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事关国计民生。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重点关注这一话题,从探、产、供、储、运、销、贸等多个角度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献计献策。

    关于推进增储上产、促进矿业转型发展,来自地矿行业、企业和地方的代表委员们操碎了心,从勘查开发利用全流程寻找矿产增量。许波代表建议,加大找矿的支持力度,建立经济主体平等勘探的风险机制、风险承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吴城委员建议,加快构建国家地质大数据平台,整合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元信息,打造多模态地质数据库;支持勘探算法研发,建立人工智能找矿模型库,深度挖掘区域成矿规律,推进地质勘探新范式的创新发展。黄水波代表建议,对锑等出口管制的国家战略材料予以饱和性价格收储,建立战略储备资源库,并加大找矿力度,加强补链延链。陈伟俊代表建议,推动新疆油气增储上产、矿产资源勘探等规划落地实施;在战略找矿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薛斌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提升煤制天然气产能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张定超代表建议,加大力度支持贵州找矿、采矿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优质矿产资源配给优强企业,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邱江代表建议,在云南布局建设国家战略性稀贵金属产业基地和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与云南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更好推动我国战略性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吴万华代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金昌市作为国家重点镍铜战略腹地延伸区,支持金昌和金川公司建设全国重要战略性资源开发地。吴群刚代表建议,将攀枝花红格南矿开发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孟繁英代表建议,在分配全国稀土总量控制指标时向白云鄂博矿倾斜。范付中代表建议,支持三门峡建设国家超纯石英新质原材料产业基地。汪霞代表建议,支持个旧建设锡资源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再生有色金属资源跨境交易基地。王忠昆代表建议,支持鞍山推进矿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鞍山确定为矿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刘会英代表建议,提升锂电产业循环利用水平,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对锂电池再生利用给予补贴和扶持。

    煤炭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武强委员建议,加大对大型煤炭矿区新资源勘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同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能接续项目。童明全代表建议,国家成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基金,优先考虑煤炭资源型地区及煤炭转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煤企转型。杨会军代表建议,对开采煤矿给予政策补贴,对环保治理给予政策支持,控制煤炭进口总量。游弋代表建议,完善煤炭进口动态调节机制,适度控制煤炭进口节奏。

    非常规油气是增储上产的后备力量,有很大潜力,需要给予政策支持,持续用力加强研究、做好示范。金之钧代表建议,请自然资源部等在矿业权审批等方面给予内蒙古深层煤层气示范区建设更多支持。

    关于矿业的产业划分,再次被提起。王运敏代表建议,把勘探、开采统一为矿业,列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设国家矿产资源局;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

    关于矿业用地政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近年来出台了系列举措,仍需不断完善。奇飞云代表建议,对于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矿种,建议参照国家战略性矿种管理,并按照矿产资源法有关规定,拓宽用地来源,保障合理采矿用地需求。

    运输畅通是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中间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巩学峰代表建议,鼓励引导地方先行建立省级天然气管网平台,在条件成熟后融入国家管网;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天然气国家管网与省网协同发展。关东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智能化管道建设,提升行业技术水平。马洪海代表建议,鉴于中卫作为国家“东进西出”主要通道、天然气枢纽以及疆煤东运中转站等特殊区位重要性,将中卫列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聚焦两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2016年9月21日-24日,2016年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在湖南郴州召开。本次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以总结交流近年来岩溶地下水开发示范和找水抗旱工作经验、以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为主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岩溶地下水区域分布和特点、气候变化与岩溶干旱、岩溶地下水开发与扶贫、岩溶地区饮水安全、岩溶地下水污染、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万华岩地下河资源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地调局岩溶所张发旺研究员、地调局水环所张光辉研究员等做了大会主题报告,研讨会现场气氛活跃,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对未来我国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的研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研讨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郴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协办。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地勘系统等30多家单位近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16年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在湖南郴州召开

    2016年6月18日下午,地调局西安中心地质矿产一处党总支(木孜塔格和西北铀矿党小组),联合陕西地调中心和核工业203所四个项目组共18名党员,在青海省海西州花土沟镇举行“两学一做”学习专题座谈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校培喜同志主持。

    考虑到七一即将来临,本次学习座谈会分别安排了重温入党誓词、“两学一做”学习讨论和阅读温家宝地质笔记感想交流三部分内容。

    首先,与会全体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党员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随后,大家围绕“两学一做”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共识,既是每位党员要深刻理解“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首先,“两学一做”,基础在学,一是学习党章党规要全面准确。二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深入系统。其次,“两学一做”,目的是做合格党员,强调党员是否合格,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具体行动“做”出来的。每名党员都必须结合自身的岗位职责,把业务和党务工作统一起来,将“四讲四有”标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陕西地质调查中心曾忠诚副所长,在会上畅谈了自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体会,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首先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清醒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核工业203所李万华主任,与大家分享了阅读《温家宝地质笔记》感想体会,表示《温家宝地质笔记》是一本地质工作者做人做事的重要参考教材,通过通读感受到温家宝同志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地质工作者传统做出了表率,为我们当代的地质工作者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树立了标杆。

    与会其他党员同志,结合地质工作实际和自身业务,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学习“两学一做”和阅读《温家宝地质笔记》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大家就安全生产、业务互促共进和区域共性地质矿产问题谈了各自想法,为该地区地质找矿突破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特别是党务工作促进业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家都期待类似活动在野外多办几次,多吸收该地区项目组党员参加。


    重温入党誓词

    “两学一做”和阅读温家宝地质笔记体会座谈交流

    西安中心地质矿产一处党总支举行“两学一做”野外实...

    为充分发掘湖南省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区的资源价值,提升景区的科学品位,2015年8月底,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受郴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在与英国洞穴协会合作进行洞穴三维激光扫描工作的基础上,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浙江地质调查院、华南农业大学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等国内外专家一行18人在万华岩开展景观资源、生态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活动;同时,对万华岩地下河系统及地下河、碳汇监测点建设进行调研。

    本次活动重点从综合研究、技术应用两方面着手,开展水文地质、景观资源、环境调查,地表植被普查,洞口植物详查,以及景观演化过程与形成时代、岩溶动力系统研究,旅游策划;并对地表景观、洞内景观进行3D摄像,对岩溶地质演化进行景观摄像。

    这次活动,将继续深入挖掘万华岩景区的突出价值,同时整合景区资源,重新进行景区规划收集了关键资料,为下一步对景区进行颠覆性创新导游、开创性展示、先进性促销和区域性策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采集宇宙核素测年的石英砂样品

     

    洞穴植物调查

    岩溶所开展万华岩景区景观生态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

     2015年8月13日-1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刘同良所长为组长的检查组到广西柳州、湖南临武县、郴州万华岩分别对地质调查子项目《桂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湘南粤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岩溶洞穴地质遗迹调查示范》开展第三季度质量、安全、保密综合检查,并为野外项目组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座。

     

    检查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对实际材料图、记录卡片等野外原始资料进行了质量检查;对野外车辆、是否配备应急药品、北斗卫星是否开启等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随机抽查野外工作人员的电脑,进行了保密检查。此外,检查组深入野外对调查点进行了野外检查。检查组指出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要求高度重视项目质量、野外安全生产以及保密图件的绘制与使用,完善项目总体设计、提高项目成果质量,使项目成果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

     

    刘同良所长为项目组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座,就野外实际工作中在党风廉政建设和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听取一线科研人员意见。并对其中有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现场给予及时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责成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并对下一步工作方向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最后,刘同良所长对项目组人员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把“三严三实”落实到部、局、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中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落实到每个人就是要履职尽责;二是要把野外工作做实,确保成果质量,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两出一不出”;三是要时刻绷紧安全保密这个弦,将安全保密工作做到实处;四是要做好对外协项目的监督管理,项目组成员之间要充分协调沟通,确保地科院岩溶所的“两重一主”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岩溶所开展2015年第三季度地调项目野外综合检查

    2016年9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授予湖南省郴州市万华岩风景名区为“岩溶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授牌仪式。

    万华岩是我国著名旅游洞穴,地下河系统发育,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繁多,成因各异,形态奇特,绚丽多姿,洞穴溶蚀形态、流水堆积形态以及洞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应有尽有,整个万华岩流域系统的岩溶科学现象齐全,是国内外溶洞景观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展示洞穴演化过程的最好地点,在游览洞穴的科普研究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近年来,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对万华岩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特点、演化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岩溶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建成对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岩溶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和常态化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岩溶地质科普教育基地落户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