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2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环北部湾南宁、北海、湛江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广西北海施工完成了我国南方第一口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成功实现了单孔6层地下水的分层监测,该井连续多通道管外径105毫米、通道通径大于30毫米,成井深度147米。

    监测井位于北海市银海区海景大道北侧,距海岸线约70米,采用“地下水多层监测井钻探成井工艺”,在一个钻孔内安装一根连续多通道管材,通过分层填砾、止水成井,在单孔中最多可实现7层地下水的监测和取样。该工艺采用的多通道管材是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连续挤出的7通道连续管,在井管与钻孔环状间隙间采用了以膨润土为原材料的新型止水粘土球,并在洗井后为监测井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与传统单管、丛式、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建井少、占地小、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地调局水环中心解伟教授三次亲临现场指导,通过工艺改进成功克服了地层松散易垮塌的施工技术难题,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该井施工任务。实施空压机洗井后,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分层止水效果好,完全达到项目预期目标。目前,该井获取的第一批地下水样品已送往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

    该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不仅在南方地区成功实现了地下水单孔多层分层取样监测的目标,还为南方地下水监测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这一工艺将在北海地下水监测等南方地下水监测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连续多通道井管下管施工现场

    完井后的监测孔

    我国南方第一口连续多通道地下水分层监测井成功完井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从钼冶炼废酸中回收铼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 201510928911.5。

    本发明采用复合胺基乙烯系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钼冶炼废酸中回收铼,对铼饱和吸附量大,解吸液中铼含量较废酸中铼含量富集100倍以上,铼回收率高达98%以上。同时,该发明利用高铼酸铵、钼酸铵、硫酸铵的溶解度差异,采用蒸发结晶操作高纯高铼酸铵,所得高铼酸铵的纯度达99.9%以上。

    金属铼作为一种稀有高熔点金属,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用途。但因铼资源较少有独立矿床,主要是钼矿、铜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副产品,国内大部分铼资源都没有得到高效回收利用而白白流失。据了解,目前工业上多用离子交换法回收钼冶炼废酸中的铼,但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多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率较低,且使用寿命短,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常用的解吸液也成本高且具有毒性。郑州综合利用所该发明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该种从钼冶炼废酸中回收铼的方法工艺简单、环保,操作简便,不产生新的污染物,且便于规模化生产应用。

    目前,该方法已在洛钼集团下属公司成功实现工业应用,效益显著。

    郑州综合利用所新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