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受连续降雨影响,2019年9月中旬,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李家店乡发生特大型滑坡群灾害。由于坡体发生大面积蠕滑变形致使省道565襄常公路部分路段出现多次下错、开裂变形,常河前进砖瓦厂砖窑裂缝和工人宿舍后墙坍塌,阳坡大桥受滑坡体挤压造成垮塌,苦水河出现堵塞现象。

    滑坡发生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渭河中上游城镇灾害地质调查”野外项目组立即赶赴现场,对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堆积体形态特征及滑坡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科学调查。调查表明,该滑坡体为历史地震诱发的老滑坡,老滑坡体上部岩性为风积黄土,具大孔隙,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新近系棕红色泥岩,属隔水层。在近期降雨作用下坡体上部黄土发生蠕动变形并一直持续。由于黄土具强湿陷性,遇水易崩解,其强度显著降低,有利于地表水渗漏,为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地层岩性条件。

    针对滑坡发生的现状,项目组积极与县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和宣传部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对接,提出:要密切关注滑坡体动态,加强对苦水河流量和阳坡大桥塌方区域监测,并做好相关预警工作;实时关注天气变化,随时掌握雨情对滑坡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尽快向当地群众及周边乡镇教师和学生进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预防发生次生灾害。

     

     

     

     

    地质力学所开展甘肃通渭县“9•14”特大滑坡灾害现...

    2019年7月23日晚21时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发生特大滑坡灾害(下称“7•23”滑坡)。时间就是生命,险情就是命令,灾害发生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地质灾害研究室“岩溶山区地质灾害”研究团队迅速行动,正在贵州开展野外工作的贺凯、高杨等同志率领调查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开展灾害应急调查。

    调查小组对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滑坡变形情况、堆积体形态特征及周边水文情况等进行了调查,查明了滑坡后缘地质体的破坏情况,结合无人机遥感、InSAR等技术,会同现场指挥部专家对滑坡失稳运动过程、次生灾害可能发生情况等做出了合理推断和预判。应急管理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工作组对地质力学所的同志第一时间参与应急调查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后续岩溶山区地质灾害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调查现场阵雨不断,一度出现了短时强对流天气,面对重重困难,地质力学所“7•23”滑坡现场调查小组以党员同志为先锋,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初心,以地质灾害科学防灾减灾为使命,带领小组成员在应急救灾的关键时刻直面风险、勇于担当,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抗击灾害行动中主动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坚持科学施策,以高效专业的应对方法取得胜利,用专业知识让群众安心,让救灾人员安心。

    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地质力学研究所积极参与贵州“7•23”滑坡灾害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