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0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和战略性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人,其中应届毕业生9人,在职人员4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一)2023年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非定向生)、近两年内(截至入职前)获得国家认证的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生。以上人员入职前须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入职时间不得晚于2023年12月31日。

    (二)在职人员条件。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含博士后)。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博士学历学位年龄放宽至40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龄放宽至45周岁。年龄计算时间节点至2023年1月1日。

     

    二、招聘岗位

     

    三、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七)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或招聘单位驻地关于接收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人员的有关规定。

    (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四、招聘安排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公告发布之日至2023年2月10日。

    2.报名方式:请于报名期限内登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系统”(网址: http://gkzp.cgs.gov.cn/zkptPC,推荐使用Chrome、火狐浏览器登录),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照系统要求浏览招考岗位并选择报名。

    (二)资格审查

    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招聘过程中发现资格不符情况,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三)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应届毕业生的6个专业技术岗位同时采取笔试和面试。公开招聘在职人员或仅限博士研究生学历应届毕业生的7个专业技术岗位,仅采取面试。

    考试人数原则上不得低于该岗位拟招聘人数的3倍,如果考试人数不满足要求,招聘单位视情况研究决定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

    1.笔试。通过资格审查应聘人员符合开考比例进入笔试。笔试采用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等。笔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60分。笔试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布,笔试时间安排和考试方式等另行通知。

    2.面试。对于通过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每个岗位按照1:5的比例和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选。若某个岗位有应聘人员主动放弃面试机会,则按该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通过资格审查的仅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全部进入面试。同时采取笔试和面试的岗位面试人选不足5人的,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仅采取面试的岗位面试人数不足3人的,经单位研究决定开考后,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面试分为自我陈述(采取PPT方式,不超过10分钟)和考官提问两部分,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岗位匹配、综合素质等。面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80分。面试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布,面试时间安排等另行通知,视新冠肺炎疫情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

    (四)考察

    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综合成绩(小数点后保留1位),仅进行面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不低于75分且排名前3的应聘人员方可被确定为考察对象,各岗位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布。

    考察对象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应聘或未通过考察的,我单位视情况研究是否进行递补,如递补按照综合成绩排序依次递补。

    (五)体检

    组织考察对象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六)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体检结果等,经本单位党委集体研究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在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七)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八)试用期

    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他事项

    (一)聘用人员入职后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管理,相关工资待遇等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应聘人员应保证所提供的各种材料真实、准确,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舞弊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及聘用资格。

    (三)公开招聘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网站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笔试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四)应聘人员在招聘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查收并回复信息,因个人原因错过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应聘人员在应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自理。

    六、联系方式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联 系 人:曹老师  高老师

    联系电话:0532-85755804,0532-85755803

    电子邮箱:caoxianming@mail.cgs.gov.cn

    单位网址:www.qimg.cgs.gov.cn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观山路596号

    邮    编:266237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2023年度公开招聘...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东北地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综合研究和地质安全评价工作,承担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协调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开展地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根据地调科研和科技创新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人,其中应届毕业生9人,在职人员3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

    (一)2023年应届毕业研究生(非定向)、近两年内(截至入职签订聘用合同之前)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生。应届毕业生硕士应为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应为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在职人员(含博士后)。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七)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或招聘单位驻地关于接收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人员的有关规定。

    (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三、招聘岗位、人数及基本条件

    详见《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023年度公开招聘岗位一览表》(附件)。

    四、招聘程序

    招聘工作按照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确定拟聘人员、公示等程序进行,鉴于疫情防控形势,部分招聘流程将视情况逐步开展。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2.报名方式:请于报名期限内登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系统”(网址: http://gkzp.cgs.gov.cn/zkptPC,推荐使用Chrome、火狐浏览器登录),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照系统要求浏览招考岗位并选择报名。报考1-9号岗位时须提交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所学课程证明材料(如学院盖章成绩单)。国(境)外留学生若专业名称与招聘专业不完全一致,须提供所学专业相关材料。

    报名人员须对所提交材料负责,虚假信息一经查实,取消参加本次招聘的资格。

    (二)资格审查

    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招聘过程中发现资格不符情况,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三)考试

    考试人数原则上不得低于该岗位拟招聘人数的3倍,如果考试人数不满足要求,招聘单位则视情况研究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

    1.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笔试合格分数线在发布笔试公告时予以明确。其中,仅限博士研究生报考的岗位和招聘对象为在职人员的岗位不进行笔试,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符合开考比例直接进入面试。通过资格审查而笔试未到场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2.面试:笔试合格的应聘人员,每个岗位按照1:5的比例和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少于规定比例人数的岗位,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

    面试分为自我陈述和评委提问两部分,主要从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工作能力、举止仪表等方面进行考察,满分100分,及格分数线80分。参加面试的考生于指定时间、方式报到,未按时报到或中途擅离考场的视为放弃考试。

    (四)考察、体检

    各招聘岗位按照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笔试占40%,面试占60%)由高到低等额确定考察人选,仅限博士研究生报考的岗位和招聘对象为在职人员的岗位面试成绩即综合成绩。考察对象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考察人选进行考察。

    考察合格人员按中心要求到指定等级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及项目实施。不按要求参加体检者,视同自行放弃应聘资格。

    如出现考察体检不合格或者因考生个人原因自愿放弃资格造成的岗位空缺,由中心党委集体研究后决定是否递补。

    (五)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体检结果,经本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在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六)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七)试用期

    受聘人员按国家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其中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非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他事项

    (一)聘用人员入职后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管理,相关工资待遇等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应聘人员提交的报考信息及材料应确保真实、准确。未认真填报造成信息不全、有误的,由应聘人员承担责任;凡弄虚作假、舞弊等行为,一经查实,将被取消考试和聘用资格。

    (三)应聘人员及时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和沈阳地调中心网站通知公告栏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笔试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四)应聘人员在招聘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查收并回复信息,因应聘者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4-86002970    024-86002965

    电子邮箱:cgssyzx@126.com

    单位网址:www.shenyang.cgs.gov.cn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

    中国地质调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2022年11月25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023年度公开招聘公...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主要承担全国重要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保存、处理、数字化、使用、信息共享和研究工作,支撑自然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指导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业务建设,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和科学普及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2人,在职人员1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1.2023年应届毕业生(非定向)、近两年(截至入职前)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生。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4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

    二、招聘岗位

     

    三、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七)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或招聘单位驻地关于接收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人员的有关规定。

    (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四、招聘安排

    (一)报名

    1.报名时间: 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22日。

    2.报名方式:请于报名期限内登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系统”(网址: http://gkzp.cgs.gov.cn/zkptPC,推荐使用Chrome、火狐浏览器登录),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照系统要求浏览招考岗位并选择报名。

    (二)资格审查

    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招聘过程中发现资格不符情况,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三)考试

    公开招聘社会在职人员采取面试,共1个岗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采取笔试和面试,共计8个岗位。考试人数原则上不低于该岗位拟招聘人数的3倍,如考试人数不满足要求,则视情况研究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

    1.应届毕业生笔试

    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符合开考比例进入笔试。笔试采取在线测试,根据各岗位所需专业情况,共设置2套题目。地质研究岗1、岩心(标本)整理与管理岗、岩心数字化应用研究及数值模拟岗、自然资源调查岗、地质研究岗2设置1套地质学专业题;岩心保护技术研究岗、岩心多参数数字化设备研发岗、测试岗1等其余岗位设置1套综合测试题,包括职业能力测试和主观测试两部分。笔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60分。

    2.面试人员确定

    社会在职人员通过资格审核后符合开考比例直接进入面试,对于通过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届毕业生,每个岗位按照1:5的比例和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选。如各岗位有考生主动放弃面试机会,则按该岗位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面试人选少于规定比例人数的岗位,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确定面试人员后,通过中心门户网站发布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内容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沟通协调、口头表达等。

    (四)考察

    按照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4:6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招聘在职人员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考察对象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应聘或未通过考察的,由我单位党委研究确定是否递补。

    (五)体检

    组织考察对象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六)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体检结果,经本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在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七)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八)试用期

    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他事项

    (一)聘用人员入职后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管理,相关工资待遇等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应聘人员应保证所提供的各种材料真实、准确,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舞弊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及聘用资格。

    (三)公开招聘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网站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笔试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四)公开招聘工作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未如实报告亲属在中心工作情况的,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五)中心为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员办理燕郊户口。

    联系人及电话:赵老师  010-61598274  15832640976

    汤老师  010-61598274  18600097809

    单位网址:http://www.gsc.cgs.gov.cn/

    通讯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燕灵路245号

    邮编:065201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2022年11月25日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2023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主要承担全国重要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保存、处理、数字化、使用、信息共享和研究工作,支撑自然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指导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业务建设,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和科学普及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其中应届毕业生4人,在职人员2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1.2022年应届毕业生(非定向)、近两年(截至入职前)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生。

    2.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含博士后)。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博士学历学位年龄放宽至40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龄放宽至45周岁。

    二、招聘岗位

    三、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七)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或招聘单位驻地关于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四、招聘安排

    (一)报名

    1.报名时间:自发布公告之日至2022年7月22日。

    2.报名方式:请于报名期限内登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系统”(网址: http://gkzp.cgs.gov.cn/zkptPC,推荐使用Chrome、火狐浏览器登录),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照系统要求浏览招考岗位并选择报名。

    3.报名材料。在招聘系统中分类上传对应材料的扫描件,主要包括以下材料:

    (1)教育信息模块:身份证、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

    (2)奖惩信息模块:获奖证书;

    (3)论文和著作信息模块: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的封面扉页、版权页等;

    (4)资格证书模块:工作证、职称证书、相关工作经历证明、外语水平证书;博士后出站人员上传已具备博士后出站条件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5)其他材料:包括社会工作经历、承担项目等取得的相关业绩、证明材料,均上传至奖惩信息模块。

    (二)资格审查

    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我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招聘过程中发现资格不符情况,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三)考试

    考试人数原则上不得低于该岗位拟招聘人数的3倍,如果考试人数不满足要求,招聘单位则视情况研究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

    1.笔试。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进行线上笔试(招聘在职人员的岗位不进行笔试)。笔试内容为地质专业基础知识,满分100分,笔试成绩达到全部参加笔试人数的前85%方可进入面试。笔试安排另行通知。

    2.面试。对于通过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每个岗位按照1:5的比例和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选。若某岗位有考生主动放弃面试机会,则按该岗位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面试人员名单在我单位门户网站发布。面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80分。面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沟通协调、口头表达等,应聘人员以PPT形式汇报,专家进行专业测试和提问答辩。

    (四)考察

    按照笔试和面试4:6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招聘在职人员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名单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考察对象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应聘或未通过考察的,由我单位党委研究确定是否递补。

    (五)体检

    组织考察对象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六)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体检结果,经我单位党委集体研究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在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七)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八)试用期

    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他事项

    (一)聘用人员入职后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管理,相关工资待遇等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应聘人员应保证所提供的各种材料真实、准确,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舞弊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及聘用资格。

    (三)公开招聘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网站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笔试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四)公开招聘工作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未如实报告亲属在中心工作情况的,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五)中心为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员办理燕郊户口。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冯老师  汤老师

    联系电话:010-80841983  010-61598274

    单位网址:http://www.gsc.cgs.gov.cn/

    单位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燕灵路245号

    邮编:065201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2022年7月5日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2022年度下半年公开招聘工...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华北地区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相关综合研究工作,承担区域内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和监管工作,承担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和数据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

    根据工作转型业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我单位现面向社会招聘在职人员4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

    社会在职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二、招聘岗位和数量 


    1.高等学历教育各阶段均需取得学历和学位,岗位要求专业为报考者最高学历对应专业。

    2.专业主要依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3.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参考目录中的,考生可与招聘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三、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3.热爱地质调查事业,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相适应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

    5.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

    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7.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天津市关于接收在职人员的有关规定。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人员,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名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应聘人员通过电子邮件报名。请填写《天津地调中心应聘登记表》(见附件1)、《应聘人员信息汇总表》(附件2),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相关的学历学位、论文、获奖证书、有关资格证书、主要业绩成果和能力素质证明等材料扫描件,发送至tjddzxrsc@163.com邮箱。要求将登记表和证明材料合成一个Word文档,邮件名称以“姓名+毕业学校+学历学位+专业+应聘岗位序号”为主题命名。所提供的相关材料及工作经历必须真实可靠,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面试或聘用资格。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1日(以邮件到达中心人事教育处时间为准)。

    (二)资格审查。按照公开招聘公告中确定的招聘岗位条件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结果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及我单位门户网站公布。

    (三)考试。考试采取面试的形式,面试采取百分制,以听取考生应聘陈述和答辩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业务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和岗位综合素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考察和体检。面试成绩在60分以上的应聘人员方可被确定为考察对象。各岗位根据面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名,按照1:1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名单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及我单位门户网站公布。组织体检和考察。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及项目实施,不按要求参加体检者,视同自行放弃应聘资格。考察对象考察、体检不合格或因考生个人原因主动放弃资格造成的岗位空缺,由公开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递补。

    (五)公示。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五、其他事项

    (一)受聘人员入职后按事业编制人员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相关待遇。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福利待遇,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二)应聘人员在应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自理。

    (三)应聘人员及时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和天津地调中心网站通知公告栏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四)应聘人员在招聘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查收并回复信息,因应聘者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李老师 022-84112808

    王老师 022-84112804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2021年社会在职人员...

    各有关单位:

    根据“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及“地质大数据支撑平台建设(物化探所)”二级项目的部署和要求,定于2018年1月18日-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 (Geochem Studio3.0)推广培训班,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面向全国的新老用户,推广基于MapGIS平台的“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Geochem Studio 3.0)”,该系统具有地球化学找矿和土地质量调查两个子系统。地球化学找矿子系统即原有的中大比例尺化探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新版本对原有的功能进行了完善和扩充。土地质量调查子系统是为了满足土地质量调查需要而开发的新系统,具有图斑自动赋值、自动分级、自动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可视化。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1月18日-20日,1月18日报到。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地址:安徽省合肥辰茂和平酒店

    三、参加人员

    1.全国各行业从事矿产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调查或相关地质调查的科研生产工作者;

    2. 特邀专家;

    3. 项目组成员。

    四、其他事项

    1、本次推广研讨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主办,将免费提供带加密狗的系统软件及相关资料一套。

    2.本次推广不收取会议费、资料费,会议期间统一安排食宿。

    3.参加人员须自带笔记本电脑,电脑配置环境推荐:操作系统: Win7、Win8;应用平台:MapGIS6.7;办公软件:Office系列。硬件配置:内存4G以上,硬盘250G以上,

    4.本次推广会,拟定人数100人以内,请参会单位尽快填写会议回执表(见附件1),1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反馈至liuqingqing@igge.cn。

    五、联系人

    柳青青: 15930615199 李瑞红 :13581901939

    附件1、会议回执表

    2、会场地点交通图

    2018年1月8日

      

    附件1 

    会议回执表

    姓名

     

    性别

     

    单位

     

    电话

     

    邮箱

     

    职务

     

    专业

     

    住房

    单间    □ 合住 

     

    附件2:会场地点交通位置图 

      

    关于召开“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推广培...

      

    “江口沉银”发掘现场

      

    瞬变电磁仪在M3异常区观测

      

    李明雄和他绘制的“江口沉银”示意图

    随着岷江丰水期的到来,为期3个多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根据4月中旬眉山市举行的“发掘成果通报会”通报,本次发掘共发现文物3万余件,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其成果备受世人瞩目。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次重点考古发掘区域,正是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李明雄等人25年前通过磁法确定的M2-M3区域。五一前夕,这位70多岁的老地质向记者讲起了当年参与“江口沉银”考古勘查时的情形。

    五一将至,在位于成都枣子巷的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的总工程师办公室里,70多岁却依旧红光满面的李明雄高级工程师,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他当年亲手绘制的并被政府当时要求不得泄露的“江口沉银”示意图和地形图。这距离他最早参与“江口沉银”物探工作,已经整整25个年头了。

    机缘巧合——

    物探队应邀参与探寻江口段河道文物

    时光倒退25年。

    1992年12月上旬的一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明清历史的王纲教授急冲冲地走进了物探队生产科,正好碰见了李明雄。一番寒暄后,王教授表明了来意,希望物探队派出地质科技人员参与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江口沉银”的考古勘查。李明雄没有半点迟疑就答应了,并立即向队上作了汇报。

    李明雄之所以答应得那么爽快,是有原因的。李明雄本来就是彭山人,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彭山县城度过的,关于“江口沉银”的传说以及“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得成都府”的童谣早就耳熟能详。石虎、石龙,李明雄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他听说过张献忠十万大军千船金银沉入江底的故事。李明雄小时候,还听说过有老乡从河底摸起过铜关刀、在双江镇钓鱼时钓起银元宝的事。

    1960年,李明雄考入成都地质学院,就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5年参加地质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足迹踏遍了四川、河南、青海、贵州、安徽、陕西、内蒙古、新疆的山山水水。利用物探这个勘探利器,李明雄建树颇丰:在固体矿产方面,分别在河南、青海发现了富铜矿、富铁矿;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经过10年的潜心钻研,李明雄独自编写完成了四川盆地利用重磁资料预测天然气勘查开发前景研究报告,预测出了四川盆地48个天然气远景区,其中龙泉驿洛带和苍溪县元坝两个地区已被后来证实为特大型天然气田,预测准确度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勘查地下水方面,李明雄主持的项目在川中南部、仪陇等7个县13个乡镇寻找地下水取得良好效果,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干旱缺水、人畜饮水难题。而用物探手段参与考古勘查,技术水平自然不在话下。

    1992年12月23日,时任彭山县政府县长助理的吴景才主持召开了合作探寻江口段河道文物的协商会议,就合作事项、方式、探测范围、时间、探测手段、技术力量和其他事项做了议定并签署了协商会议纪要。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会议,物探队作为勘探技术队伍,将无偿进行勘探工作,当地政府只为勘探人员提供食宿方便。

    多部门联合探寻江口段河道文物的大幕,悄然拉开。

    科学探测——

    激电法、磁测法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点

    很快,项目组便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

    探测范围:双江镇街北段往北500米处府河与古南河口交汇处下游至邬店渡口之间,全长约3公里。宽从府河上游的右岸(临双江镇一侧)至左岸河道100米范围内。探测深度为地面(或水下)6米左右。

    工作时间:1993年1月3日至9日,一星期内完成初步试探工作。试探工作结束一星期内向彭山县人民政府提交探测结果报告。

    ……

    这些内容,摘自1993年1月15日,由李明雄作为第一编写人编写的《四川省彭山县双江地区探测金属工作成果报告》。已经有些泛黄的纸张,老式字钉打字机打出的文本,油墨虽然浓淡不均,但内容仍然清晰明了。

    1993年1月3日上午,李明雄一行10人从成都出发,当天下午到达双江镇后,就立即开始探测工作。

    李明雄他们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他们踏勘发现,工作地段大部分在府河和岷江河道中进行。河道两岸为河滩地——第四系冲击层,河道靠双江镇岸边一侧为白垩系上统夹组砖红色砂岩夹泥岩,工作河道以及河滩地为无磁性和激发极化率较低(小于2%)的岩石出露地区。这样极小磁性干扰的地区,恰好有利于开展激电法和磁测法等物探工作。

    “所谓的激电法,就是通过当时的DWJ-1A型微机激电仪开展探测,其原理是通过观测到金属产生的激发极化点位变化,从而达到寻找金属的目的。”李明雄介绍说,“磁测法则是采用JGS-Z/MP-4-A型磁力仪,通过观测磁性金属产生的磁场特征达到寻找磁性金属的目的。”

    在工作区域,每隔200米,就确定为一条勘测线。勘测线两岸先在事先确定的测点各稳稳地埋下一根木桩,然后用一根绳索将两岸的木桩连接起来,载有工作设备和人员的船只顺着绳索开展工作,每隔5米就要进行一次探测。一条200米长的工作线上,就密密麻麻布置了40处探测点。“之所以这么加密,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点。”李明雄说,“有些重点点位,还要反反复复核查很多遍。”

    利用激电法,李明雄他们完成了剖面16条,剖面线距100米、200米,点距4米,剖面总长度1240米。

    冬季的双江镇,岷江上寒风凛冽,李明雄他们拿仪器的手冻得通红。越是冻得瑟瑟发抖,越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些水流湍急的区域,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探测机械无法正常工作,必须耐心细致,反复调试。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李明雄他们天一亮就开工,一直忙到天黑不能开展探测才打道回府。即使回到住所,晚上也得加班加点统计汇总有关数据,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

    此外,李明雄他们还大胆创新,在进行测线标志和成图方法时,由于工作地区没有大于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他们便用国家测绘总局1967年出版的1:5万地形图放大10倍绘成1:5000地理图作为工作用图,采用测绳量距,地质罗盘定向确定测线位置,并用黄油漆在靠双江镇岸边一侧的固定建筑和原生岩石处标记测线号,便于以后查找。

    同时,磁测工作分别在从上至下的7个区域开展,分别标注为M1、M2……M7。项目人员共完成高精度磁测剖面72条,点距4米,剖面总长度7030米,每个区域的探测结果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例如被李明雄他们认定的重点区域M3是这样描述的:“M3地段(3、4线剖面一带)。4线的局部磁异常显示较好,这里水深5米,是河岸向内弯曲的回水处,也是物件容易沉没之处。推断此处有铁及其他金属器件存在的可能,埋深水面下6米左右。”

    李明雄还透露,那次的勘测工作是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甚至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当地一些老百姓常来打探,问他们是不是在找张献忠沉船的宝贝,李明雄他们也只是摇摇头说:“我们搞水文工作,正在进行水文地质测量测绘。”

    那次探测工作结束后,李明雄他们进行了详细总结,并给彭山县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对M1、M2、M3、M4这4个异常地段,进行更为详细的探测,将最初200米的线距加密为20米,点距4米,以便更准确定位和划定异常范围。在详细探测的基础上,选择1~2个较好的异常地段进行试挖和打捞工作。

    回到成都后没几天,李明雄他们就拿出了《四川省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探测金属工作成果报告》,并提供给了彭山县政府3份,其中1份保存在该县文管所。

    铁证应验——

    本次重点考古发掘区域即为25年前磁法确定区域

    那次“江口沉银”探测工作结束后,李明雄所有的心思好像在一夜之间全部呼叫转移到了“江口沉银”这件事情上。他结合探测,苦心收集相关资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绘制出了“藏宝图”,也就是“江口沉银”示意图。

    最初的几年,李明雄一直沉默不语,“江口沉银”的事他都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一定要高度保密。

    1999年4月23日至28日,《成都商报》连续一周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江中有沉银千船》《藏宝图货真价实》等有关启动“江口沉银”勘探发掘的报道。这其中大声呼吁的,甚至提出“耗资200万,围堰截流探测打捞”建议的,正是当年邀请李明雄他们参与探测的历史学家王纲教授。

    为“江口沉银”魂牵梦绕的李明雄再也坐不住了,认为是时候现身了。4月28日,李明雄拿着自己绘制的“藏宝图”前往《成都商报》社。第二天,《成都商报》就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省地勘局7年前曾寻宝并绘详图——三处有宝》的报道。1999年5月18日,李明雄首次在电视荧屏上讲述了自己和同事们参与“江口沉银”探测的全过程。

    从首次参与探测工作后,李明雄就注意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报道,目前已经收集了厚厚一大本,一有空就拿出来翻阅,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每次回彭山老家,他的心思也更多地在收集有关传说和图文资料上。

    2009年4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资源探测仪器研究所梁庆九所长,带领师生采用CUGTEM-4型瞬变电磁仪,对李明雄他们当年探测发现的重点区域——M3异常进行详查,结果发现异常达上万数量级,局部异常范围7~8米,厚1~2米,推断低阻金属物达到100多公斤。李明雄和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全程参加了此次勘测。

    为了更科学、更直观地解密,中央电视台除了找到了李明雄进行深入细致地采访,还专门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所的有关专家,带上了更为先进的探测设备,重现了当年李明雄他们的探测过程,并在异常表现最好的M3区域进行探测和科学实验。结果显示,异常仍然明显,异常带长7米、宽2米、深3~5米。专家推测,如果这些金属物是金银器,那么从体积上算,至少能够装满一辆大卡车。应邀前往探测现场的李明雄异常兴奋,时隔十多年,科技迅猛发展,今天的探测还是有效印证了他们的成果。

    更加有力的证据是眼见为实。2015年,彭山县警方破获一起盗窃江口沉银遗址的特大案件,盗窃分子盗走的文物,涉及有金印金册等,价值超过一亿元。这些证据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

    围堰截流,一探究竟。2017年1月5日,规模空前的“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拉开序幕。通过考古发掘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战,已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同时还有戒指、耳环和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有关专家指出,这些出土文物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特别是进一步研究和认清“张献忠剿四川”的真伪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重点考古发掘区域,正是25年前李明雄他们通过磁法确定的M2-M3区域。

    最后让我们记住,参与1993年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探测金属工作的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的地质工作者的名字:李明雄、王荣汉、付绍毅、丁鉴、薛钦昌、张义德、黄正跃、冯瑞涛、罗宗孔。

    地质人绘出藏宝图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精神,落实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局会议计划,拟于528-30日在沈阳组织召开《水工环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42020年)》研讨会  

      一、会议内容

      研讨《水工环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4~2020年)》。交流大项目机制经验。针对实施方案分组讨论,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参会人员

      1、局属6大区地调中心和8个专业所(中心) 水工环主管领导、项目办(或科技处)水工环负责人、水工环研究室(院)负责人。

      2、各省(区、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调院主管领导。

      3、有关地质院校地调院水工环主管领导。

      4、有关领导和专家。

      具体请见附件1、参会人员名额分配表。

      三、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会议承办单位: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四、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4年5月28-30日,27日报到

      会议地点:沈阳金城宾馆

      会议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

      行车路线:宾馆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约28公里,打的士约40分钟;距沈阳火车站约2公里,乘坐328路、152路等在西塔南站下车约20分钟;距沈阳火车北站约4公里,乘坐152路、216路在西塔南站下车约30分钟。


      五、其他事项

      请参会人员于5月20日之前,将参会回执反馈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便安排工作。如需接站请直接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联系。

      六、联系方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

      姜义    010-58584552   18611899881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郭常来  024-86002998   13804022606

      陈婷玉  024-86002967   13236632717

      传 真  024-86002901

      沈阳金城宾馆:

      总机    024-23168888



    附件:1参会人员名额分配表.docx

          2水工环地质调查实施方案研讨会参会回执.docx

     


    2014年5月9日

    关于召开水工环地质调查实施方案研讨会的通知

        近年来,地质灾害对西部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重庆武隆铁矿乡滑坡等多起特大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商定,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和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将联合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和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办“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论坛”,研讨滑坡(包括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形成演化规律,成灾机理,总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教训,推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论坛议题 

    •  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及成灾机理
    •  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与规范
    •  西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  特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与处置方法 

    论坛地点 

        重庆 天来宾馆(5星)重庆北部新区金开大道7号


    论坛日程安排

        2010月7日26~29日,其中:
        7月26日: 
        全天报到注册;
        7月27日:
        8:30-9:00 开幕式及致辞
        主持:张定宇
        国土资源部领导致辞
        重庆市人民政府领导致辞
        9:00-9:10 休息
        9:10-12:00 大会特邀报告
        主持:彭建兵 刘传正
        9:10-9:40 王思敬院士 极端条件下地质灾害风险及减灾对策研究
        9:10-9:40 郑颖人院士 西部复杂山体滑坡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9:40-10:10 彭苏萍院士 矿山开发诱发的地质灾害及识别
        10:10-10:30 茶歇
        10:30-11:00 关凤峻研究员 西南复杂山体成灾模式调查、因素、判据和措施研究
        11:00-11:30 黄润秋教授 西南大型滑坡发生机理研究
        11:30-12:00 李世海研究员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中的若干问题
        中午 12:00-14:30 午休
        14:00-18:00 大会报告
        主持:张作辰 彭光泽
        14:00-14:30 吴树仁研究员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念、方法与实践
        14:30-15:00 崔鹏研究员  震后泥石流活动特点与防治对策研究
        15:00-15:30 李晓研究员 顺层斜坡软弱层带的形成软化机制研究
        15:30-16:00 胡新丽教授 滑坡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16:00-16:30 茶歇
        16:30-17:00  刘传正研究员 重庆武隆鸡尾山危岩体形成与崩塌成因分析
        17:00-17:30 杨胜元研究员 贵州关岭“6•28”特大滑坡灾害及启示
        17:30- 18:00 殷跃平研究员 高速远程滑坡成灾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
        18:30 晚宴

        7月28日:
        8:30-17:00 江津野外考察
        18:00  晚宴

        7月29日:
        返程 

    论坛主办单位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重庆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论坛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
        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会议费用

        会议不收取注册费。
        住宿费由所有代表自理。
        会议提供标准间:约400元/间。

    大会秘书处联系人:

        中国地质调查局           李晓春  18910897558 lxiaochun@mail.cgs.gov.cn
        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王  磊  18983360633

    其他事项

        请参加人员于2010年7月11日16:00前将回执返回lxiaochun@ mail.cgs.gov.cn, 以便安排食宿。

     

                                     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  

    会议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邮编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手机              固定电话

    Email

     

    是否提交论文

     

    论文题目

     

    是否作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是否统一住宿

    标准双人间  □;    单人间  □;    自行解决 

     

       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2号通知)(PDF下载)

     

    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重庆,2号通...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国内外航空物探方法技术不断进步,航空物探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的找矿成果也相当显著。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推进航空物探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将于2009年10月召开“航空物探方法技术与成果交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1. 国内外航空物探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国外航空物探应用现状和地质找矿实例。
        3. 国内航空物探找矿实例(包含所有经航空物探异常查证发现的矿),以及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
        4. 航空物探异常地面查证方法技术。
        二、具体安排
        1.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主办,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办。
        2.征文要求
        论文征集工作现已开始,征集与会议主要内容相关的文章。届时会后将出版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物探与化探》论文集(增刊、专刊或集中刊载)。欢迎广大科研、教学和生产技术踊跃投稿。
        (1)论文要求与期刊《物探与化探》征稿要求一致,可参见附件:《物探与化探》征稿细则。
        (2)除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外,还应注明电话等联络方式。
        (3)论文征集截止2009年9月30日。
        (4)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3.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定于2009年10月,会议地点待定。
        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联系方式、论文格式等其他事项将在第二号通知进一步明确。
        4. 联系方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   贺  颢  010-58584520
        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范正国  010-62060122

    二ΟΟ九年八月十日

    附件:

     

     

    关于召开航空物探方法技术与成果交流会的通知(第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