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4年7月19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举办2014年上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班。本次学习班的主题是“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

      上午,岩溶所全体职工参加了集中学习。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胡志坚作了题为《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科技体制改革趋势、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等3个方面,讲述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轨迹与方向,全面阐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以及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指出要不断增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科学技术不断迸发出“第一生产力”的强劲活力。张发旺书记主持了学习活动。

      下午,围绕讲座内容,结合所的发展,所领导、中层干部、主任助理、支部委员开展了座谈讨论。大家各抒已见谈收获、畅所欲言献良策,尤其是业务部门负责人,更是对所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分别就单位定位问题、人才不足问题,以及如何整合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加强科技成果应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等问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和谐。座谈会上还认真学习研读了《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李海清7月3日下午在岩溶所纪检监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材料。座谈会由姜玉池所长主持。

      姜玉池所长指出,岩溶所创新驱动发展的空间很大,要结合岩溶特色领域工作以及改进性工作,为服务国民经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接着,姜玉池所长对岩溶所2014年上半年工作做了六个方面的总结,对2014年下半年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包括继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抓好地调科研工作,保证项目质量;审计整改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几个国际会议;安全生产问题;保密工作;维稳问题;队伍建设;支部、职代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等十项工作。

      张发旺书记强调,岩溶所“十三五”规划要在科技项目上有新突破,进一步转变思维、创新发展、加强宣传,使科技项目充分与地方服务相结合,促进所科研出新成果。

      本次学习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岩溶所举办2014年上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

    为夯实青年业务人员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提升地质调查研究能力,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举办了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地质学野外培训。

    本次野外培训考察路线为葛仙山-白鹿-小鱼洞-耿达-卧龙-映秀-八角庙一线。该路线穿越龙门山的前山、中央和后山推覆构造带,可观察到龙门山的前山断裂、中央断裂和后缘断裂带及其相关的构造岩、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飞来峰和滑覆体构造、汶川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等构造现象。本次培训考察安排了三天时间。

    第一天上午9点从成都出发,经彭州到达葛仙山镇,沿葛仙山-白鹿-冰川镇一线,主要观察塘坝子飞来峰滑覆体及其后缘断裂作用相关的断层崖、断层角砾岩等地质现象;下午在白鹿中学参观龙门山前山断裂及“5·12”地震地表破裂带,随后沿吊索沟观察棺木岩飞来峰逆冲断裂及其相关褶皱现象,并于小鱼洞大桥地震遗址观察小鱼洞地震地表破裂带。第二天上午由青城山镇出发到达耿达镇,主要观察了与龙门山后山断裂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及相应的糜棱岩、“S-C”组构、多期面理构造置换等现象,在卧龙镇考察了同沉积褶皱等现象;下午于映秀镇参观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第三天上午到达虹口,沿深溪沟考察深溪沟-九旬坪飞来峰-滑覆体的后缘及“5·12”地震地表破裂带,并在八角庙附近观察了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作用形成的宽约近100米的碳化带及其断层擦痕;下午培训会结束并返回成都。

    今年的培训会相较于去年,重点对参加培训人员在构造现象的野外观察、描述、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强化培训,并对素描图的绘制、定向标本的采集等进行了系统示范。参加培训会的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会对龙门山构造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变形等构造现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对露头尺度的构造解析方法与思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今年还顺利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龙门山野外培训基地”现场标识牌的建立工作。标识牌分别立于小鱼洞镇大南村村口和白鹿镇大垭口处,不仅进一步建实了成都地调中心龙门山野外培训基地,也对成都地调中心对外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都地调中心27名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李四光地质科技奖获得者潘桂棠研究员作了全程讲解。

    培训现场

    潘桂棠研究员为青年业务人员作讲解

    成都中心举办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地质学野外培训会

    当地时间10月4日,当中华大地欢庆中秋佳节的时候,远离祖国,正在西太平洋作业的“海洋六号”科考船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此庆祝佳节,寄托思念。

    据了解,从2011年起,“海洋六号”已经连续7年在大洋度过中秋节。2017年6月26日,“海洋六号”离开广州执行2017深海大洋航次任务,至此已经101天。为缓解科考团队长期海上作业的疲惫和压力,“海洋六号”临时党委克服航段作业任务繁重、活动物品匮乏等困难,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先是与《中国国土资源报》共同策划、征集了22位科考队员的国庆、中秋佳节寄语,在10月2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推出了《明月千里寄相思--来自太平洋的佳节问候》专题。接着,发动青年突击队精心准备,于10月4日下午在飞机平台举办了游园活动,通过套圈、飞镖等趣味运动,活跃节日气氛。10月4日晚,又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联欢晚会,队员们自编自演了歌曲、舞蹈、小品、双截棍、足球表演等20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来自墨西哥、肯尼亚、加纳的三位国际学员也带来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表演。晚会期间,大家还为本航段过生日的四位队员过了集体生日。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展现了“海洋六号”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又使科考队员们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飞机平台举行中秋聚餐 

    科考队员表演小品节目 

    举行游园活动

    “海洋六号”举办中秋游园联欢活动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按照中心2016年“安全月”活动工作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开展“安全月”系列活动。

       南京地调中心下发了文件,对“安全月”活动进行部署。为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6月1日起,南京地调中心在基地大院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在地调楼大厅放置“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展板。通过宣传,较好的烘托了中心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氛围。对此次安全月活动,中心要求各部门强化措施落实,牢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法治观念,充分利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这一契机,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南京地调中心安委会于6月13日下午在多功能厅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中心领导、中层干部、二级项目负责人及职工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内容三项:一是中心副主任郑济林讲授了《野外安全工作须知》公开课;二是安全生产管理处汇报了2016年上半年安全处工作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三是讲解了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出队审批填报注意事项。会上还发放了安全生产宣传品。 

        南京地调中心副主任、安委会副主任郑济林同志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强调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力争实现安全、保密零事故,确保南京地调中心201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

    南京地调中心安全生产月开展系列活动

       发展研究中心团委高度重视青年文化生活和青年的健康发展,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于1012日下午在北京新星石油公司篮球馆组织了青年职工篮球赛(甘家口办公区VS黄寺办公区)。中心近40多位职工到现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比赛一开始,双方队员就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黄寺队首先利用队员速度快的优势,多次穿插跑动、传球投篮,一度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并以领先优势结束上半场。下半场一开始甘家口队就奋起直追,发挥队员身高优势,控制篮板,稳扎稳打,逐渐将比分临近。最后一节,比赛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双方队员你来我往,突破、快攻、篮板、抢断,动作干净利落,攻防转换速度极快。通过多次抢断快攻、篮下激烈拼抢,双方比分不断交替上升,台下观众高亢的加油助威声也此起彼伏,整个篮球赛场上充满了竞争的激情和运动的活力。最终,经过4节的激烈争夺,甘家口队以胜出5分的优势险胜黄寺队。整场球赛打出了水平,更展现出了发展研究中心青年职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本次比赛的顺利举行,不仅为喜爱篮球运动的青年职工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展现自我的平台,增进了甘家口办公区和黄寺办公区青年的友谊,切实加强了团队凝聚力,进一步活跃了青年文化生活,推进了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也是技术指导中心争创“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下一步,技术指导中心还将在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地质找矿大课堂”、“走进一线服务找矿”等系列争创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职工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热情,建设“作风硬、素质高、业务强、服务优”的青年团队,提升综合能力,强化业务支撑,创新技术服务,助推找矿突破。



    发展研究中心举办青年职工篮球赛

    “恐龙是从哪里来的呀?”“始祖鸟会飞么?”“石头里面为什么会有鱼呢?”伴随着稚嫩的疑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科研人员于2019年5月21日下午在成都市少城小学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主题:科普宣讲、展板问答和化石“研究”。首先孙媛媛博士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地质学家如何从岩石记录中探索地球奥秘,声情并茂的讲解生命起源和发展。在讲解恐龙前世今生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出对恐龙奥秘的极大兴趣,纷纷举手踊跃回答问题。随后项目人员组织学生们参观了展板,进一步了解恐龙化石的形成、演化和分类,并参与知识问答。最后在孙媛媛博士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毛刷和放大镜认真地“研究”起化石,体验了一次地质学家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

    本次活动是成都地调中心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旨在用地质科普点燃学生们热爱科学、崇尚自然、探索世界的热情。本次活动是在成都地调中心领导班子的关心下,贵州凯里-都匀页岩气调查项目精心筹备、成都地调中心团委青工部的协助下圆满完成的。活动期间,项目组向学生们赠送了科普读物,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情欢迎。

     

     

     

     

     
     
    成都地调中心科普活动走进成都市少城小学校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名芦山7级地震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巡排查人员及三辆越野车,于4月28日下午在乐山市井研县会合集结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巡排工作随之全面展开。

      根据已有资料,井研县原有地质灾害点98处,本次芦山7级地震后新报2处,合计约100处。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巡排查任务,在井研县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再次对调查小组进行了改编,由三个调查小组改编成四个并进行了分工。

      井研县共有27个乡镇。四天来,四个小组的足迹遍布研经镇、东林镇、磨池乡、千佛乡、三墩乡、宝五乡、黄钵乡、周坡乡、乌抛乡、纯复乡、天云乡、镇阳乡、胜泉乡、马踏乡、镇阳乡等15个乡镇,共排查隐患点60处,其中新增13处。本着对灾区人民负责的态度,调查小组不辞辛劳,每到一处,详细了解相关情况,仔细观察灾点特征,精确测量灾体要素,认真记录并提出监测治理建议,尤其对新发现的灾害点均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小组还对一处正在治理的崩塌点进行了核查,提出了需进一步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的建议。位于东林镇高家村刘家凹灾害点,原备案灾害类型崩塌,通过调查小组认真调查、仔细观察,初步分析该点为由岩质滑坡为主因、进而诱发土质滑坡和崩塌的复合型灾害点。

      截止5月2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芦山7级地震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任务完成过半。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队员们将继续按照4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视频会上汪民副部长的指示和要求,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高度重视,不放过每一个在特殊条件下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点的隐患调查和排查,一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部、局交给的任务。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任务完成过半

       

        (本网讯)2010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3月1日下午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代表局党组在会上作题为《构建新机制 实现新突破 努力实现国家地质工作新跨越》的工作报告。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寿嘉华同志,局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作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总结2009年工作,部署2010年任务,谋划“十二五”,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会议宣读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评估结果的通知》,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等16家单位成为首批通过评估达到A级的单位,并在会上接受部局领导的颁牌。 会议还听取了2009年地质调查工作进展与2010年重点任务以及预算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将在座谈会上认真学习李克强副总理、徐绍史部长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讲话,围绕着会议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应邀出席会议的有:中组部、中编办、国办秘书二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审计署等中央国家机关的特邀嘉宾,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和部有关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局高级咨询委员会的院士、专家。
        27个局属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全国31个省(市、区)地质调查院院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地质院校的负责同志、在京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共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地质勘查导报、中国矿业报等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新闻报道。 

    责任编辑:夏鹏 刘玉霞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