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深化落实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野外项目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责任落实,2020年6月-9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纪委、监察审计处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为主题,赴内蒙古达茂旗、乌拉特中旗、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河北康保县等地,深入野外工作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督促和指导各项目组落实落细“两个责任”,有效防控和化解廉政风险和隐患,确保天津地调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多个野外一线工作点,现场查看野外工作推进情况,重点了解了各项目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情况、基层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廉政风险防控情况。针对野外项目组廉政风险防控及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制度执行情况等,与项目组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为项目组答疑释惑。调研组强调,野外工作是局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项目组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落细风险防控措施,严肃制度执行,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完善“不相容岗位职责”相分离设置,拓展内部信息公开,野外费用发生和报销要坚持实事求是。野外临时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担负起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纪检委员(纪检员)和廉政监督员要发挥好监督的“探头”作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坚决把好廉政第一道关口。

    调研期间,调研组还组织项目组学习传达了驻部纪检监察组《关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问题的通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纪委《关于2019年以来局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违规“吃喝”等问题的通报》,用身边事、身边人开展了廉政警示教育,提醒项目人员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要求项目组要举一反三,以案为鉴,认真汲取反面典型的深刻教训,切实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紧盯野外雇工、野外加油、野外采购、野外差旅费和津补贴等关键风险点,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不出问题。

     

    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项目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项目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在河北康保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天津地调中心纪委深入野外一线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局和中心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层层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8月2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会。 

    会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照《实物资料中心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八问”责任传导机制执行情况、责任落实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系统梳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会议强调,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各级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深入思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逐一进行汇报,体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利于分管领导掌握有关情况,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充分肯定各部门在组织传达学习、部署工作、教育提醒、廉洁自律、配合纪委工作和履行“一岗双责”意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当前各部门及负责人在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廉政风险动态排查的全面性和深度广度、防控措施的落实、制度执行、按时限要求积极主动系统全面向分管领导汇报党风廉政工作和各项记录材料的留存归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会议指出,各部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具有较强的“一岗双责”意识,对相关廉政风险点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按照中心党委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会前经过认真准备,会议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全员教育,做到党员干部、群众职工齐抓共管;二是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责任,落实岗位职责;三是要做好各项工作、活动记录,确保齐全规范,留存备查;四是各部门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切实加强廉政风险点的动态排查;五是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对照《中心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实施办法》,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

    实物资料中心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副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实物资料中心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月16日,初春的成都,刚刚经过夜雨的洗礼,一派生机盎然。位于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探矿工艺所)会议室,同样充满生机与朝气,该所2018年工作会议正在进行中。

     

    会议现场 。吴和政 摄

    在困境中实现新发展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在铿锵有力的《勘探队之歌》中,探矿工艺所2018年工作会议拉开了帷幕。

    雄壮有力的歌声,整齐划一的服装,洋溢着自信的笑脸,热烈而有序的会场,让记者找到了探矿工艺所历经考验而处于不败之地的原因——坚定信心,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狠抓落实。

    “办法总比困难多。刚刚过去的2017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探矿工艺所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完成了年度任务目标。”胡时友,探矿工艺所所长,一个平时看起来十分儒雅,颇有学者风范的人,此时说话却有了几分西北汉子的豪迈,而这份豪迈则出自对地质调查事业的热爱。

    回顾2017年,探矿工艺所虽然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两重”工作全面完成。一是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2018年~2030年建设规划》,完成了北川泥石流灾害野外观测与防治技术实验基地建设,500吨预应力锚索大型试验系统配备到位,实验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完成1∶5万地质灾害调查2000平方千米、1∶5万环境地质调查1460平方千米、1∶5万水文地质调查2250平方千米、1∶25万水文地质调查16000平方千米,以及12个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数据入库、全国地质资料馆和省级馆藏机构资料汇交工作。三是成功研制了超高温钻孔轨迹测量仪,拓展了仪器测温功能,并在青海共和GR1干热岩井、松科2井等6口不同类型钻井中进行了试验。四是完成4口油气、页岩气调查井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任务,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30528.71米。五是获得专利授权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会议EI论文2篇,核心期刊7篇;参与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探GR1井测温被评为2017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初步建立了泥石流灾害分期治理动态防治方法、大巴山区红层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早期识别技术方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缺陷分类及评价标准,研究了滑坡快速锚固工法等新技术,研发了锚索预应力补偿张拉成套设备,初步形成了预应力锚索、框格梁、碳纤维布、截面植筋和钢管桩等缺陷修复加固技术。

    ——地调科研成果服务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成效显著。一是成功预报奉节县安坪镇大坡滑坡险情,使受滑坡威胁的群众29户155人得到及时转移避让。二是在西藏白朗县指导该县开展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三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并完成了“8·8九寨沟地震”的应急调查工作,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提供了《九寨沟核心景区水文地质应急调查报告》和《诺日朗瀑布景观部分震损专题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强九寨沟地下水监测和诺日朗瀑布大坝处理的建议;参加了“11·18米林地震”应急工作,完成了西藏米林县、朗县、工布江达县和墨脱县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提出了减灾防灾对策建议。四是在乌蒙山区实施探采结合井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直接解决了当地4.19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在冈底斯成矿带完成了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解决了4098人饮水困难问题。五是钻探技术服务能源勘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为页岩气调查井东塘1井、陕西华阳铀矿、河南内乡铜多金属矿等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现场施工的技术难题。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了11个专业技术研究团队,其中水工环3个,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面3个,探矿技术方面5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团队申报国土资源部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在新形势下聚焦新需求

    谈到当前的地质调查新形势时,胡时友表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探矿工艺所成立4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处在科技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改革的特殊阶段,要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在地质工作的大变革中发挥专长,找准定位,拓展空间,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之路。”

    胡时友表示,新形势下,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是探矿工艺所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该所完成了从传统探矿工程逐步向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转型,下一阶段将加快向城市地质调查、地下空间探测与监测、新能源钻探、山水林田湖草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业务拓展。

    同时,胡时友表示,新形势下,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必须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确保“两出一不出”。

    如今,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正式步入地质云“1.0”时代。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探矿工艺所将加强成果转化,补短板、强弱项,向信息化要动力,加速地质成果和信息的社会化传播,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上线1.0,开发2.0,谋划3.0”的统一部署,实现该项“一把手”工程的全面贯彻落实。

    在改革中实现转型发展

    在谈到2018年的工作时,胡时友表示,虽然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基本到位,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考核严,必须全力以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谋划,积极进行业务调整,优化布局,才能实现转型发展。2018年探矿工艺所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三级管理主要职责,按照实施细则细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到分管领导、实施部门、项目组,按月检查、督办,按季度形成通报报告,确保重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根据项目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制定《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地调科研项目资料汇交管理办法》,把好项目质量关。

    ——全面完成地调科研任务。一是力争在国庆节前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并组织好项目成果梳理、总结和资料整理。二是组织实施好钻探施工任务,积极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五大科技攻坚战”。三是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组织实施、经费使用、结题验收进行全过程规范管理。四是积极谋划地调科研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五是做好成果总结和交流工作。六是开展地质信息化建设。完成“地质云”探矿工艺所节点的硬件建设,制定信息化建设3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将信息化任务层层分解,设置考核指标,确保任务落地。

    ——加强业务中心建设,推进地调与科研有机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继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全面完成“山地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快速防治技术领域”2018年目标任务,初步建立红层丘陵区、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编制大巴山区、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系,完善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工程缺陷修复加固方法,形成多滑面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和滑坡快速锚固工法。二是推进野外观测基地建设。全面完成北川泥石流灾害和川东红层滑坡灾害2个野外观测实验基地建设,推进北川泥石流灾害、川东红层滑坡灾害野外观测与防治技术实验基地申报部野外观测基地,开展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形成红层崩塌新型防治技术和新型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成果。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重点开展全孔变形监测仪器研发、超高温井底温度测量仪、多功能超高温钻孔轨迹测量仪的推广应用及已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进一步加强市场开发,提高成果转化能力。一是整合优势产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对已有科技成果开展梳理和整合,开展新型多功能GYZ钻机等新产品研发。二是加强成果转化项目管理与服务,积极推动该所下属企业的公司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责任体系,规范市场开发、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管理。三是继续加强市场准入能力建设,提升该所下属企业市场准入能力。四是改革开放项目的运行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成本控制。

    ——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强化人员管理。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探矿工艺所实际,出台工资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加强经费与财务管理。一是围绕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以资金为龙头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内容,规范财务管理、严格制度执行。二是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将预算控制贯穿财务管理全过程,按月公布预算执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三是研究企业经济管理政策,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加强对该所下属的成都华建勘察工程公司的财务管理指导工作。四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五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行政管理、基建装备与后勤服务工作。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二是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探矿工艺所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抓好基建装备工作。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及保密工作。五是做好后勤服务和综合治理工作。

    ——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完善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目标责任制,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层层传导压力和落实责任的工作局面。三是以项目和资金管理为重点,完善廉政风险动态排查防控机制。四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五是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六是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提升凝聚力。一是加强群团工作,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二是要继承发扬“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发扬探矿工艺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甘为人梯”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引领激励作用。

    在科技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2018年工作任务的完成?面对记者的疑问,平时儒雅的胡时友此时坚定地说:“坚定信心,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地质调查和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再上新台阶,成功实现探矿工艺所的第三次转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锐意进取的探矿工艺所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61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对下属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了“收支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执行情况审计。

    沈阳地调中心纪委副书记王福杰在内审进点会议讲话中指出,根据2016年工作安排,沈阳地调中心将内部审计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此次内审是继地调局内部审计后开展的一次内部审计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局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成果,检查倒逼制度执行情况;体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患未然;解决在制度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等。

    监审处和财务处共同组成内部审计组,通过审计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服务网点收款POS机管理、各种收款票据、收入台账的设立及管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情况以及现金管理等方面情况,梳理发现的问题形成审计报告,并监督检查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时进行问题整改。


    沈阳地调中心开展专项内部审计

    为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提升文献中心合同管理水平及风险管控能力。2015年12月24日下午,文献中心邀请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两位资深律师对中心人员进行了合同管理培训。各处室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40多人参加了培训。

    两位律师分别从合同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等方面深刻进行讲解,既有合同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还针对合同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让大家掌握了合同签订的方法和避免法律风险的技巧。

    这次合同培训,对严格合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增强干部职工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合同管理及业务需求,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

     

     

    文献中心开展合同管理培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2015年9月2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侯春堂率财务处、条件保障处等人员一行4人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调研座谈。沈阳中心财务资产处、科技外事与装备处的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参加会谈。

    沈阳中心副主任邴志波代表班子对侯春堂副所长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沈阳中心基本情况,科研发展和业务管理整体概况。侯春堂副所长介绍了力学所业务构建情况,重点介绍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优势学科研究工作。与会单位财务负责人交流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财务团队建设等事宜,装备部门同志研讨了实物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工作。同时,还就双方共同关注的管理问题进行研讨。

    这次交流座谈搭建了双方管理沟通交流平台,双方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互通借鉴,对增强双方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地科院力学所侯春堂副所长一行来沈阳中心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