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更好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国地质资料馆于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会议以“互联互通,协同服务”为主题,聚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工作需求,谋划“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工作,补齐短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会上,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总工程师谭永杰总结了2005年以来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绩,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要加强的重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提升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定位,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在传承知识、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地质资料工作者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二是建立规范的地质资料服务,强化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馆藏资料为主的基本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在提供规范、方便、快捷的基本服务基础上,加强产品开发,从地质资料的一次服务到二次服务,从初级产品制作到高级产品开发,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专题服务产品。四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强化互联互通,协同服务,提升在线服务和主动服务能力。五是积极开展地质调查成果的及时服务,理清地质调查成果的基本单元,及时提供阶段性成果服务,加强地质调查服务结点建设,着力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共同推进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介绍了浙江省近几年地质资料在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会议还特邀国家保密局指导管理司副司长张予西介绍了信息共享时代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地质资料工作中保密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服务室李景朝、郑啸、孙克峰分别就“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国家地质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国土资发〔2008〕69号)》中涉密地质资料服务部分的修订情况进行了介绍,江苏、陕西、内蒙古、新疆、地调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等5家馆藏机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情况,与大家交流了工作经验。

    参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就如何加强互联互通,有效开展协同服务,私营企业和社团组织如何利用涉密地质资料,涉密地质资料复制证书管理,地质资料服务评估及服务效果跟踪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发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参会代表特别表示,此次参会收获很大,领导们的讲话和代表们的发言对自己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介绍的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已经成为全国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得到了部储量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办的肯定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支持。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将对“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整体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色、铁路、煤炭等行业部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总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中心、水环所、环境监测院、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化探所、地质文献中心、实物资料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等51个单位的近11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

    为更好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国地质资料馆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会议以“互联互通,协同服务”为主题,聚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工作需求,谋划“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工作,补齐短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来自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色、铁路、煤炭等行业部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总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中心、水环所、监测院、航遥中心、物化探所、图书馆、实物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等51个单位的近11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副总工程师胡小平主持会议。

    会上,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谭永杰总工程师做了主题发言,总结了2005年以来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绩,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要加强的重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提升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定位,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在传承知识、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地质资料工作者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二是建立规范的地质资料服务,强化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馆藏资料为主的基本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在提供规范、方便、快捷的基本服务基础上,加强产品开发,从地质资料的一次服务到二次服务,从初级产品制作到高级产品开发,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专题服务产品。四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强化互联互通,协同服务,提升在线服务和主动服务能力。五是积极开展地质调查成果的及时服务,理清地质调查成果的基本单元,及时提供阶段性成果服务,加强地质调查服务结点建设,着力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共同推进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出席会议并致辞,介绍了浙江省近几年地质资料在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会议还特邀国家保密局指导管理司副司长张予西介绍了信息共享时代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地质资料工作中保密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服务室李景朝、郑啸、孙克峰分别就“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国家地质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国土资发〔2008〕69号)》中涉密地质资料服务部分的修订情况进行了介绍,江苏、陕西、内蒙古、新疆、地调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等5家馆藏机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情况,与大家交流了工作经验。

    参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就如何加强互联互通,有效开展协同服务,私营企业和社团组织如何利用涉密地质资料,涉密地质资料复制证书管理,地质资料服务评估及服务效果跟踪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发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参会代表特别表示,此次参会收获很大,领导们的讲话和代表们的发言对自己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介绍的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已经成为全国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得到了部储量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办的肯定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支持。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将对“十三五”地质资料服务整体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左群超、杨东来、叶天竺为主要作者,联合地质调查领域100多位信息和地质方面专家所著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开发、应用与数据集成的方法技术体系(简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方法技术体系)专著丛书(共15部),已由北京地质出版社于2011、2012、2013、2015、2016年分期分批出版。

    该套专著丛书发轫于、应用于、完善于国土资源部2006—2013年实施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专项,主要基于信息技术领域元对象机制(MOF:Meta-Object Facility)、模型驱动架构(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等信息技术理论和信息哲学思想,以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专项为目标,围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建立并系统阐述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方法技术体系成果。

    该方法技术体系核心内容包括5方面:①一个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系列: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件数据模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质量模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模型;②一个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应用软件系列: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管理系统GeoMAM,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使用软件GeoMAG,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使用合规性检查软件GeoDQC,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拓扑检查软件GeoTOK,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质量计算机辅助检查与评价软件GeoDQCTOK,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集成建库管理系统GeoPEX,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目录检查软件GeoO35等;③四个方面关键方法技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基础数据现状研究与维护更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建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建设等方法技术;④一个集成管理应用平台,即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管理应用平台DipMopa;⑤一个成果集成空间数据库,即海量、异构、多尺度、多学科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集成空间数据库。

    利用该方法技术体系实现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专项全程数字化、预测处理GIS化、预测结果定量化、预测定位精准化、成果规范化与数据集成化,推进该专项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使之成为目前我国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一次矿产资源国情调查。通过全面应用推广该方法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批地质矿产信息复合型人才,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乃至地质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建设领域,具有开拓、引领示范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本套专著丛书系统、完整、实证地阐述了该方法技术体系主要内容,有统有分、各有侧重,为方便读者研究、参考和借鉴,现将其分为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技术总论》是该丛书之导读性专著,主要阐述研究范围内容目的、研究工作基础、数据建模方法、数据模型研制过程、数据模型系列总体框架、数据模型应用软件系列、数据集成管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推广应用情况等内容。建议读者可先阅此专著,了解全貌之后,再阅其他感兴趣专著。

    第二部分,《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数据模型》/《成矿规律研究数据模型》/《矿产预测研究数据模型》/《重力资料应用数据模型》/《磁测资料应用数据模型》/《化探资料应用数据模型》/《遥感资料应用数据模型》/《自然重砂资料应用数据模型》/《数据项下属词规定》(上下册)和《通用代码规定》,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成矿规律研究、物(重力、磁测)化遥自然重砂资料应用以及数据集成技术要求等,分专业门类系统阐述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件数据模型具体内容和数据集成规定,可供相关专业读者直接使用或借鉴。

    第三部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数据模型》专著,系统阐述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数据模型之目标需求、理论基础、概要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具体实现以及应用情况等具体内容。

    第四部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库技术要求》专著,作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资源建设之技术规范,包括数据资源建设的任务及目标、工作范围及内容、数据整理要求、数据建库要求、整理入库成果提交要求、整理及建库工作报告撰写要求、以及全程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第五部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整合集成建库方法与技术》专著,作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方法技术体系”之实际应用的系统总结,包括项目概况,组织实施情况,基础地质数据资源现状研究,基础地质数据库维护与更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建模方法技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技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方法技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应用软件系列研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管理应用平台研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空间数据库建设、质量保障措施和成果质量评述,以及成果应用及其效益评估等技术内容。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方法技术体系》所蕴涵的研究思想、技术思路、实施策略、方法技术、数据模型及其软件成果等,均是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专项实际需求,从满足实际应用出发系统研究形成的,又经过大规模推广应用证明是有效的,具有科技原创性和广泛适用性。目前,中国地质调查“九大计划”(目前由50个工程、300余个项目组成)的高瞻性、实用性、科学性、复杂性、长期性、探索性不言而喻,客观上要求中国地质调查“九大计划”即将形成的成果或数据或产品之描述需要一体化、待开发的林林总总的应用软件或系统或平台之设计需要一体化、多专业多层次规范标准之实施需要一体化,而且,特别强调了其“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之全局支撑或托底作用、窗口服务或引领作用之要求,该方法技术体系成果对此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感兴趣读者可到北京地质出版社书店购买,另外作者目前有限量免费赠送(作者:左先生,电话010-58584127)。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方法技术体系》专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