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7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进一步促进地质专业数据共享合作,提高地质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服务能力,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地质分中心工作计划安排,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于2016年11月3日至4日在北京西郊宾馆组织召开地质领域资源整合与数据合作研讨会。

    本次会议目的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商讨地质专业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合作工作,推进领域数据合作与应用开发,共同促进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地质分中心资源共建共享与开放合作。会议由地学文献中心信息技术室副主任周峰主持,地学文献中心副主任薛山顺就探索地质专业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数据共享、开发有针对性实用价值的知识服务产品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会议中,地学文献中心信息技术室副主任周峰汇报了地质专业知识服务系统项目进展以及下一步规划;中国地调局实物资料中心副总工刘凤民、国家地质测试中心标准研究室主任罗代红、国家地质测试中心信息室主任屈文俊、地调局岩溶所信息室主任周立新等专家分别汇报了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专业数据共享规划思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信息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方利介绍了环境信息知识服务系统建设现状。在随后的讨论中,与会的专家就地质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建设的目标、功能、服务提供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就下一步建设地质专业资源数据共享机制达成了初步共识。

    本次研讨会就地质专业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合作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地研讨,就下一步地质专业资源数据共享工作开展理顺了思路。与此同时,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地质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有益交流合作,对地质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地学文献中心副主任薛山顺、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地质测试中心、中国地调局岩溶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信息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心相关处室领导、专家共计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聚合资源 聚力发展
      《中国地层表(2014)》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实施下,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所、水文地质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等单位协作下,历时八年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科研成果之一,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国土资[2014]374号),现已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中国地层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地质行业标准规范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修订是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了十几年来我国地层学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地层表作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时间标尺、地质填图的基本指南、地质调查评价的基本工具。在施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联系人:刘凤山 58584666 lfengshan@cgs.cn),以便再版时修正和完善,不断提高我国地层研究水平和地质调查水平。需要购买《中国地层表(2014)》及《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14年版),请与地质出版社邮购部联系(电话010-66554642)。

      附件1



      附件2:中国地层表全表.pdf




    《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实施
      《中国地层表(2014)》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实施下,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所、水文地质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等单位协作下,历时八年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科研成果之一,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国土资[2014]374号),现已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中国地层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地质行业标准规范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修订是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了十几年来我国地层学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地层表作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时间标尺、地质填图的基本指南、地质调查评价的基本工具。在施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联系人:刘凤山 58584666 lfengshan@cgs.cn),以便再版时修正和完善,不断提高我国地层研究水平和地质调查水平。需要购买《中国地层表(2014)》及《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14年版),请与地质出版社邮购部联系(电话010-66554642)。



    《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实施

    百年地调,创新而兴。2018年1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主任应邀作了以“地质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为地调局水环中心一年一度的业务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拉开了序幕。岁末年初,水环中心精心筹划了业务交流和技术培训系列活动,内容涵盖了业务室主任论坛、地调科研成果交流、专家学术讲座和技能技术培训等四个板块,旨在以研讨促发展、以交流促进步、以培训促成长,不断提高中心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新一年的业务开展积蓄力量。

    1月30日开展的业务室主任论坛以“业务发展”为主题,各业务室负责人结合本室业务领域国内外现状、地调局有关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本室业务发展规划、科技创新目标、地调科研工作方向和任务、人才团队建设等进行研讨。水环中心主任文冬光、副主任李铁锋、纪委书记赵雪梅全程参加论坛并对各业务室的业务发展和团队建设等逐一点评和指导。

    目前,已经完成水工环地质调查图件展评获优秀图幅项目的编图成果与经验交流、2017年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研讨、ArcGIS软件实际操作培训等活动。

    春节前后,还将邀请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深部地热探测、深部地下空间利用、质量管理和科普创作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组织开展2017-2018年新进员工以“个人工作定位和发展规划”为主题的论坛等活动。

    本次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相比往年覆盖面更广、实用性更强,更加注重业务学科的发展以及青年职工自身的成长。广大职工一致反映,丰富多彩的活动契合新形势下局党组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要求,有助于提高水环中心地调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打造水环中心专业化地质调查团队和全面开展2018年地调与科研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环中心开展业务交流和技术培训系列活动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2017年年会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召开。

    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福研究员汇报了近3年来的工作。学术委员会成员和特邀专家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科技创新平台的形势与“出理论、出数据和引领支撑”的具体要求及“跟跑、并跑和领跑”的思路,就重点实验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点评,重点对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目标、队伍建设及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高抒介绍了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上海市海面上升及局地风暴潮响应的预案研究;刘健介绍了8.2ka事件的海岸带记录;刘凤山介绍了局系统重点实验室现状及今后的改革设想;文冬光分析了海岸带基础研究与水文地质的关系;赵松龄回忆了1960年代初的歧口潮间带滩面测量等海岸带调查工作;薛春汀介绍了渤海湾西岸黄河、海河三角洲沉积与贝壳堤的关系;徐家声回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黄骅贝壳堤调查工作;于谦介绍了苏北泥质潮滩上现代侵蚀陡坎的成因。

    该实验室2014年获批筹建,2016年底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验收。3年来,实验室以中国拟制海岸带为研究区,在认真开展海岸带沉积地层学、年代学及微体古生物学等的深入研究同时,积极为国家、地方需求提供服务。在以基础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次年会的召开,对实验室初期的建设和规划具有指导性意义,为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参考。

    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抒教授主持,学术委员刘健研究员、刘凤山研究员、文冬光教授级高工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赵松龄研究员、青岛海洋所薛春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徐家声研究员、南京大学于谦副教授等四位特邀专家及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近3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2017年年会合影

    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2017年年会合影

    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2017年...

    为深入学习理解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促进水环中心科技创新工作,1月16日,地调局水环中心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主任以地质科技创新为主题作专题报告。

    刘凤山副主任全面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地质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深入分析了十九大对地质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详细解读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对国家五大科技平台项目申报、部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普工作开展等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讲座历时两个半小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工作指导性强,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感触颇深、收获较大。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和落实科技创新的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相结合,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与地质调查相结合,与科学普及相结合,提升水环中心科技创新能力。

    水环中心领导、副总、主任工程师、部门负责、项目负责等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水环中心举办地质科技创新专题讲座

    12月13日-15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科普工作总结交流会” 在重庆北碚召开。会议集中交流2017年地质调查科普工作经验,讨论谋划2018年地调局重点科普工作。通过总结交流,达到了交流经验、梳理成果的目的。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副主任刘凤山表示,2017年,全局对项目科普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推动落实,全年在科普活动、产品、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通过围绕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有关科普活动,有力推进了“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地质调查“七大科技攻坚战”的实施,助力了地质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支出,2018年要抓住规划落实、重点领域科普产品开发、科普大讲堂等科普传播品牌建设等重点科普工作,使地质调查科普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会上,刘延明主任介绍了2017年地质调查科普的基本情况。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全面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年度科普工作总结要求,并进一步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29家单位代表介绍了本单位2017年取得的主要科普成绩和经验。

    与会人员认为,2017年全局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部分单位已将科普纳入单位奖励范围。全局科普工作快速推进,专兼职人数达到300人,科普产品超过150件、科普活动超过300场,数量和影响都超过了地调局成立以来的任何一年。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对我局重点工作、科普产品、活动进行的科普报道显著增加,地质调查工作的社会影响显著增强,可燃冰、干热岩、页岩油气等专业术语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名词,各方面工作都稳步推进,科普工作在助力重点业务建设、扩大地质调查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地调局科外部,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相关领导,局属29家单位负责科普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科普工作总结交流会暨大众化产...

    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科普工作总结交流会 于12月13日~15日在重庆召开。会议集中梳理了2017年地质调查科普工作的进展和成果,讨论谋划了2018年中国地调局重点科普工作,并通过总结与交流,初步形成了地质调查科普工作体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刘凤山、文献中心(局科普办)主任刘延明、文献中心副主任单昌昊,以及局属29家单位负责科普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刘凤山表示,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局属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有关精神,共同推进科普工作,明确了局属单位重点工作中的科普目标任务,并对全局项目的科普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通过广泛开展有关活动,地质调查科普工作有力推进了“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地质调查“七大科技攻坚战”的实施,助力了地质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会上,局科外部全面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并进一步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

    刘延明表示,在局科外部的指导下,局科普办完成了系列科普产品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总体看来,2017年地质调查科普工作的力度和效果都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地调科普手段不断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传播渠道逐渐拓宽,有力支撑了地质调查科技工作。

    据介绍,围绕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工作,2017年地调科普工作实施了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大洋科考船、地质云等一批重大成果的科普产品的策划和宣传,并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实验室开放等300多场科普活动,组织千余名地质科技人员参与到具体工作中,科普直接受众人群超过20万人;此外,建设了地质调查科普网站、微信公众号,利用《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杂志、《中国矿业报》科普专栏进行了地调科技成果广泛宣传,举办了“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等,地调科普产品和活动受到关注与好评。全年有近20家社会及行业主流媒体对地质调查科普产品、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扩大了中国地调局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科普工作总结交流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新时代地质资料工作新方位、新要求和新任务,描绘新时代地质资料工作发展新蓝图,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于近日在安徽合肥召开。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鞠建华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取得的新成就,分析了当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精神引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改善馆藏机构的办公、库房和服务条件,造福一方;二要探索健全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三要不断完善机制,加强地质资料全流程网上监管,建立地质资料汇交诚信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四要强化社会服务,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五要搭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地质资料数据采集、生产、汇交、保管、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六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报纸、研讨会、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媒介,大力宣传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最新进展与成果。

    会上全国地质资料馆副总工胡小平、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副总工刘凤民分别就下一步地质资料工作作了专题报告;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湖南、泰州等省级和市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石油、中石化等委托保管单位作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下午参会代表分两个小组展开了地质资料管理业务交流讨论。

    会议还安排参会代表到安徽地质资料馆实地观摩学习。一年一度的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已经成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的平台,得到了部储量司肯定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支持。本次会议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联合主办,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协办。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全国28个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石油、延长石油等单位地质资料管理负责同志共计10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成功召开

    为深入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及部局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提升地质调查科普水平,2016年11月15日-17日,地调局科普办公室(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联合环境监测院在湖北宜昌召开了地质调查科普规划研讨会暨地调局科普工作交流会。

    地调局科外部副主任刘凤山强调,中央领导、国土资源部、地调局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多次提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地质调查是地质科普的源泉,要在加强地质科普的同时,加大宣传地质调查成果和弘扬地质科学精神、行业文化的力度。“十二五”期间地调局科普工作在科普作品制作、科普活动组织和地质科学精神弘扬方面取得了成效,为了适应国家“十三五”科普工作的开展,地质调查科普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把党中央、部局党组对地质调查科普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丰富科普产品内容、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健全科普工作体制机制、细化科普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努力推动地调科普工作长足发展。

    局科普办公室(地学文献中心)相关同志介绍了《地质调查科普规划》编制的调研情况、背景、编制原则、总体目标、产品体系设置及任务分解等。与会代表在介绍本单位的科普工作特点和科普工作进展情况的同时,对规划中的四大科普产品体系、四大科普活动品牌及四大地质科普平台等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对局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进行了交流。

    与会代表认为,地质调查领域科普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及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科普创作能力普遍较弱、科普产品未成体系、科普活动影响力不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大以可视化科普产品为主的科普产品体系化开发;二是提升科研人员、专业人员的科普创作和服务能力;三是推动地质调查科普活动的品牌化,加强与地方合作,扩大地质调查科普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局属单位要加强科普资源共享,联合推广科普产品、科普品牌。

    地调局科外部、地调局直属单位及13家科普基地相关同志共计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全局联动 共谋地调科普发展
     

    2016年9月26-28日,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召开,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于海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任辉、副厅长朱振芳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总工程师谭永杰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分别主持了大会。  

    会上,于海峰司长总结了近年来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下一步要加强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结合中央要求,以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各项工作,创新地质资料管理机制与模式,拓展服务方式与服务领域。二是结合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的总要求,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建立地质资料治理法制化体系。三是要以规范性文件清理为契机,建立适应未来发展的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和标准,做到“收好、管好、用好”地质资料,不断提高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谭永杰总工程师从地质资料的属性和工作定位,如何做好资料汇交、接收、保管和服务等方面谈了工作设想并介绍了全国地质资料馆目前的主要做法。许庆丰书记谈了贯彻落实部新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计划和措施。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地质资料管理处处长刘斌解读了国土资源部新修订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国地质资料馆副总工胡小平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副总工刘凤民分别汇报了全国地质资料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内蒙古、塔里木油田和新疆等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做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典型经验交流。

    会上,参会代表们结合会议主题,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文件、如何加强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做了分组研讨;会议还安排参会代表到新疆地质资料馆和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实地考察学习。本次会议的召开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探讨了下一步地质资料管理的思路及要求,对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已经成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的平台,得到了部储量司肯定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支持。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档案馆承办,来自河北省等14个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地质资料主管部门负责人、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总部地质资料负责人及新疆地区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会议。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成功召开

    近日,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召开,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于海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任辉、副厅长朱振芳等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河北等14个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地质资料主管部门负责人、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总部地质资料负责人及新疆地区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总工程师谭永杰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分别主持了大会。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于海峰总结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下一步要加强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结合中央要求,以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各项工作,创新地质资料管理机制与模式,拓展服务方式与服务领域。二是结合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的总要求,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建立地质资料治理法制化体系。三是要以规范性文件清理为契机,建立适应未来发展的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和标准,做到“收好、管好、用好”地质资料,不断提高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会上,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地质资料管理处处长刘斌解读了国土资源部新修订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国地质资料馆副总工胡小平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副总工刘凤民分别汇报了全国地质资料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内蒙古、新疆和塔里木油田等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做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典型经验交流。

    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总工程师谭永杰从地质资料定位,如何做好资料汇交、接收、保管和服务工作等方面谈了具体想法和全国地质资料馆目前的主要做法。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谈了贯彻落实部新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措施和想法。

    参会代表结合会议主题,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文件、如何加强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做了分组研讨;会议还安排参会代表到新疆地质资料馆和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实地考察学习。本次会议的召开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探讨了下一步地质资料管理的思路及要求,对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已经成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的平台,得到了部储量司肯定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支持。本次会议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档案馆承办。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座谈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