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月25日晚饭时间,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9号装备楼603办公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副主任吴发富结束一天的工作,关灯,准备离开,犹豫片刻,他又把灯打开,因为晚饭后项目成员就会陆续回到这里,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这里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援摩洛哥十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组集中办公的地方。项目刚刚完成成果阶段性评审,后续需要对照标准进行完善。

    今夜,这里的灯又会亮到很晚。

    地质矿产组讨论完善地质图

    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首次承担中国政府对摩洛哥的地质调查援助项目,主体为区域性中-大比例尺的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2016年5月,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访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关于建立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后,双方合作加强。

    援摩洛哥十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是中摩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协议项目,是我国对外地质类技术援助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团队实施,为摩洛哥农业、工程、环境、灾害等工作提供地学依据。

    20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吴发富和项目组50位成员一起在疫情肆虐下远赴摩洛哥,面对境外陌生严酷的自然环境、简陋艰苦的生活条件,连续开展了长达10个月的野外工作,在仅相当于国内同等项目工期一半的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全部野外工作内容。

    全员平安回国后,工作由野外转入室内,项目工作也转入攻坚阶段——开展项目全面综合研究。

    “任务艰巨是肯定的。留给大家的工作时间还不足11个月,其间还要赴摩洛哥完成野外工作质量检查。”在2023年初的项目工作会上,时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牛志军表示。

    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项目组全体地质和矿产调查人员在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装备楼603办公室集中办公。

    “系统梳理工作任务,每项任务落实到人,一个组员一颗钉,牢牢地把项目这部大机器钉在一起,就能高效有序运转,完成任务。”尽管任务艰巨,但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主任胡鹏始终坚定信心。

    自此,项目组全体成员开启了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的工作模式。603办公室也亮起了长明灯。

    在这间办公室,项目组完成了28000余件化探样品及3400余件岩矿样品的送样测试、各类数据的处理分析、1000余张化探图件的绘制、20本地球化学图说明书和地球化学图集的编写、10个地球化学填图数据库的制作、6幅1∶10万区域地质图、6本地质图说明书、6个区域地质填图数据库、1幅1∶50万摩洛哥东阿拉斯山地区矿产地质图、1本1∶50万矿产地质图说明书……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团队以“高精尖”的业务水平、扎实的工作成果,推广我国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创了中摩地学领域合作的新局面,获得了合作国认可,增进了两国互信和友谊。

    “装备楼603办公室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最繁忙的办公室!”这里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领导“盯”上了的地方,是团结协作敢闯敢拼的地方,也是他们最欣慰又心疼的地方。

    对摩洛哥的地质调查援助项目还在继续,603办公室的灯光仍将照亮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团队前行的路。

    新春走基层 | 603办公室的长明灯

    2017年10月20日—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成功在海南三亚湾近海岛礁和近岸极浅水区开展无人艇海岸带地质调查,填补了相关区域地形地貌数据的空白。

    近海岛礁和近岸极浅水区,水深浅,地貌复杂,使用传统测量方式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非常困难,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调查的空白带。但是作为陆海结合带,却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目前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重点关注的调查区域。

    为应对不同水深需求,本次调查使用了大、小两型无人艇,配备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系统、单波束测深仪、CTD、ADCP、水下摄像机等调查设备,可自主完成近岸岛礁浅水区域水深地形地貌测绘以及水文信息的采集。

    广州海洋局技术人员都是首次接触无人艇,但在作业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开发团队的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测量任务,探索和验证无人艇在近岸浅水区和岛礁周边作业的全新方法,如岛礁区按岛礁形状分区测量、岛礁区大、小艇分块同步联合测量、岸线区大小艇及母船三船同步测量等新方法,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仅用8天时间,就安全高效完成了既定工作计划。共完成三亚东瑁洲岛地形全覆盖调查2平方公里,测线工作量约120公里;三亚湾近岸补充调查145公里;海岸地形监测剖面测量6公里。

    本次无人艇作业取得了丰硕的调查成果。一是通过大、小型无人艇配合,使调查最浅作业水深可达0.8m;二是首次在岛礁浅水区实现高精度、大密度地形测量,对1.5m-10m水深区域开展了多波束地形测量,完成三亚东瑁洲岛近岸地形全覆盖调查;三是首次获取了近岸极浅水区高清晰影像资料,可直观判断近岸珊瑚礁生存状态、底质类型、生态环境等情况;四是填补了距岸200m范围内高密度地形地貌数据的空白;五是初步形成了一套无人艇岛礁及近岸测量技术方法和一支集野外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于一体的应用团队。

    本次调查任务验证了无人艇在近岸浅水区和岛礁周边地质调查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锻炼了队伍,利用无人艇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具有省时、省力、安全、填补数据空白等优势,今后必将在海岸带及岛礁周围极浅水域海洋调查中获得大量应用,为正在实施的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提供了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广州海洋局首次利用无人艇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