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8月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1:25万锦西、日照和霞浦县等图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日照幅、连云港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子项目”单道地震、重力磁力调查工作及“长江口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单道地震调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均获评优秀级。

    据了解,两项外业调查工作历时63天,共获得有效单道地震测量数据2663.8千米、海洋重力数据1611.9千米、海洋磁力数据1611.9千米,水深测量数据2663.8千米。施工期间,项目组通过对震源能量、枪缆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反复试验,确定了最佳采集参数,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数据资料,同时积累了浅水区单道地震作业的宝贵经验,为今后海岸带工程单道地震调查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外业调查集中在近岸浅水区域,养殖区、渔网密布,过往船只密集,特别是在杭州湾作业海区,平均水深约10米,最小处水深仅5米,且潮流复杂,流速较大,施工技术难度大幅增加。我所多部门人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克服了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外业调查数据质量,圆满完成了设计工作量,为项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青岛海洋所日照幅、连云港幅区调等两项外业调查工作...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发的“一种模拟极震区边坡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一种模拟隧道遭受底入式侧向式耦合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一种模拟隧道遭受正断层逆断层发震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等3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为:ZL 2018 1 0449970.8、ZL 2018 1 0448941.X、ZL 2018 1 0450044.2。

    我国西南地区活动断裂发育,近年来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导致部分地段边坡岩体和隧道围岩垮塌,造成大规模交通中断,严重影响对灾区的救援的时效性。

    基于以上问题,成都地调中心研究团队根据工程地质和地震工程理论,采用自行研制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真实再现水平、竖直地震动耦合作用下,强震区大型隧道围岩和边坡岩体地震波动力作用响应过程和响应方式,建立地震波与工程岩土体互馈作用机理。同时根据发震断层与强震影响区隧道和边坡的相对位置关系,分析隧道围岩和边坡岩体在强震作用下可能的破坏模式、破坏位置和破坏程度,为拟建川藏铁路等西部高地震烈度区大型工程边坡和隧道围岩支护设计、防范潜在地质灾害提供方法技术支撑。

     

     

     

     
     
    成都地调中心在大型边坡和隧道工程防治研究方面获三...

    5月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渤海湾西部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2017年度浅地层剖面测量与同步单波束测深外业工作顺利结束,“业治铮”号调查船完成了本年度首航调查任务。

    本次外业项目历时26天,累计完成浅地层剖面并同步水深测线2089公里。此次外业调查集中在近岸浅水区域,大部分水深小于20米,浅滩处水深仅6米,且流速较大,过往船只密集,钻井平台多,一方面对船舶航行与拖曳设备的安全性构成较大威胁,另一方面施工技术难度大幅增加。项目组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在正式作业前,对震源类型、震源能量以及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反复试验,确定了最佳采集参数,最终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数据资料,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浅水区浅剖作业的宝贵经验。

    作业期间,外业项目组与业治铮船员共同成立了野外临时党支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发挥野外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精心准备,严格规范操作运行,制定了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保安全促生产,共同努力,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本次调查任务。

     

    青岛海洋所“业治铮”号调查船船顺利完成2017年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