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积极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幕阜山大型资源基地”的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李建康研究员团队依托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湘鄂赣地区战略性新兴矿产调查》和《江南造山带东段主要成矿系统对比与区域找矿靶区优选》,在幕阜山地区已完成年度钻探工程1970米,探获铍铌钽矿体多条,取得了重大找矿进展。

    研究团队基于近年来在幕阜山地区实施的科技部重点研发、地调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成果,通过区域稀有金属成矿规律总结和大岩基“体中体”成矿模型的建立,结合东部高覆盖区稀有金属勘查方法组合的创新应用,在幕阜山圈定了多处重点工作区,布设了9处机械岩心钻孔。至2024年9月初,8孔共1970米工作量完成施工并全部见矿,共探获稀有金属伟晶岩69层,累计厚度超过267米,最厚脉体视厚度达27米。岩心中伟晶岩肉眼可见大量绿柱石、铌钽铁矿、锂辉石、锂云母等稀有金属矿物,含矿性良好,初步圈定多条铍铌钽锂矿体,在幕阜山北缘首次圈定了铍铌钽稀有金属矿田一处。

    基于大量钻探工程,研究团队构建了幕阜山北缘的伟晶岩类型三维分带,推翻了低分异伟晶岩找矿潜力低的既有认识,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成矿理论和“体中体”成矿模型。

    此次找矿成果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项目参与单位的支持,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是“理论指导找矿,找矿完善理论”的有效示范,更是幕阜山北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硬岩型稀有金属资源勘查取得的最显著找矿成果,为幕阜山大型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项目首孔开钻仪式

    岩心中的稀有金属矿物 

     
     
    华中幕阜山大型资源基地取得重大找矿进展

    为破解锡矿资源瓶颈,7月3日至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山地矿”)联合主办的滇西锡多金属矿找矿研讨会在云南腾冲召开。

    研讨会系统介绍了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的工作部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安排,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成果,分别就《中国矿产地质志》服务滇西找矿、滇西锡多金属矿找矿问题、桂西北丹池成矿带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湖南锡田地区锡钨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旨在研讨滇西锡多金属矿找矿进展和存在问题,借鉴找矿成功经验,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目的,支撑服务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在滇西实现钨、锡、富铁矿等多金属实现找矿突破。

    会议指出,滇西地区是云南省也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由资源所代表的国家队、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代表的省级队和矿山企业要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组建三级联动攻关团队,瞄准滇西锡多金属矿找矿难题,如小龙河锡矿“体中体”成矿、滇滩铁矿深部“地下室”成矿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指导矿山增储上产。

    会议强调,“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科技引领、快速突破”协调联动机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基本保障。本次由资源所和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联合组成的技术团队深入矿山一线与地质勘查队伍、矿山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谋滇西锡多金属矿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助推已有矿山深边部找矿突破。这一合作对保障国家钨、锡、富铁矿等矿产资源和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安全地、高质量快速发展,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矿产地质志》主编单位向金山地矿、腾冲市恒益矿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益矿产”)的赠书仪式,并对小龙河、铁窑山、滇滩等锡铁多金属矿开展了野外考察。正值七一建党节之际,联合团队还到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负责人,《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主编施玉北教授级高工,腾冲自然资源局负责人、金山地矿董事长、恒益矿产副总经理,资源所、长安大学、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勘查院以及金山地矿和恒益矿产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践行新机制,共谋新突破——中国矿产地质志支撑滇西...

    锂、铍等资源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我国东部的幕阜山地区位于湘鄂赣交界处,处于武汉-长沙-南昌城市圈交汇处和高新产业密集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建康研究员团队,依托科技部“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锂、铍等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预测评价”项目,在幕阜山地区取得了较显著的找矿进展。

    一、工作进展

    项目团队基于成矿理论研究,提出了在幕阜山等大岩基地区的“体中体”式成矿模型和“稀有金属矿化分带”的找矿模型,确定幕阜山岩体西南缘以寻找锂资源为重点,西北缘以铌钽资源为探测重点,并经初步工程控制取得以下主要找矿成果:

    1. 在幕阜山西南缘,新发现黄柏山锂铍铌钽伟晶岩密集区

    在幕阜山西南缘新发现黄柏山稀有金属伟晶岩密集区1处,初步地表工作圈定了11条花岗伟晶岩脉(601―611号脉)。其中,603号脉为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地表出露长度约500m,矿脉厚度大于10m,具全脉矿化,钠长石锂辉石带占该脉体积的80%以上。经刻槽取样,603号脉Li2O品位为0.8~1.7 wt%(平均值1.4 wt%),BeO品位为0.02%~0.5 wt%(平均值0.13wt%)。根据岩脉地表出露规模,初步估算该伟晶岩脉的Li2O预测资源量超过3万吨,该区域有望发现1处资源远景达大型-特大型规模的锂铍铌钽矿床。

    2. 幕阜山北缘发现新型锑-锂共生资源

    在幕阜山北缘地表延伸约3.6km的断裂破碎带中,项目团队新发现锑-锂共生型资源。锂主要以锂绿泥石的形式充填在断层破碎带的黏土中,属于低温热液充填成因。全岩分析表明,破碎带Li2O含量约为0.40%,断层间的泥质岩中Li2O含量约为0.70%,均达花岗伟晶岩类与气成热液矿床中伴生锂综合回收工业指标。该断裂带长度约3.6km,厚度1.2m,Li2O品位平均0.6%,据此估算锂矿石资源量为200万吨,Li2O预测资源量1.2万吨,有望达到中型锂资源规模。

    湖北柘坪绿泥石型锂资源的成矿物质可能均来自于其南侧的幕阜山大岩基,不排除深部存在隐伏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可能性,也不排除柘坪锑锂矿与断峰山的伟晶岩型锂矿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总之,柘坪黏土型锂资源的发现,不但丰富了我国锂矿的类型,而且开拓了找矿思路,为我国新类型锂矿的勘查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项目团队正在对黄柏山伟晶岩密集区布置物探和化探工作,重点以电法剖面为基础,实施200-500米钻探,探测黄柏山地区锂铍资源深部找矿前景。在幕阜山西北缘,项目团队将在充分利用柘坪锑矿已有钻探资料,进一步研究柘坪地区锂资源的规模、品位和开发利用前景。

    最终,项目团队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在幕阜山地区提交1-2处锂铍铌钽资源找矿远景区和靶区。

    黄柏山603号脉中的锂辉石

    柘坪富锂断层破碎带

    我国东部幕阜山地区取得稀有金属找矿进展

    摘要:发现了具有大型规模的南山坑钨锡多金属矿床和具有超大型规模的良源铷钨多金属矿床,总结并提出了“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钨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思路。

    1.项目概况

    “江西全南一广东始兴地区钨锡、稀 有、稀土金属矿产调查评价”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项目工作时间为2014—2016年。目标任务是以钨锡、稀有、稀土金属矿为主攻矿种,以矽卡岩型钨锡矿、云英岩型和花岗岩型钨锡、稀有、稀土金属矿为主攻类型,在始兴澄江一罗坝一刘家山地区开展调查评价工作。

    2.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广东始兴南山坑一良源钨锡多金属矿评价”成果基础上,2014 年分别在广东始兴地区的南山坑矿区、良源矿区开展勘查示范工作。

    南山坑地区n号矿带实施ZK927,进 尺499.73m,其中矽卡岩厚达450m以上。矽卡岩成分复杂,主要有透辉石、阳起 石、石榴子石、硅灰石等,白钨矿、黄 铜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辉钼矿、磁黄铁矿等多种矿化发育。在 192~225m以阳起石为主的矽卡岩中,白钨矿化、黄铜矿化和铅锌矿化最为强烈,且矿化均匀(图1)。通过目估对比,矿化最强部位白钨矿品位在2%以上(样品已送实验室测试分析)。该矿体不仅与7 线的n-4号矿体对应,与11线含钨多金属矿体的阳起石矽卡岩也对应。此外,孔中还见多条含铜石英脉和辉铋矿、辉钼矿体。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发现,将南山坑主矿体之一的n -4号矿体的控制长度达到400m以上,预测钨资源量可达20 万似上。

    良源地区2014年实施ZK304(图2 ),进尺299.33m,含矿岩石主要为含钨铷多金属矿云英岩、含铷白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及石英脉(样品已送实验室测试分析)。该孔与前期项目实施的槽探、钻探、坑探等工程共同控制的1号矿体所展布的范围在lkm2以上,证实良源矿区具有较好的铷钨找矿远景。

    在找矿实践中,对区内与钨锡、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等重要关键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在该区寻找与钨锡多金属矿有关的中上泥盆统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中“体中体”式花岗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和燕山期花岗岩中“高分异演 化”式花岗岩型铷钨铌钽多金属矿的找 矿思路。

    2.成果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钨锡矿找矿重要进展,丰富和完善了钨锡、稀有多金属矿成矿理论,为南岭成矿带东段钨锡、稀有多金属矿找矿提供了经验。(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肖惠良  陈乐柱  范飞鹏供稿)


    广东始兴地区取得钨多金属矿找矿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