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乌蒙山区奎香、坪上、可乐、六曲沟幅岩溶区填图试点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子项目,隶属“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2015年,该项目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在乌蒙山区赫章县丶镇雄县等地发现多个古植物化石点,采集了一批保存较好的古植物叶片化石,其中部份羽片长达40多厘米,另外在砂岩中还发现了木化石、树皮化石等。

        项目组在与云南大学古植物学专家对宣威组剖面联合考察时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标本,野外初步统计多达20余种,并以丰富的单网羊齿类和大羽羊齿类植物组合为主要特色,属于典型的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物群面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牛场附近的植物叶片还保存了一些疑似虫瘿构造和昆虫取食遗迹,为晚二叠世植物群落古生态面貌重建提供重要信息。

    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被物群化石

    乌蒙山区试点填图发现大量大羽羊齿植物群化石

    为确保地表基质调查项目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和工作部署的合理性,3月28至29日,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2024年三级项目设计审查会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昆明中心”)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云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福建师范大学、昆明中心等多家单位专家,对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二级项目等10个三级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并就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该项目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的一项基础性地质调查项目,拟通过对黄土、红土、岩溶、绿洲荒漠、海岸带及盐渍化等典型区地表基质调查试点进行地表基质分类与区划研究,形成地表基质分类方案和中国陆域地表基质三级区划及典型区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方法。

    此次会议的顺利举行,为地表基质项目2024年的调查研究工作理清了思路,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迈出坚实的一步。

    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项目2024年设计审查会在...

    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第九届国际培训班召开之际,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岩溶关键带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泰国、南非等17个国家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与岩溶关键带研究密切相关的、由岩溶所/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推动实施的“全球岩溶动力系统与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随后,美国佛罗里达地质调查局Jonathan Arthur局长、印第安纳大学Zhu Chen教授、河海大学陈喜教授、云南大学郑洪波教授、斯洛文尼亚岩溶研究所Mitja Prelovsek博士、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Sasa Milanovic教授、埃及亚历山大大学Anwar Elfiky教授以及伊朗德黑兰大学Mehran Maghsoudi教授就关键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高水平的学术汇报,包括:国际地球关键带研究进展、岩溶系统中地球化学模型、关键带监测研究、水文过程等。各国专家及青年地质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彼此间交流了研究经验。

     
    岩溶关键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闭幕后,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与云南大学/云南科技厅岩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岩溶专线考察路线迎来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等6个国家的11名外籍学者。

    8月26日上午,岩溶所所长/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任刘同良、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与考察的学者进行了会谈和研讨。刘同良所长介绍了岩溶所的发展历程、主要业务方向及在岩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观看毛村实验基地科学短片,外籍专家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质、地貌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对岩溶碳循环的认识更加深入。曹建华研究员从背景意义、任务目标、路线方法及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对岩溶所正在提出的“全球岩溶动力系统的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议进行了介绍。

    此外,专家团还在桂林考察了毛村野外试验基地,漓江流域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在昆明参观了石林博物馆,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尚未开发的“野石林”,以及宜良县九乡风景区。

    8月30日下午,为期5天的岩溶路线考察活动圆满结束,通过与各国学者间的交流,岩溶所/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获得了各国学者对“大科学计划”的支持,收获了各国学者对于我国岩溶研究现状的建议,宣传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并就未来可能存在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岩溶考察专线顺利完成

    2018年11月27-28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特殊地区地质填图方法及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更好地贯彻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关于区域地质调查改革的精神,贯彻新修订的区域地质调查标准,推动区调改革转型。同时,总结交流特殊地区地质填图方法、成果,充分发挥区域地质调查的区域优势,探索研究地表过程与圈层相互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地质调查对城市发展建设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重大应用中的作用,更好地组织实施“地表作用与系统演变基础地质调查”工程。

    地质力学所主要负责人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是当今重要的地球科学理论,李四光教授早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大陆变形、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专门建立古地磁实验室研究古大陆再造。李四光教授的“天文地质古生物”及“地质力学概论”正是当时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的总结。

    会议特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院士、南京大学董树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孟庆任研究员、中山大学张珂教授、地质力学所赵越与张拴宏研究员、云南大学冯卓教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会平研究员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李建星研究员等专家出席。专家们针对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向、大陆演化与成矿演化、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浅部构造变形、我国大江大河地貌发展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演化、地球中年期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的成因联系及其古环境意义、滇东黔西二叠纪三叠纪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以及中国西部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等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所属二级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共18人分别就戈壁荒漠覆盖区、长三角平原区、高山峡谷区、岩溶区、活动构造发育区等地质地貌区填图方法及试点填图过程中发现、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结束前陈虹副研究员代表工程所作的“大数据地质填图方法探索”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同时展览了不同特殊地区地质填图成果。会议展出的这些地质图突破传统地质图表达方式,充分显示了多目标成果服务特征,也是当前覆盖区地质图成果表达方式的创新。

    与会代表对会议给与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上特邀专家的报告体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前缘和趋势,对于帮助大家理解地表过程、地球圈层相互关系的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今后在覆盖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特殊地区地质填图方法及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

    为提高“岩溶区1:50000填图技术方法指南”的编写质量,交流岩溶区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和经验,2018年4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西南岩溶区1:5万地质填图试点”二级项目在贵州省毕节市召开“岩溶区1:50000填图技术方法指南(讨论稿)”研讨会。

    “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工程首席就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的总体部署思路和几个特殊地质地貌区的填图指南编制情况作了简单介绍。二级项目负责人、岩溶所教授级高工吕勇就岩溶区1:50000地质填图技术方法指南编写情况作了主题报告。云南大学冯卓研究员和广西区调院陆刚副总工程师分别作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与植物的演化”和“沉积岩区层序地层的调查方法”的报告。

    在对“岩溶区1:50000填图方法指南(讨论稿)”的研讨过程中,各位专家就岩溶区1:5万地质填图方法指南(讨论稿)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等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式的研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对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梳理,并充分吸收、采纳进指南(讨论稿)中。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指南(讨论稿)的修改奠定了良好基础,达到了预期目的。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大学、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和广西区调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了研讨咨询。

    岩溶区1:50000填图技术方法研讨会成功召开

    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受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委托,就“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项目”项目(项目编号:0733-186212804201-13)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如下:

    一、项目信息

    项目编号:0733-186212804201-13

    项目名称: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项目

    项目联系人:唐永良

    联系方式:010-84865055-161

    二、采购单位信息

    采购单位名称: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010-62060044

    三、项目用途、简要技术要求及合同履行日期:

    使用采购人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及用于判释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矿业权数据,完成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和尾矿资源调查,获取2017年度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现状和2016年-2017年变化信息数据,制作全区及分县遥感调查系列成果文件。

    质量要求:符合《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DZ/T0266-2014)、“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二级项目实施方案(2018年)”、相关补充说明和通知的要求。

    时间要求: 2018年12月10日前,汇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2018年12月31日前,提交成果报告。

    本次招标项目覆盖728.92万平方公里的遥感监测任务,共分13包。各包监测区域及预算如下:

    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项目分包调查范围及预算

    包号 

    分区编号 

    分包名称 

    涉及县级行政区 

    面积(万km2 

    预算(万元) 

    1 

    11 

    扬子地台西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南 

    67.22 

    110.00 

    2 

    9 

    华北地台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天津、宁夏、陕西、河北、甘肃、山东、内蒙古、山西、河南 

    60.97 

    100.00 

    3 

    14 

    -小兴安岭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75.47 

    95.00 

    4 

    8 

    华北地台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北京、天津、 河北、内蒙古、山西、辽宁 

    67.50 

    95.00 

    5 

    5 

    祁连-东昆仑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甘肃、青海 

    55.77 

    95.00 

    6 

    2 

    天山南麓-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新疆 

    87.93 

    90.00 

    7 

    10 

    秦岭-大别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安徽、陕西、甘肃、江苏、山东、河南 

    57.89 

    85.00 

    8 

    13 

    武夷-南岭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安徽、江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 

    51.58 

    85.00 

    9 

    6 

    三江成矿带北段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青海、四川、甘肃 

    41.92 

    75.00 

    10 

    12 

    扬子地台东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江西、广东、广西、湖南 

    40.54 

    75.00 

    11 

    15 

    千山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黑龙江、吉林、辽宁 

    44.48 

    70.00 

    12 

    4 

    北山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甘肃、内蒙古、新疆 

    39.66 

    55.00 

    13 

    7 

    三江成矿带南段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云南 

    27.85 

    50.00 

    四、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6号京城大厦A座8层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唐永良、符群慕 010-84865055-161、156

    五、中标信息

    招标公告日期:2018年02月09日

    中标日期:2018年03月13日

    总中标金额:1080.0 万元(人民币)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

    本项目招标代理费总金额:16.13 万元(人民币)

    本项目招标代理费收费标准:

    中标金额(万元) 费率标准100以下 1.5%100-500 0.8%500-1000 0.45%1000-5000 0.25%5000-10000 0.1%10000-100000 0.05%1000000以上 0.01%计算方法:按差额定率累进法。示例:中标金额633万元,则中标服务费金额计算如下:100×1.5%+(500-100)×0.8%+(633-500)×0.45%=5.2985万元

    评审专家名单:

    李从昀、杨云峰、姚佛军、孙伟、宗利群、杨金中、王晓红

    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

    包号 

    中标供应商名称 

    中标供应商联系地址 

    中标金额(万元) 

    1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11 

    110.000000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院4区科研楼 

    100.000000 

    3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联合体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81 

    95.000000 

    4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神舟四路216 

    95.000000 

    5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 

    95.000000 

    6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107 

    90.000000 

    7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联合体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131 

    85.000000 

    8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体 

    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9 

    85.000000 

    9 

    云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信息中心联合体 

    昆明市翠湖北路2 

    75.000000 

    10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福州市晋安区塔头路2 

    75.000000 

    11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湖南省长沙市城南中路下麻园湾40 

    70.000000 

    1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联合体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 

    55.000000 

    13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山西省太原市平阳路288-1 

    50.000000 

    详见“其它补充事宜”

    六、其它补充事宜

    1、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18年3月8日上午09点00分(北京时间)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开标地点:金龙潭大饭店三层弘翔厅(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1号)

    评标时间:2018年3月8日-9日

    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3、评标方法:综合评分法

    4、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

    包号

    中标标的名称

    服务要求

    1

    扬子地台西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2018 5 月~8 月,提交尾矿资源调查成果,包括采集的尾矿资源样品,此项成果在 8 31 日前全部提交完成;

    2018 5 月~8 月,提交绿色矿山调查成果,包括采集的尾矿资源样品,此项成果在 8 31 日前全部提交完成;

    2018 9 月~10 月,提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此项成果在 10 31 日前全部提交完成;

    2018 12 10 日前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2

    华北地台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本工作周期约10个月,在该项目开展过程中,我单位利用已有的人员技术积累,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在规定的时间按时提交成果,在2018931日之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在20181220日之前,提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在201812月份完成“华北地台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得取”报告编写和成果验收工作

    3

    -小兴安岭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1)投标书编写与投标、签订合同(20183月)

    2)工作方案编写与审查(20184月)

    3)遥感信息提取、外业查证、成果提交(20185-10月)

    4)阶段成果修编(201811月)

    5)成果编制阶段(201811-12月)

    6)完成资料归档工作(201812月)

    4

    华北地台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根据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项目的进度要求,各阶段完成工作及时间安排如下:

    信息提取、尾矿资源调查和绿色矿山调查要素遥感解译。包括界内开采图斑、疑似违法开采图斑;尾矿资源图斑;绿色矿山开发状况对应的采场、中转场地、矿山建筑、固体废弃物等矿山占地以及绿色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要素调查,并向二级项目工作组提交矢量成果数据,完成55个县。

    20186-7月:开展分县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尾矿资源调查和绿色矿山调查要素遥感解译。

    20188月:开展全区尾矿资源野外查证,同时对区内中型及中型以上规模矿山的尾矿资源进行采样,于831日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比规定的2018930日提前1个月。

    20189月:整理野外查证资料,对错判、误判图斑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属性、边界的修改和完善。

    201810月:分3个野外查证组同时开展矿山开发状况野外查证工作。

    201811月:根据野外查证工作成果,修改并完善图斑属性结构和边界,确定全区疑似违法图斑,同时进行成果资料整理,于1120日前提交矿山开发状况、疑似违法图斑和绿色矿山调查成果,比规定的20181220日提前1个月。

    201812月:完成“华北地台北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成果报告编写和成果验收工作。

    5

    祁连-东昆仑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201813月:收集与熟悉调查区已有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成矿地质背景、生态环境、自然地理、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数据、遥感影像等资料,分析重点调查与监测内容,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编写投标书、设计书并提交审查。

    2018510月:利用2017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已有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资料,开展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绿色矿山遥感监测、尾矿库资源遥感调查工作,对室内遥感解译工作中存在疑问的图斑信息开展野外实地检查,并选择中型以上规模矿山尾矿库进行取样,于2018931日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将完成野外验证后的成果图件、统计表、矢量数据、文字报告等资料以中间成果形式提交采购人应用,提交时间在20181220日之前。

    201810-11月:完成调查区年度成果数据入库工作,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工作,承诺20181220日前完成并提交祁连-东昆仑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成果报告。

    201812月:完成最终成果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

    6

    天山南麓-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按项目统一需求,2018931日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20181220日前,提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201812月,完成成果报告编写及验收工作。

    7

    秦岭-大别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时间:20182月至20184

    第二阶段(尾矿资源调查)时间:20185月至20187

    第三阶段(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时间:20188月至201810

    第四阶段(成果提交)时间:201811月至201812

    8

    武夷-南岭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9

    三江成矿带北段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2018 4 月:整理工作区 2015 年、2016 年、2017 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成果。

    20185月:根据从招标方获得的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依据前期野外踏勘建立的解译标志,充分了解全区矿产资源分布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单元开展三江成矿带北段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尾矿库的解译工作,形成野外验证前本底矢量数据成果,同时,收集整理三江成矿带北段绿色矿山相关资料。

    20186 月:按县域开展野外查证工作,分为 8组,20天,16 人,租车8辆。6 月底之前完成野外查证工作。

    20187 月:形成野外查证后的本底数据矢量成果。整理工作区绿色矿山和尾矿资源资料,编制15 万绿色矿山遥感监测图图件,并制作三江成矿带北段绿色矿山遥感监测图版,统计相关表格。

    20188 月:提交三江成矿带北段绿色矿山遥感监测图图件、图版和大中型矿山尾矿资源样品。项目组承诺831日前,提交三江成北段大中型尾矿资源样品,比招标方要求提前一个月。

    20189 月:上旬整理汇总三江成矿带北段矿山开发状况资料,以县域为单元编制三江成矿带北段 2018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情况、2018矿山开发状况遥感调查情况图件和完成报表统计、数据入库工作,共16 人。下旬开展已有成果数据库建设,对遥感解译及野外查证获得的系列成果进行进一步梳理归档,统计分析报表,整理入库成果数据,为成果报告编写做准备。

    201810 月:项目组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共 13 人参会,交流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的技术方法,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分享工作过程中的成果及心得体会。依托本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4 篇。

    201811 月:首先进行矿产疑似问题图斑成果数据库建设及综合研究,进行成果验收(组织成果报告验收会),然后编写2018 年三江成矿带北段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成果报告,完成年度成果报告的内审和修改工作。201812 月:完成年度成果报告的验收工作

    10

    扬子地台东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中间成果提交要求:

    2018930日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

    20181220日前,提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

    最终成果提交要求:

    201812月份完成最终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

    11

    千山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承诺按时提交成果,项目执行进度满足采购方要求的时间进度。

    12

    北山成矿带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20184月,完成分包工作设计书的编写,并提交项目主管部门评审。

    20185-6月,完成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调查工作。

    20187月,完成区内尾矿资源调查工作。

    20188月,完成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野外查证工作,完善前期遥感解译成果。

    20189月,完成区内尾矿资源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等工作,931日前,提交尾矿资源样品。

    201810-11月,开展区内疑似违法图斑提取工作,开展项目成果质量检查工作。

    20181220日前,提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等成果。

    20181230日,进行年度成果综合研究、综合编图等工作,完成最终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

    13

    三江成矿带南段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

    20183月: 资料收集

    20183-4月:设计编写、野外踏勘

    20184月:技术培训

    20185月 矿山尾矿资源信息提取

    20187-8月 矿山环境野外验证

    20189月—12月 矿产卫片调查和成果提交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矿山开发状况遥感信息...

    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受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委托,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项目”项目(项目编号:0733-186212804301-13)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如下:

    一、项目信息

    项目编号:0733-186212804301-13

    项目名称: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项目

    项目联系人:唐永良

    联系方式:010-84865055-161

    二、采购单位信息

    采购单位名称: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010-62060044

    三、项目用途、简要技术要求及合同履行日期:

    使用采购人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及用于判释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矿业权数据,完成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获取2017年新增的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在建和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等现状和2016年-2017年变化信息数据,制作分省、分县遥感调查系列成果文件。

    质量要求:符合《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DZ/T0266-2014)、“全国2017年新增的矿山恢复治理状况监测二级项目实施方案(2018年)”、相关补充说明和通知的要求。

    时间要求:2018年4月30日前,汇交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2018年10月10日前,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调查成果; 2018年12月20日前,提交成果报告。

    本次招标项目覆盖780万平方公里的遥感监测任务,共分13包。各包监测区域及预算如下:

    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项目分包调查范围及预算

    序号

    委托业务名称

    涉及行政区

    工作区面积(万km2

    经费(万元)

    1

    扬子地台西南缘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重庆市全境、贵州省全境、云南省全境

    64.16

    150

    2

    华北地台西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山西省全境、河南省全境、陕西省全境

    52.89

    140

    3

    扬子地台东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福建省陆域全境、江西省全境、湖南省全境

    50.01

    140

    4

    华北地台东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北京市全境、天津市陆域全境、河北省陆域全境、山东省陆域全境

    36.96 

    130

    5

    兴蒙成矿带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全境

    118.3 

    110

    6

    扬子地台南缘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广东省陆域全境、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域全境

    41.60

    110

    7

    金沙江-嘉陵江流域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四川省全境

    48.14

    100

    8

    祁连山-唐古拉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青海省全境

    72.23

    90

    9

    东北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吉林省全境、黑龙江省全境

    64.22

    90

    10

    河西走廊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甘肃省全境、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

    52.08

    90

    11

    南天山-昆仑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铁门关市、昆玉市

    103.88

    70

    12

    北天山-阿尔泰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北屯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

    60.86

    70

    13

    东北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辽宁省全境

    14.59 

    60

    四、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6号京城大厦A座8层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唐永良、符群慕 010-84865055-161、156

    五、中标信息

    招标公告日期:2018年02月09日

    中标日期:2018年03月13日

    总中标金额:1350.0 万元(人民币)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

    包号

    中标供应商名称

    中标供应商联系地址

    中标金额(万元)

    1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11

    150.000000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福建省地质测绘院联合体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院4区科研楼

    140.000000

    3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体

    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9

    140.000000

    4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神舟四路216

    130.000000

    5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体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81

    110.000000

    6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测绘勘查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中心)联合体

    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林西路贵州省地质科技园7号楼

    110.000000

    7

    云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信息中心联合体

    昆明市翠湖北路2

    100.000000

    8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

    90.000000

    9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大学联合体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

    90.000000

    10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107

    90.000000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联合体

    南宁市建政路34

    70.000000

    12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131

    70.000000

    13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合肥市宁国路19

    60.000000

    本项目招标代理费总金额:19.03 万元(人民币)

    本项目招标代理费收费标准:

    中标金额(万元) 费率标准100以下 1.5%100-500 0.8%500-1000 0.45%1000-5000 0.25%5000-10000 0.1%10000-100000 0.05%1000000以上 0.01%计算方法:按差额定率累进法。示例:中标金额633万元,则中标服务费金额计算如下:100×1.5%+(500-100)×0.8%+(633-500)×0.45%=5.2985万元

    评审专家名单:

    李从昀、杨云峰、姚佛军、孙伟、宗利群、杨金中、王晓红

    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

    详见“其它补充事宜”

    六、其它补充事宜

    1、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18年3月8日上午09点00分(北京时间)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开标地点:金龙潭大饭店三层弘翔厅(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1号)

    评标时间:2018年3月8日-9日

    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3、评标方法:综合评分法

    4、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

    包号

    中标标的名称

    服务要求

    1

    扬子地台西南缘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2018 4 20 日前,向采购人提交 2017 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初步成果,2018 4 30 日前汇交最终成果;2018 10 5 日前,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等最终调查成果,较采购人要求的提交时间提前 5 天;2018 11 30 日前,提交成果报告,较采购人要求的提交时间提前 20 天;2018 12 20 日前,完成最终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汇交需归档的项目原始及成果资料。

    2

    华北地台西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1)中间成果提交要求

    2018430日前,汇交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

    20181010日前,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等调查成果。

    20181220日前,提交成果报告。

    2)最终成果提交要求

    201812月份完成最终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

    3

    扬子地台东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4

    华北地台东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1.2018430日前,汇交2018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

    2.20181010日前,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等调查成果;

    3.20181220日前,提交成果报告。

    5

    兴蒙成矿带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1)投标书编写与投标(20182月~228日)

    2)签订合同、工作方案编写与审查(201831日~331日)

    32017年新增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201841日~430日)

    4)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遥感调查与野外查证(201841日~1010日)

    5)成果编制阶段(20181016日~1130日)

    6)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阶段(201812月)

    6

    扬子地台南缘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时间:从20181-3

    第二阶段(新增恢复治理遥感调查)时间:20184

    第三阶段(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解译)时间:20185月至20186

    第四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调查)时间:20187

    第五阶段(矿产资源规划遥感调查)时间:20188

    第六阶段(外业调查及修改)时间:20189月至201810

    第七阶段(综合分析与报告编写)时间:201811月至201812

     

    7

    金沙江-嘉陵江流域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1.获取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影像数据和调查区最新矿权数据,完成设计书编写、评审工作;

    2.使用采购人提供的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在2016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取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情况、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承诺2018430日前,汇交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

    3.使用采购人提供的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以县域为单元开展调查区矿山地质环境状况遥感解译工作,形成矢量数据成果。

    4.使用采购人提供的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以县域为单元开展调查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状况遥感解译工作,形成矢量数据成果。

    5.使用采购人提供的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遥感解译工作,形成矢量数据成果。

    6.按县域开展野外查证工作。8月底完成野外查证工作。

    7.整理汇总资料,以县域为单元编制1:5万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现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系列图件;以调查区为整体编制150万或1:100万调查区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现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系列图件,完成数据报表统计、数据入库工作;按保护区编制1:5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图。项目组承诺1010日前,完成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遥感调查成果的汇交工作。

    8.参加项目中期阶段成果汇报会议,进行项目成果审查。依托本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2篇。

    9.继续整理和完善2017年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调查成果。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状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等监测成果,编写调查区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年度成果报告。

    10.进行成果验收(组织成果报告验收会),完成年度成果报告的内审和修改工作。按项目要求,20181220日前提交成果报告。完成年度成果报告的验收工作。

    8

    祁连山-唐古拉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2018 13 月:收集与熟悉调查区已有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成矿地质背景、生态环境、自然地理、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数据、遥感影像等资料,分析重点调查与监测内容,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编写投标书、设计书并提交审查。

    2018 35 月:利用 2017 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已有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遥感监测成果资料,开展全区开展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工作,对室内遥感解译工作中存在疑问的图斑信息开展野外实地检查,并将完成野外验证后的成果图件、矢量数据、文字报告等资料以中间成果形式提交采购人应用,提交时间在 2018 4 30 日之前。2017 年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遥感调查统计表编制工作预计于 2018 5 月开展。

    2018 510 月:利用 2017 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已有矿山地质环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成果资料,开展矿山开发占地、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矿山环境污染遥感解译工作,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矿山开发环境遥感解译工作,对室内遥感解译工作中存在疑问的图斑信息开展野外实地检查,并将完成野外验证后的成果图件、矢量数据、文字报告等资料以中间成果形式提交采购人应用,提交时间在 2018 10 10 日之前。

    2018 1112 月:编制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图件、成果数据库等资料,接受质量检查,开展典型矿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评价研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综合分析研究,完成成果报告编写。

    9

    东北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2018330日前,完成分包工作设计书的编写,并提交项目主管部门评审。

    2018430日前,完成2016年遥感影像质量检查工作,填写相应检查记录表;开展区内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等工作。汇交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

    2018531日前,开展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新增矿山恢复治理等遥感野外查证工作,并完成相应的野外工作,填写野外记录表。

    2018630日前,完成矿山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遥感调查。提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成果矢量及相应图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成果矢量及相应图件。

    2018731日前,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遥感调查。 提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果矢量及相应图件。

    2018831日前,完成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调查。提交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成果矢量及相应图件。

    2018930日前,完成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调查、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提交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调查成果、国家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成果图件。

    20181010日前,完成调查数据遥感解译精度检查工作。完成入库成果规范化整理工作,开展调查成果质量检查工作,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等调查成果数据。完成全部成果数据的提交。

    20181130日前,开展项目成果质量检查工作,年度成果综合研究、综合编图等

    编写项目“年终自评报告”,总结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写成果报告。

    20181220日前,完成并提交成果报告,完成成果评审验收。

    10

    河西走廊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1、中间成果提交时间要求

    2018425日前,汇交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等成果;

    2018105日前,汇交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等调查成果;

    20181220日前,提交成果报告。

    2、最终成果提交时间要求

    20181220日完成最终成果报告编写和验收工作。

    11

    南天山-昆仑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20181-3月: 资料收集、设计编写和野外踏勘

    20184月: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采占损土地面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调查与成果汇交

    20185-7月:矿山环境信息提取

    20187-8月:野外调查及验证

    20189月:室内修改、监测对比

    201810月:图件编制、调查成果提交

    201810-11月:成果分析整理

    201811-12月:成果报告编制和资料汇交

    12

    北天山-阿尔泰山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时间:从20181-3

    第二阶段(新增恢复治理遥感调查)时间:20184

    第三阶段(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解译)时间:20185月至20186

    第四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调查)时间:20187

    第五阶段(矿产资源规划遥感调查)时间:20188

    第六阶段(外业调查及修改)时间:20189月至201810

    第七阶段(综合分析与报告编写)时间:201811月至201812

    13

    东北南部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遥感调查

    承诺严格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完成工作任务。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

    近日,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质云1.0发布会”工作部署,以总结提炼“地质云”建设技术成果、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信息技术发展为目的,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云南昆明成功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中科院钟大赉院士莅临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副主任周绪辉、云南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刘红雨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谭永杰主持。

    本次论坛分三部分进行。首先邀请全国地质信息化领域、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家作学术报告,开阔与会者视野、拓展思路,为地质信息化建设献言献策;接着,“地质云1.0”建设团队及相关节点单位从各方面做了相关技术报告,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总结提炼了“地质云1.0”建设技术成果。

    谭永杰总工首先作了题为地质云总体框架与技术体系建设的报告,系统论述了地质云总体框架、技术体系和实现的功能等。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主任金宝轩重点介绍了云环境下的国土空间信息服务研究与实践,来自于国家北斗办的吴海玲为我们分享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应用,国家互联网安全应急中心的林星辰对打造整体防护体系,迎接网络安全挑战,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来自于高性能实验室的王珏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郑晓东则为我们分析了高性能计算在地学中的应用及数据驱动的非线性智能地震储层预测研究及其应用等。

    论坛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地质云建设进行了广泛交流,地质云建设团队及相关节点单位主要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地质云平台架构与技术实现、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信息产品、业务管理、运行机制、云环境下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模式智能化转变、人工智能在地学中的研究实践、深度机器学习在岩石矿物识别中探索应用、地质资料大数据管理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和系统性的技术总结报告。

    会议为了让与会者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此次论坛精心组织了四个专题分论坛,分别为地质云平台及集成分论坛,地质云数据及产品分论坛,智能地质调查和业务管理安全应用分论坛,地质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论坛。每个分论坛都分别设置了相关专题报告和讨论两个环节,参会专家和代表围绕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和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与会者从四面八方齐聚昆明,不辞辛劳, 第一天的报告、讨论长达9个小时,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参会代表说每个报告都很精彩,都很值得好好学习,每个报告都代表了国内地质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和领域。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为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这个论坛未来会越来越好。

    本次论坛由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土资源信息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质信息中心协办。中国地调局系统、地勘行业单位、中科院、国家网络安全部门、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合作信息技术公司代表参加本次论坛,可谓高朋满座高手云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地质信息化产、学、研、用等单位的18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面貌,把学术报告和交流研讨、开拓思维与总结提炼相结合,把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这一技术交流品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届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网络成立大会日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召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6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网络,并举行揭牌仪式。

    会上,各单位围绕“干热河谷典型生态脆弱区水、土、气等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开展了深入学术交流,探讨了观测网络的运行机制、组织模式及学术交流机制等运行机制,对下一步联合申报、成果产出达成了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国自然资源系统观测站网刚刚起步,打破传统不同生态、环境独自观测研究的行业壁垒,构建“产学研”一体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大科学平台,本观测网络的建成对于研究云贵高原干热河谷的生态系统演替及退化、恢复与重建,解决土壤侵蚀、水热失衡、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资源环境问题,服务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和保障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等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科研价值。

    参加观测网络的6家单位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涵盖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泥石流研究、土地退化、生态修复、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地球关键带的物质能量循环研究和观测等方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又一科技利器。下一步,该观测网络将坚定不移地将绿色和创新嵌入发展基因,为推动云贵高原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会议邀请自然资源部、云南大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岩溶地质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所等有关专家参会。 

    ͼƬ

     

     
    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网络成立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2017年7月18日,“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国际培训班暨“东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培训”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培训班持续时间为2017年7月17日-31日,结合了岩溶所承担的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共同举办。本届培训班共邀请了来自美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的近20位教员,招收了来自巴西、埃及、匈牙利、伊朗、蒙古、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南非、津巴布韦、柬埔寨、老挝、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以及中国的60余位学员。本届培训班是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人数最多的培训班。

    开幕式期间,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介绍了“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向在座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介绍大科学计划,为推动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提出的大科学计划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为今后开展实质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届培训班,结合了国际大科学计划,结合了东盟区域合作,是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首次尝试将区域性的合作与全球性的传播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体现成效,为推动未来各国的合作交往,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培训班全体成员参观了历史悠久的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和云南省博物馆。

    培训班由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联合主办,成都地调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协办。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云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云南地质调查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培训班合影

    参观云南大学古生物博物馆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第九届国际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