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根据自然资源部2021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2021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实施方案等要求,为做好西藏自治区2021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全流程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积极沟通、多次对接,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家组,由有关负责同志带队,于5月10日-16日对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开展了现场检查与指导。

    5月10日,专家组进行了室内工作进展对接。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详细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预警实验整体情况,地勘处汇报了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工作进展,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先后汇报了相关工作进展。本次现场检查指导专家分为2个工作组,第一组(拉萨、山南、林芝)由马寅生、刘鸿飞、刘甲美和泽仁扎西组成,第二组(日喀则)由郭长宝、吴瑞安和高峰组成。工作组克服高寒、高海拔、缺氧的恶劣环境条件,重点对14个区县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开展了现场检查指导,共计抽查24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抽检GNSS、裂缝计、泥位计、断线报警器等7类监测设备共52套。

    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工作组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各施工单位和仪器厂家进行交流,并围绕地质灾害隐患选点优化和监测设备规范安装等问题对现场技术人员开展了技术指导与培训。5月16日,马寅生代表工作组向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反馈了本次检查情况,指出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安装点海拔高,监测设备搬运难度大的客观问题,肯定各中标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高寒缺氧、大雪封山、边境地区疫情管控等多种困难下积极推进监测预警工作的顽强精神,同时提出当前西藏自治区地质监测预警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下一步,双方将更加紧密地配合,确保西藏自治区66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设备在5月31日前完成安装并联网上线,切实有效支撑当地汛期的防灾减灾工作。 

    调研山南市贡嘎县朗杰林村3组多加沟东侧支沟泥石流监测预警实验设备

    地质力学所开展西藏自治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近日,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外专家对汉中天坑群的再一次科学考察中,在陕西汉中的岩溶地下水调查中发现剑齿象化石。此次发现的剑齿象化石是继上个世纪80年代在汉中盆地初次发现剑齿象化石之后,再次发现此类化石,也是首次在汉中天坑群溶洞中发现剑齿象化石。

    项目组穿过泥泞的灌丛,从天坑下降近百米到达地下河峡谷底部,进入峡谷另一侧支洞,他们沿着狭长的洞道,在匍匐穿过低矮裂缝和水潭去追踪地下河源头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这处古生物化石。巨大的牙齿化石表面一道道棱状凸起,好像搓衣板的沟纹,化石表面晶莹剔透,如玉石一般,看起来十分坚固耐磨;这些巨大横向排列的牙齿化石立刻让人联想到猛犸象的牙齿。项目组成员沿着水沟继续往上游搜寻,接着又发现了一块中空的疑似大象门齿化石和两块巨大的臼齿化石,另外在碎石和泥沙中散落着几块肢骨化石。

    化石堆积处位于洞穴末端块石堆积体下方,堆积体部分胶结,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条件。根据堆积体的形态,并无溶蚀搬运痕迹,推测为溶洞崩塌导致地表塌陷,将古动物掩埋至今。

    剑齿象是亚洲特有的古哺乳动物,生活在距今600万年到1万年前的晚中新世至全新世,广泛分布于北纬38°以南地区,是继恐龙之后的“巨无霸”。

     

     

     
    汉中天坑群调查发现剑齿象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