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771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赴广西平果县签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平果县人民政府开展需求对接座谈。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岩溶所与平果县的资源、业务、信息、体系等优势,组织开展岩溶地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助合作,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选聘和培养人才、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奖,合作实施岩溶资源与环境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驱动平果县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支撑服务岩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和生态国土建设。

    签约仪式上,岩溶所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岩溶所的六大业务方向和五大科技平台等基本科研情况,并表示,多年来岩溶所工作得到平果县的大力支持,希望将来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岩溶所科技力量将积极支持平果县经济生态发展。平果县孙环志县长表示将全力支持岩溶所在平果县工作,希望同岩溶所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希望岩溶所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签约仪式后,岩溶所同平果县国土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等10个相关部门进行需求对接座谈会。

    岩溶所与广西平果县签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合作框架协...

    2018年6月1日,为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宜昌市视察时的重要指示和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一行到宜昌市调研对接工作。

    在宜昌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武汉地调中心方面介绍了此次需求调研和对接工作的思路、重点工作方向和主要内容;北京地质矿产研究院方面介绍了宜昌市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建议方案,侧重介绍了水资源调查、旅游地质调查、特色农业地质调查、矿山一体化修复方案以及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设想;宜昌市发改委、国土局、水利局、旅游委、环保局、农业局等多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提出亟待摸清自然资源家底,为宜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支撑,建议开展流域范围内矿坑疏干对水资源及环境的影响评价、地质旅游潜力评价等,为编制地质环境修复规划服务。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军出席座谈会。他指出,建议方案立意高远、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符合“生态宜昌、旅游重镇”的定位。表示,宜昌市人民政府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宜昌市共同研究制定的总体工作方案,落实配套资金,推进相关工作。要求全市各部门要全力支持,资料全部共享,宜昌市国土资源局要配备专人配合,全方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武汉地调中心到宜昌市调研对接工作

    近日,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一行前往河北省顺平县人民政府,与县委、县政府及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就顺平县精准脱贫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需求进行对接交流。

    会上,天津地调中心方面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全面落实支撑服务精准脱贫攻坚推行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和支撑服务顺平县脱贫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实施土地质量调查工作对顺平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同时,天津地调中心介绍了顺平县土地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并就土地质量调查成果的转化应用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顺平县方面介绍了顺平县的基本情况,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调查项目“落户”顺平表达感谢,并强调土地质量调查是一项服务民生,利国利民的工作,必将为顺平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着力点。

    双方还就土地质量调查成果如何有效服务顺平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展开了积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顺平县作为林果种植大县,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意义重大,项目的开展将有力地支撑优质林果的高品质认定和推广,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支撑“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本次对接,搭建起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顺平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交流平台,为后续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成果转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顺平县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对接现场

    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部署情况

    天津地调中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助力顺平精准...

    2018年1月8日-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勘查组赴贵州省丹寨县考察调研,就“滇黔桂岩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助力丹寨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与丹寨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需求对接。

    1月8日下午,岩溶所与丹寨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了座谈。座谈会上,丹寨县委副书记张天维希望岩溶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紧密围绕丹寨县精准脱贫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尽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同时要求全县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为项目组做好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随后,项目组汇报了2018年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此前已开展了资料收集和前期踏勘工作,2018年,项目组将重点在解决缺水贫困区饮用水问题、矿山公园、地质公园申报和洞穴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富硒、富锌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助力丹寨县脱贫攻坚工作。胡茂焱所长在总结发言中,要求项目组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尽快推进各项工作,精心服务丹寨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1月9日,考察组在丹寨县黄琦副县长的陪同下,考察了金汞矿遗址和金瓜洞、石桥地质遗迹,就下一步组织申报矿山公园和地质公园开展现场初步论证。

    岩溶所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以及丹寨县水务局、旅游办、林业局、扶贫办、国土局、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

    岩溶所赴丹寨县开展调研与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对接

    为进一步落实《宁波市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合作协议书》,2017年3月30-3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和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在宁波联合召开了《宁波市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专家评审会议。评审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等7名专家组成。

    《方案》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共同编写完成。该方案系统分析了宁波市各类发展规划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及已有地质工作存在的不足,部署了城市地质调查、海岸带地质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清洁能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信息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内容,提出了支撑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地质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布局建设等四大领域的应用性成果,明确了各项工作内容中央与地方资金筹措方式,构建了三方在项目组织、管理、运行与推进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对方案内容作了汇报说明,与会专家与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为《方案》提出意见、建议。专家组认为,《方案》编制依据充分,针对性强,目标任务明确,各项任务部署合理,具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发展”的目标,展现了宁波市“十三五”地质工作超前、综合、立体、公益、实用的特点,对地质工作与政府各部门协同、联动以及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会上,三方围绕《方案》及专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高度评价了宁波市中央与地方多方联动的地质工作推进模式,指出《方案》统筹部署的地质工作与预期成果紧扣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五问”要求。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方认为宁波市地质调查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需求、目标、问题”三个导向,南京地调中心将为项目提供足够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方表示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会尽快落实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小组的职责,抓紧项目实施,为打造“地上地下”两个宁波的规划建设管理打好基础。宁波市人民政府指出宁波市地质调查工作是建设“名城名都”,争创“十个一流”的具体化措施之一,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给予大力支持,并与各方共同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推进宁波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富硒”特色农产品开发、地热资源开发等工作,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

    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宁波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水利局、农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市国土分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宁波市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专家...

    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要求,7月30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前往赤峰市敖汉旗就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开发需求进行深入对接,敖汉旗旗长于宝君,副旗长国华及自然资源局,农业局等代表参加座谈。

    郝芳院士强调,要做好土壤养分及微量元素调查,加强敖汉旗特色小米品牌建设,夯实敖汉旗世界小米之乡地位。于宝君旗长说,敖汉旗是世界小米之乡,种植历史达8000多年,敖汉小米是旗打造的重点产业,然而影响小米生长的地质和土壤因素长期未得到系统调查研究,并对沈阳地调中心开展的土地质量调查工作表示欢迎和肯定。沈阳地调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地调中心将全力做好土地质量调查基础支撑工作,为敖汉小米品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助推敖汉旗脱贫攻坚。 

    当日,调研组还前往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与王燕彬副旗长等就地质调查工作支撑脱贫攻坚进行了深入交谈。沈阳地调中心有关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助力喀喇沁旗脱贫攻坚,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连续两年来不断加大项目经费投入支撑喀喇沁旗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完成喀喇沁旗全域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已基本查明土地质量状况,土地生态室戴慧敏接着介绍了喀喇沁旗土壤养分状况及生态状况,并介绍了2019年和2020年针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典型地区部署大比例尺调查工作思路。他表示,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发挥技术优势,重点为喀喇沁旗即将启动的旗重点项目育种基地的选址、特色经济作物附加经济值提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科学的证据,全力支持喀喇沁旗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沈阳地调中心主动对接政府,加强成果转化,在地质科技创新和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成效显著。 

     

    调研组在赤峰市敖汉旗对接

     

    调研组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对接

     

    郝芳院士(左三)

    沈阳地调中心赴赤峰市敖汉旗和喀喇沁旗开展需求对接

    近日,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和云南地质调查院组成联合调研组,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调研对接脱贫攻坚地质调查成果应用及2019年工作推进等事宜。 

    调研座谈中,调研组全面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大关县开展的基础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土地质量、生态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取得的成果,并就2019年地质调查项目、合作推进地质调查成果有效应用、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与大关县委、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一致认为,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关县将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进一步加强联动合作,共同谱写地质调查支撑服务乌蒙山区大关一带脱贫攻坚新篇章。

    调研组一行向大关县移交了由物化探所组织编制的耕地集中分布区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利用建议报告1份。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详细介绍了2019年在该县开展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预警示范、水文地质调查、石英砂勘查及选冶、页岩气勘查与开发等工作建议。物化探所介绍了大关县2019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及预期成果,并与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2019年地质调查部署区域与工作重点。大关县委、县政府表示,将充分挖掘、运用好地质调查成果,切实解决老百姓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问题,同时抓紧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早日全面脱贫。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大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建立了单位、项目有效联动机制,实现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大关县的精准落地,为项目调查成果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化探所赴云南大关县参与调研对接地调成果精准支撑...

    摘要:依托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丰城市历时8年开发建设“中国生态硒谷”,已成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园区,促进了全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直接转化应用的成功范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项目概况

     

    2004~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江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有序开展。截止到2014年底,共完成调查面积10.3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2.01%,系统分析土壤有益、有害元素等各项指标54~66种,获得了海量系统、高精度的土壤各项元素指标数据。在调查基础上,从地质地球化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土壤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弄清了这些元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研究。

     

    2.成果简介

     

    通过调查,在江西省发现富硒土地资源分布面积1.39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3.43%(图1)。另外,还发现有富锌、富锗土地资源,发现了一批天然的富硒、富锌、富锗农产品。其中,丰城市富硒土地资源分布面积524.7平方千米,赣州市富硒土地资源分布面积4572平方千米。

     

     

    图1    江西省富硒土地资源分布图

     

    经评价,调查区土地质量总体优良,其中Ⅰ类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0.58%、Ⅱ类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59.22%、Ⅲ类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7.99%、劣Ⅲ类土壤分布面积只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21%;调查区表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的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88.95%,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产要求的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67.91%,符合有机食品产地生产要求的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67.28%。

     

    2007年以来,利用项目调查成果,丰城市打造了“中国生态硒谷”,至2014年底,丰城市通过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5家和科研机构1所,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预期总投资100亿元,已完成投资21亿元,实现产值25亿元。推出富硒产品40多个,覆盖9个乡镇20万人口,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8600人。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已获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命名。

     

    在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中国养生硒谷”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带动和引领下,高安市、乐平市、樟树市、崇义县等地也先后通过招商引资对当地富硒土地资源进行了规模开发,打造富硒特色现代农业,开发出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梨、富硒山野茶等一批富硒农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期,南昌市委、市政府对所辖进贤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非常重视,主要领导在相关材料上作出“进贤县可先走一步,打造健康安全的富硒食品产业”的批示,市农业局已着手编制“开发利用进贤县富硒土地资源工作方案”;国家级贫困县万安县在获得《万安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区评价研究报告》后,已启动该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工作;崇义县也已将富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该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

     

    3、成果意义

     

    通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特色土地资源优势、促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受益于民、致富于民、造福于民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当地三农发展,引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