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7年6月份是全国第16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野外安全生产,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野外项目组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活动方式包括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公示公告活动,开展应急演练,结合工区及项目特点举办安全知识培训及播放安全警示片,为工作区老百姓科普防灾减灾知识等。

    6月8日~12日,成都地调中心谢渊副主任带队赴西藏拉萨、扎西康等地区开展“安全、党建、纪检、保密到一线”活动,局人教部主任助理王兆国同志、局人教部综合处胡海波同志参加指导。工作组在冈底斯资源调查项目组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活动,参与并指导了项目组消防演练、安全检查等系列活动。

    2017年6月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凉山地区的四川西昌等城镇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工程地质调查项目组和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联合开展安全总结与交流会议。期间,两个项目组交流了北斗的使用经验与注意事项,安尔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为项目组培训无人机使用安全注意事项。项目组还分别对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野外调查中的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总结剖析,并提出防范举措。

    贵州武陵山白沙项目组于6月开展安全生产自主学习活动,并结合当地环境、民俗等实际情况,从人身安全、资料安全、财产安全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包括人身安全、行车安全、资料安全、财产安全等4各方面的注意事项。

    “四川西昌等城镇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工程地质调查”项目组积极与凉山州地质环境监测站、西昌市礼州中学进行对接,以科普讲座方式对当地中学师生、老百姓进行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特征、危害以及西昌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以及简单实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遇到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急避让措施。项目组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从避让地质灾害的角度,教授当地居民在山区如何选择安全的场地修建房屋,并向大家普及了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政策法规。活动中,项目组向当地赠送400余册地质灾害宣传手册和宣传挂图。

    冈底斯资源调查项目组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冈底斯资源调查项目组开展现场应急救护演练

    无人机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培训

    凉山地区两个项目组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总结交流会

    贵州武陵山白沙项目组组织安全生产工作自主学习活动

    项目负责人周洪福博士在西昌市礼州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项目组在野外通过安全挂图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成都地调中心野外项目组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近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地质调查学科服务及产品推广会在沈阳成功举办,会议推介了地学文献中心的主要学科服务及产品,与会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地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升地学文献中心的学科服务水平、促进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进行交流探讨。

    地调局总工室韩志军认为,地学文献中心结合传统文献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基础信息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主要承担了文献资源开发与服务,尤其是情报研究和服务方面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做好传统文献资源服务的同时,地学文献中心紧密契合局重点关注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的动向,开发了不少的资源并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产品,着力做好地质调查学科服务工作。他对地学文献中心今后的学科服务工作提出了希望:一是在继续夯实传统服务基础的同时,瞄准九大计划50项工程的迫切需求,将日常咨询和专家咨询结合起来,将定向服务和精准服务结合起来,推动产品服务越来越精准化。二是地学文献中心能够提供更多专业化、高层次、深程度的服务和支撑,帮助科学家从日常的情报搜索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专业、精深的研究。三是拓展服务领域,逐渐扩展服务面,能够使全局重大工程都能享受到精准的点对点的服务,为局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地学文献中心副主任单昌昊简要介绍了地学文献中心的基本情况、业务建设情况和共建共享情况,尤其是与各单位业务发展与学科服务中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服务项目,如情报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查新、面向工程首席的高端读者服务以及在局领导支持下开展的“特聘高级研究馆员”服务等,并推介了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国地质调查》和《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以及正在筹办的《中国地质(英文版)》等刊物。他还介绍了地学文献中心近年来在局系统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开展的一些转型工作,地学文献中心正在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型、研究型图书馆转变,为部局机关和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更多服务。他表示,今后,地学文献中心还将重点做好高层次的学科服务,响应国家及部局科技创新的要求,在做好科技情报支撑服务的同时,也发挥局科普办公室的职能,加大科普作品的传播力度,协助局做好科普作品的征集和评奖工作,不断将地质调查科技创新成果持续向社会推介宣传,提升地质调查工作科技成果的大众化程度。同时,依托地学文献中心文化资源建设的优势,办好地球科学文化研讨会,加强地学文化建设,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进来。最后,他强调,地学文献中心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做好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工作,并希望能够与各单位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为地质工作贡献力量。

    沈阳地调中心副主任邴志波充分肯定了地学文献中心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工作和发挥的显著成效。他认为地学文献中心的学科服务深入局直属单位和行业相关单位,从日常基础服务和专项对口服务入手,坚持服务与资源开发同时进行,工作成效日新月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推广会上,地学文献中心文献情报室的田黔宁教授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体系”建设概括及情报系列产品向代表进行了介绍和推介。文献数据室的丁群安副主任介绍了地质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的概况、系统的基本构架以及主要研究方向等。咨询服务室的陈晶副主任对地质调查学科服务产品开发概括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科技查新、高级研究馆员、名师讲堂、专题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内容、方式及特点等,并就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咨询服务室的崔熙琳从单位概况、文献资源及获取方式等方面向会议代表详细介绍了地学文献中心的文献资源概况与文献服务方式;期刊室的刁淑娟主任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和《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两份由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期刊的基本情况,从设立宗旨、栏目设置、征稿要求等,向与会代表发出约稿邀请。地学文化室的刘澜老师介绍了科普创作作品、科普大篷车等科普活动品牌、科普联办等科普模式,并介绍了科普网站以及科普工作取得的社会成效,总结分享了科普成果大众化的模式。

    在座谈交流过程中,与会代表就地学文献中心资源与服务产品使用经验进行交流座谈,并介绍了各单位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大家一致表示,地学文献中心的图书资源开发和服务层次很高,科研力量很强,不仅重点优化对地质调查局系统的学科服务,更是拓展覆盖面,与地勘行业相关单位建立共建共享合作,共同推进了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降低了各单位文献资源的采购成本,实现了资源互补,提升了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学科服务和产品越来越丰富,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及时性很强,正在向高频率、高强度、全覆盖的模式迈进。

    与会代表在充分肯定文地学献中心学科服务产品及工作的同时,就今后的学科服务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一是希望地学文献中心能加大文献采购范围,如补充硕博论文库、标准库资源等,同时保证服务对象的全覆盖,除了对口服务工程首席高级专家外,也要加强对普通科研人员的服务和培训,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二是加大文献资源与服务的推介力度,通过提高网站内容更新频率、制作相应的宣传片、制作图书馆书库资源使用手册或者组织数据库供应商进行专题培训等,提升传播效果,方便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利用资源。三是建议加强资源共享,将图书馆的学科产品尤其是刊物能够上网,便于科研人员检索使用。四是加强资源整合,将各单位的优质地质工作成果利用起来,纳入学科服务的成果体系中,联合发布权威数据。五是分享地学文献中心的科普文化建设经验,在科普大众化方面加强与各单位的合作。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局25家直属单位及2016年与地学文献中心签订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的13家单位的代表50人参加了会议。

      

    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地质调查学科服务及产品推广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