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7月16-23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检查组对“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所属的两个二级项目进行了野外检查。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和“甘肃天水等城镇和成兰交通廊道工程地质调查”两个二级项目是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的重要支撑,两个项目分别结合京津冀、甘肃天水、成兰交通廊道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需求开展了1:5万的地质灾害调查,为城市建设、铁路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7月16日检查组从北京出发到雄安新区和甘肃天水,在听取工程首席谭成轩、二级项目负责人郭长宝工作进展汇报基础上,分别对两个项目的实施进度、野外调查原始编录质量、施工质量、野外用车及施工安全、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检查。

    在野外检查期间,检查组对项目组的实际路线和重点剖面进行了实地检查。针对保定地区地质环境、秦安县西川镇雒堡村地震滑坡、泰山庙崩塌群、甘谷县大砂沟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问题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要求。

    此时正值高温酷暑时期,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项目组成员不畏艰险奋力工作在野外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检查组的成员深受教育。检查组的到来,也极大的鼓舞了工作士气。

    检查组还传达了局安全生产精神,针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检查,对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给野外临时党支部带去了学习材料,同时带去了工会对野外一线工作者的亲切慰问。

     

     

    image002

     

    image004

     

    image006

    地质力学所开展“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

        受局领导委托,局机关党委慰问组于7月1日赴水环地调中心“华北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察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组进行慰问,为炎炎夏日中坚持在野外一线工作的同志们带来了局党组的关心和慰问。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明祥同志将局党组的慰问信送到项目组负责同志手中,并和项目组人员进行了座谈。水环地调中心副主任郭建强和项目负责人李伟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果。
        “华北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察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组自2007年以来一直工作在太行山区,该地区降水量少,人口密度相对集中,饮水安全不能保证,地下水勘察难度非常大。此前,该项目组在唐县等严重干旱地区找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期,保定地区的气温高达42.9°C,项目组的同志们仍然坚持工作在野外第一线。由于中午时段天气热而且仪器信号弱、效果差,项目组的同志们将工作时间提前到早晨五点,延长至晚上十点,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该项目工作地区都是地质构造特别复杂、长期啃不动的硬骨头,专家们运用长期积累的技术专长,凭借不畏困苦的顽强精神,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各专业技术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在今年顺平县春季抗旱、缓解干旱缺水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李明祥同志在座谈中强调,水环地调中心和“华北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察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组为太行山革命老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局领导特别关心野外一线工作的同志们,临行前特意嘱咐一定转达局党组对同志们的关心和慰问。近日以来不少地区持续高温,华北地区尤其炎热,希望同志们能够科学安排工作,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
        李明祥同志还指出,目前,局系统正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活动,机关党委力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基层和野外一线调研,熟悉野外工作情况、了解同志们的思想状况,积极协助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水环地调中心领导和项目组的同志们对局党组的关怀表示感谢,表示一定不辜负局领导的期望,虽然工作难度大,客观条件差,但是大家有信心,一定会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党的生日送关怀 深入一线察民情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近日组织专家对“自然资源地表基质调查工程”以及“河北省保定地区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项目阶段成果进行年度考核。该中心表示,今年将探索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模式,为推开地表基质调查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钻探施工现场

    2020年以来,中国地调局廊坊中心根据转制改革后的职能定位,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要求,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地表基质调查专业技术团队,首次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开展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工作,累计完成1∶25万地表基质层调查6619平方千米、1∶5万地表基质层调查500平方千米、工程地质钻孔1501.5米、各类物探测点2151点,采集各类分析测试样品2543件,为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一张底板、一套数据和一个平台”提供了基础支撑。

    此次试点调查工作取得了4项重要成果。一是总结提出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的6大要素、16项指标,探讨确定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地表基质层调查底界,为地表基质层建库模拟和应用服务奠定基础。二是首次建立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方法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和自然资源空间分层分类模型为指导,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了“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建库模拟、平台服务”的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路线和“资料改化、遥感解译、综合编图、剖面测量、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工程施工(钻探、槽探、井探等)、采样测试、综合研究”等地表基质层调查方法体系,探索了不同工作手段的应用效果。三是初步形成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要求。研究制订保定地区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分类方案,对地表基质类型和分布特征、理化性质、景观属性、形成过程和变化趋势等调查内容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编写《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作业指南(草稿)》《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初稿)》以及地表基质数据库建设标准等。四是初步构建地表基质层数据模型和成果表达样式,基于DGSS软件系统和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模式,拓展地表基质层调查数据模块,初步构建了自然资源地表基质数据库模型。围绕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农林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一系列基础、专题及应用性成果图件的表达样式。

    下一步,中国地调局廊坊中心将在继续抓好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地区、典型地貌以及陆海统筹区域的地表基质调查研究,牵头组织东北黑土地、黄河流域巴彦淖尔地区、长三角宁波地区地表基质层调查,完善地表基质调查技术要求、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探索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模式,为推开地表基质调查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河北省保定地区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项目取得阶段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