劈石,现场讲解华山著名景点形成原因、华山各种地质地貌现象等,华山游客对此表示听了讲解不虚此行,没想到科普知识就伴随自己身边,也将积极投身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中。

    下午,西安地调中心基础地质专家辜平阳博士在华山中学为高三学生开展了华山地貌及成因科普知识讲座,学生们在距离高考46天的时候还饶有兴趣的听着讲座,渴望知识的劲头就是科普工作者的动力,现场回答问题踊跃,对所讲节理、风化等知识点孩子们都能准确答对,激发了对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达到了讲座的学习效果,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盼。

    华山、地球日以及地学科普知识有奖问答互动环节穿插在各个活动中,掀起了科普宣传的高潮,旨在通过此形式提高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主动了解宣传现场展板、宣传手册等的热情,进一步促进科普宣传成效。

     
     
    陕西省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在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启...

    砂岩型铀矿调查选区与含煤岩系放射性环境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近年新涉足的专业领域。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项目组依靠工程指导,积极请教、先后拜师核工业203所、核工业216大队、核工业208大队、中陕核地调院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等铀矿专业调查研究队伍,边学边干,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砂岩型铀矿调查队伍。

    三年来,这支年轻的调查队伍战风沙、斗酷暑,多次深入柴达木、塔里木和巴丹吉林盆地沙漠腹地,较好地完成了"西北地区铀矿调查选区及含煤岩系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二级项目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认识,拓宽了新区、新层系砂岩型铀矿找矿思路,为后续工作部署提供了翔实资料:

    1.综合分析研究区放射性异常和煤田油田钻孔测井等资料,结合地面调查成果,新发现6处砂岩型铀矿化点和2处厚大氧化砂体,为远景区圈定提供了依据。

    2.综合分析成矿有利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成果,初步圈定出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7片,柴达木盆地为油砂山-七个圈、小柴旦-马海;塔里木盆地为库车-阳霞、蔚犁-老开屏、麦盖提斜坡;巴丹吉林盆地及周缘为县铅矿-野马井、南泉-野马泉。

    3.依据砂岩型铀成矿条件,重新评价了柴达木、塔里木、巴丹吉林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新思路。柴达木盆地主要为古近系、新近系,次为侏罗系;塔里木盆地主要为新近系、次为侏罗系、白垩系;巴丹吉林盆地及邻区主要为白垩系。

    4.西北地区及分省区含煤岩系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共筛查放射性异常孔797个,异常类型主要是煤上、煤间型。其中青海省6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48个、甘肃省109个、宁夏回族自治区330个、陕西省49个。

    5.综合柴达木、塔里木、巴丹吉林盆地周缘花岗岩海量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并与“产铀花岗岩”基本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物质联系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供铀花岗岩体”的预测判据,初步确定了盆地周缘供铀花岗岩体。

    6.初步建立了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新生代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模型。

    7.三年来分别在西安市、华阴市、新疆阿图什市、喀什市和内蒙阿拉善右旗等地开展5次科普活动,向民众普及铀矿科普知识,在地调科普网发表铀矿科普文章2篇。

     柴达木盆地马海地区新近系氧化砂体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新近系氧化砂体

      

     内蒙北山南泉白垩系氧化砂体

      

     内蒙北山南泉白垩系暗色泥岩铀矿化带

     
    西北砂岩型铀矿调查选区项目取得新进展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