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1月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暨2017年工作会。

    据了解,“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应用示范”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任务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等9家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单位共同承担。该项目将依托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针对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需求,通过技术研发和集成,对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的工艺和装备进行应用示范和综合评价,搭建水合物富集区精细勘探、目标开采和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实验平台,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我国水合物开采技术水平。

    本次会议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启动会、2017年工作汇报与研讨交流会三个阶段进行。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项目业务主管揭晓蒙主持,孙清处长介绍了项目论证背景和实施方案论证要求,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组长由任平教授担任。青岛海洋所所长、项目负责人吴能友研究员针对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进展和面临的关键问题,详细报告了项目实施方案。专家组经过提问和讨论,一致认为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明确,同意实施方案。最后,孙清、丁抗作了重要讲话。孙清强调,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面向国际前沿,仍有很多科学与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希望项目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特殊性和难度,攻坚克难,在第一次试采的基础上,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技术指标,实现项目提出的目标任务。丁抗提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仍面临很多挑战,项目组应在认真分析第一次试采成功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存在的问题,减少盲目性,集中优势和精力,寻找突破点和切入点。同时,他强调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项目启动会由吴能友主持。杨胜雄和揭晓蒙作了重要讲话。杨胜雄作为责任专家,介绍了“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实行的责任专家工作机制,强调了项目过程管理流程及责任专家参与的关键节点,希望项目组加强关键节点的管理。掲晓蒙介绍了国家重点计划项目管理要求,希望项目组加强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和规范学习,做到工作有据;发挥合作精神,认真做好项目内外合作;重视专家组的作用。

    随后,吴能友传达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启动会、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学习了国家科技计划有关管理办法。胡高伟副研究员代表项目管理办公室宣贯了“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管理”与“海洋仪器设备海上试验管理”两个规范。会议审议通过“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应用示范”项目组织管理架构和项目管理办法。

    2017年工作汇报与研讨交流期间。项目下设6个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总体设计和研究进展。以任平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着重对课题成果形式、考核指标和方案进行了梳理和研讨。专家组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是目前世界科技的前沿,也是未来能源战略需求的资源,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水合物产业化开发,解决能源短缺、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专家组提出,项目组下一步要严格控制质量,做好项目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要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为依托,集中精力,聚焦目标,各课题考核指标要充分体现与水合物试采示范工程的关系,争取在“十三五”末期能够实现项目预期目标,为水合物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孙清处长、揭晓蒙主管,“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研究员,“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任平教授,项目责任专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教授级高工,项目技术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孙金声教授级高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羊维瓒教授级高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姜伟教授级高工和闫江梅高工,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刘保华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科技计划处、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科研处和基础调查部天然气水合物处有关领导和代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指挥部办公室领导和专家,项目承担单位代表以及项目组成员等70余人参加会议。

    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暨...

    6月18日-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项目办组织完成了2019-2021年项目(第2批)技术论证工作。本轮归属华北项目办组织立项论证计6个工程、81个二级项目,论证以会审形式开展,经与各工程牵头单位充分沟通和协调,分7组于北京、沈阳、廊坊等地同时进行。

    为保障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质量符合立项要求,华北项目办于论证前组织成员召开了工作会议,统一了本次立项论证的组织方式、论证程序、审查与审核重点和督导工作重点等,并与工程牵头单位就立项论证方案进行了密切沟通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派出16人分赴各会场组织和督导论证。同时,华北项目办针对第一批论证发现的问题,起草了《华北项目办2019-2021年第2批项目论证工作程序与要求》,明确了对专家审查可行性报告的基本要求、审查重点,进一步优化了工作量核定表等论证所用的表格,于正式论证前发送至各承办单位。会议开始后,华北项目办赴各地督导人员又在会场讲解了论证程序、专家工作要点以及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继而全面组织和督导项目论证过程。

    会后,华北项目办还将针对可行性报告修改情况与立项单位进行沟通。下一步,督导人员将对各项目修改后的报告进行认真审核。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工程牵头单位为承办好论证会议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重要盆地和造山带航空物探与遥感调查工程论证现场(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会议室)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基础调查工程论证现场(物化探所会议室)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工程论证现场(地质所会议室)

    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工程立项论证会现场

    华北地区2019-2021年第2批项目完成技术论证

        为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咨询作用,贯彻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区片专家巡查制度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地质灾害区片专家组工作会议于7月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主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承办。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领导、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负责人、区片专家组组长和各区片新增补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库成员,共60人参会。会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田廷山副院长主持。
        会上地质环境司关凤峻司长就2010年地质灾害形势、区片专家巡查制度、完善专家工作机制和会议目的、意义等做了重要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殷跃平副总工程师,通过“6.28”贵州关岭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案例,对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7个区片专家组组长分别汇报了前阶段巡查工作进展,部分专家做了随机发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侯金武院长介绍了应急中心职能定位、框架思路和任务,并提出了专家组巡查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最后,田廷山副院长做了会议总结,对专家组巡查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应急中心应做的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区片专家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