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中亚西亚境外地质调查团队代表 张丹丹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2019年度接收高校毕业生招考工作方案,现将面试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面试时间

    2019年5月9日(周四)下午2:00。

    二、面试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3层308会议室。(北四环学院桥往西300米路北)

    三、面试方式

    个人自述8分钟(可准备PPT),评委提问5分钟。

    四、面试人员名单

    岗位

    编码

    岗位名称

    序号

    面试时间

    姓名

    备注

    A01

    系统开发管理与维护

    1

    2:00-2:15

    李济明

    笔试最低成绩109.5

    2

    2:15-2:30

    李嘉宝

    A02

    数据库建设与维护

    1

    2:30-2:45

    陈 默

    笔试最低成绩100.5

    2

    2:45-3:00

    张 浩

    3

    3:00-3:15

    赵悦秀

    B01

    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

    1

    3:15-3:30

    李耀华

    笔试最低成绩119

    2

    3:30-3:45

    宋凯辉

    3

    3:45-4:00

    季少聪

    4

    4:10-4:25

    周 健

    5

    4:25-4:40

    韩建云

    B02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

    1

    4:40-4:55

    王 欢

    笔试最低成绩118.5

    2

    4:55-5:10

    张晓娜

    3

    5:10-5:25

    慕瑄

    4

    5:25-5:40

    戴丹丹

    5

    5:40-6:00

    魏思宇

     

    注:同一岗位面试顺序按姓氏笔划排序。

    五、相关要求

    1.面试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证以备查验。

    2.提前1小时到场,不按时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3.考生不得将任何资料带入考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2019年5月8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2019年招收应届毕业...

    地调局发展中心开展系列活动纪念第47个世界地球日

    来源:地调局发展中心作者:张婷婷 李丹丹
      春和日丽,阳光明媚。正值第47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地调局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活动分为学术讲座和成果展览两部分。

      本次学术讲座邀请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人居环境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蔡纲主持,中心副主任齐亚彬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大学生,住建部规划中心、中科院地理所、地科院水环所、地科院资源所、航遥中心、发展中心等单位科研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党安荣教授从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对手,对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有多大,大数据的大体量、快速性、多类型、真实性、高价值特性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大数据的常见类型及应用实例,包括全球、国家、城市、建筑等不同尺度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大数据给人居环境研究带来的机遇,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服务体系和研究模式的思考。报告内容丰富,反响热烈,与会人员纷纷就时空大数据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学术讲座后,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中心成果展览室、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研究平台、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服务厅和中国首届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中心安排专人,为前来参观的公众全面展示中心历年来的成果,介绍了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研究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全国地质资料馆职能、馆藏及服务情况,引导大家参观了电子阅览室,还系统讲解了首届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

     

     
    第47个世界地球日发展中心宣传活动
      为积极响应“活跃学术交流氛围,加快青年人才成长,促进优秀人才涌现”的号召,5月12-13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召开青年科技协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青年学术大会。

      会议听取了水环所2013 年度青年科协工作报告,宣布了第二届青年科协理事会成员名单,充分肯定了第一届青年科协为广大青年职工在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上的辛勤工作。同时对全所广大青年职工提出十六字方针:学无止境、业无止境、德无止境、勤无止境。并希望广大青年要为推动实现水环所创新跨越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智慧和汗水,创造出辉煌的青春业绩。新一届青年科协成员表示将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策划各种科技活动,并号召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为建设新时代的水环所努力拼搏,让水环所的明天,更高,更强。

      24名青年科研人员就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进展和工作学习体会围绕“区域水文地质、地下水环境及污染防治、地热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及矿山环境治理、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信息科技与技术方法”等专题与现场科研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会议评选3篇优秀论文,7篇表扬论文,全面展示了水环所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

      经过最终评选,2014年新进职工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刘丹丹博士、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韩占涛博士、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王莹博士获优秀论文奖,赵红梅、宋超、董秋瑶、何雨江、曹文庚、刘景涛、李亚松获表扬论文奖。刘丹丹作为获奖代表发言。评审专家组分别为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经过评选,石迎春担任青年科协第二届理事长,刘景涛、王文中(兼秘书长)担任副理事长,钱永、桂建业、蔺文静、卫文、张辉、马荣担任理事,翟天伦、董秋瑶、王东担任秘书。

      评审专家组由中国地质大学沈照理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许广明教授、河北省水文地质勘察院段日升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强小科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白英臣副研究员、王焕华副研究员,水环所所长石建省研究员、副所长张永波研究员、张兆吉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张光辉研究员、孙继朝研究员组成,石建省担任组长。


    青年科协第二届理事会部分成员


    评审专家参观展板


    评审专家为获优秀奖人员颁奖


    评审专家认真听取报告


    80余青年职工参加学术大会





    水环所召开青年科技协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青年学术大...

    2019年5月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模式与风险防范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钱七虎院士、周丰峻院士、谭述森院士、张建民院士等项目咨询专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中心、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地质力学所等单位(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启动会。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西南岩溶山区特大滑坡呈现出地质结构复杂、孕灾机理不明、致灾范围广、早期识别与预测难度大等特点,严重限制了岩溶山区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威胁着岩溶地区人居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及着大型矿产能源基地、大型水利设施以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营。此次由地质力学所牵头实施的“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模式与风险防范技术”项目汇集了岩溶灾害领域10家科研单位,包括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力学、测绘科学等多个领域在内的优秀学术骨干组成综合交叉研究团队以期从岩溶重大滑坡灾害及灾害链的孕灾背景、成灾机制、演化过程和防控问题出发,开展岩溶山区特大滑坡灾害孕育、成灾及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灾害早期识别与风险防控理论研究,为我国西南岩溶特大滑坡综合风险防范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张丹丹指出,该项目启动恰逢其时,要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开展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支撑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的业务发展。自然资源部中国21世纪中心仲平介绍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专项有关情况,针对科研项目管理要求以及项目启动、项目调整、中期检查、绩效考核以及有关专项管理的有关考虑事项和政策变化等内容进行了具体介绍。地质力学所邢树文表示将认真履行项目牵头单位职责、全力支持项目落实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负责人李滨就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总体研究方案、预期研究成果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论证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并针对研究思路、成果产出、内部协调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建议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聚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中迫切需求,进一步突出“早期识别与风险防范”主线,尽快实现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填补岩溶灾害研究领域空白。

    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三峡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模式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