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召开编图技术研讨会。

    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要求,一是图幅要突出强调基础地质解译内容,尤其是活动性断裂、盖层断裂,要清晰标出水系、高程点以及地质灾害影响区等;二是增加1:1万重点区堵溃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研究性内容;三是建立一套适合新疆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数据库标准和技术要求;四是结合兵团驻地地质灾害特点,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总结为“一图一表一报告”形式,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地质灾害双语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治减灾意识。

    各参会人员就重点地区遥感调查与遥感解译现场验证、专业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与设备投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下一阶段,项目组将针对遥感调查编图质量、重大地质灾害点核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灾机理研究和危险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新疆地区典型成灾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新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据悉,截至2017年10月20日,该项目共完成1:5万遥感解译工作7440km2;1:1万遥感解译工作560km2;1:5万地质环境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遥感调查图19个图幅;1:5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19个图幅;300余点的核查工作;无人机航拍6.0km2和典型地质灾害剖面测绘5.9km。

    地调局环境监测院、新疆区国土资源厅、新疆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新疆区华光地质勘查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中心等相关单位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组召开编图技术研...

    为进一步学习落实环境监测院2017 年中期生产调度会议精神,近日新疆南疆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组在乌鲁木齐组织召开了《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进展研讨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新疆华光地质勘查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中心和天津澳优星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本次调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在重点区域进行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更新,开展塔县-莎车-叶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万遥感调查(19幅),典型地质灾害1:2000剖面测绘,对典型地质灾害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开展成灾机理对比研究,分析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开展重点村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研究,示范带动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全面提高。 

    各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特点和技术优势,就重点地区遥感调查与遥感解译现场验证、专业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与设备投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截至目前,项目组共完成1:5万遥感解译工作1600km2300余点的核查工作,无人机航拍8.0km2,典型地质灾害剖面测绘3500m,物理力学性质测试25组,直剪、环剪试验18组,监测预警选点2个。 

    大家一致认为,新疆地质灾害工作存在灾害分布区域范围广、地质灾害类型多、成灾机理不明、牧民防灾意识薄弱、语言交流不畅等现实困难,充分肯定了项目组人员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结合地方特点和自治区政府实际需求,采用“区域调查+重点调查”结合方式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7-9月份是新疆的雨季,调查人员在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在滑坡等灾害调查工作前,先拟定撤离路线,防范危险发生;三是团结各民族同胞,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属多民族融合地区,地点特殊,项目组应适时向当地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下一阶段,项目组将针对遥感解译图像质量完善、重大地质灾害点核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灾机理研究和危险性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总结新疆地区典型成灾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新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建立了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和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推动新疆南疆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持续有序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进展研讨会顺利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