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确保地表基质调查项目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和工作部署的合理性,3月28至29日,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2024年三级项目设计审查会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昆明中心”)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云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福建师范大学、昆明中心等多家单位专家,对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二级项目等10个三级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并就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该项目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的一项基础性地质调查项目,拟通过对黄土、红土、岩溶、绿洲荒漠、海岸带及盐渍化等典型区地表基质调查试点进行地表基质分类与区划研究,形成地表基质分类方案和中国陆域地表基质三级区划及典型区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方法。

    此次会议的顺利举行,为地表基质项目2024年的调查研究工作理清了思路,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迈出坚实的一步。

    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项目2024年设计审查会在...

    日前,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在北京召开祁漫塔格矿集区资源勘查开发布局评价体系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项目组汇报的基础上,献言献策,为本评价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祁漫塔格矿集区资源勘查开发布局评价体系是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根据矿集区的特点,在区划研究、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潜力、地质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并结合二级项目整体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会上,专家组认为项目组运用指标体系对卡尔却卡工作进行了分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对编制勘查开发布局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专家还建议以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中的综合评价内容为蓝图,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调整。

    该体系是大型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中一次全新的探索,目前还处于不断的修订与改进阶段,研讨会的召开对于优化完善该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受邀参加会议。

    青海祁漫塔格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召开勘查开发布...

    近日,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及东北项目办成果报告评审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东北地区项目办组织有关专家对第二批7个矿产子项目和2个水工环子项目进行了成果报告评审验收。专家组在审阅成果报告及图件等资料基础上听取了项目汇报,与项目组进行充分意见交换和讨论,评定出“优秀”子项目成果1项,“良好”子项目成果8项。

    东北地区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子项目成果报告被评为“优秀”,主要社会价值是:在调查成果及已有资料基础上对工作区浅层地下水开展了天然防污性能评价分区以及污染防治与保护区划研究,合理划分重点防护区、修复治理区、水源地保护区等,有利于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地下水资源,为辽宁省环保厅开展辽河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为辽宁振兴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承担的“沈阳新城子区30万吨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东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2016年第二批成果报告评审会顺...

    2019年8月23-2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在西安召开。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56分会场”顺利举行,会议围绕“西部生态脆弱区重大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主题进行了专家报告和热烈讨论。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出席了本次会议并指出,地质调查单位开展重大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是适应新形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谋发展的有效途径。

    会上,11位业内专家和学者做了会议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两种氧化改性活性炭降低金矿区河流重金属含量原位试验、2000年以来新疆地下水水质研究的主要进展、“8.8”九寨沟地震生态地质环境修复研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鄂尔多斯盆地水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基于环境风险的青海格尔木地下水开采技术经济评价、复杂场地石油污染物迁移机理、新时期榆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GIS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研究与探讨等。汇报专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学术素养和激情澎湃的汇报风格进行了汇报,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专家认真答疑。分会场座无虚席,听众爆满,交流效果十分良好,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年会期间同时举办了环保科技成果展,西安中地公司设置了专题展位,黄润秋副部长特意莅临视察,与西安地调中心、西安中地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另外,网易新闻记者对中地公司主营业务、拥有资质、以往业绩和发展规划进行直播采访。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业务人员拓宽业务知识领域,了解业内最新科技成果,综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西安地调中心和西安中地公司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两家单位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力,也对业务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

     

     

    西安地调中心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总体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局党组提出的形成大型能源基地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概略性评价的有关要求,12月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成都召开大型能源资源基地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严光生主持。

    李金发指出,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是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绿色矿业、促进高端利用的需要。能源资源基地综合调查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统筹将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地质调查、1:5万环境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调查和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概略性评价等作为能源资源基地综合调查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型能源资源基地综合调查,查明资源现状、资源潜力以及矿石可利用性,摸清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和承载力,建立资源基地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概略性评价体系,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矿政管理提供基础服务。

    李金发表示,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先行引领作用,为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做好科学支撑。一是对能源资源基地开展系统的区划研究;二是围绕能源资源基地综合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三是加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不同矿种矿产的综合评价、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概略性评价;四是着重培育一批新的绿色能源资源基地。

    与会代表就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定义、内涵及外延、能源资源基地综合调查的工作内容及标准等展开了积极的研讨。资源评价部介绍了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区划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所、郑州综合利用所、勘查指导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等单位分别汇报了有关工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局相关直属单位、行业地勘单位和部分省级地勘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研讨会。

     

     

    大型能源资源基地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