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0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西安落幕。来自自然资源系统的37位选手通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成功晋级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参赛选手李嘉佩喜获大赛三等奖。
决赛由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两个环节组成,参赛选手首先进行4分钟的自主命题讲解,随后随机抽取题目进入2分钟随机命题讲解环节。比赛共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27名,最佳口才奖、最佳形象奖、最佳人气奖各1名,优秀组织奖13名。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工作者娓娓道来,讲述山水林田湖草的美丽故事,传递生态文明的理念,让公众了解自然科学的同时,真正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
李嘉佩是一位从事有孔虫研究的科技人员,入职刚一年多,热心科普工作,是有孔虫研学课程开发团队成员。在比赛现场,她化身为有孔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有孔虫与海洋的美丽故事。有孔虫是海洋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之一,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有有孔虫的身影。有孔虫非常的娇小,一般在1mm以下,但是小小身体里蕴含了诸多海洋的秘密,不仅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化,还记录海洋环境的变化,是名副其实的“行走的海洋信息库”。她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动画,向公众全面介绍了有孔虫的结构特点、演化特征以及指示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的作用,让公众认识并喜欢上了有孔虫,这些大海中的小巨人,提高了公众珍惜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作为国家级科普基地,青岛海洋所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科普讲解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加讲解培训,参加各类科普讲解比赛,展示海洋地质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海洋地质科学知识。青岛海洋所已连续三次参加部科普讲解大赛,通过不断努力,终于冲入决赛。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完善科普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制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普讲解人才,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