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_临时栏目 > _重大计划 > 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 > 工程概况
(一)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工程首席专家:李廷栋,院士/研究员,区域地质研究方向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邮编:100037;E-mail: xiaozhongding@sina.com
工程目标:以推动建立分层次有序的全国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机制为主线,以系统地球科学和现代地学理论为指导,总结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实施以来所获得的新资料、新成果,开展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综合集成和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深化研究,更新编制系列小比例尺基础地质和成矿图件,构建中国海陆地质构造基本框架,解决一批制约我国能源、资源找矿突破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重大关键地质问题,建立成果集成与系列基础地质图件更新机制,取得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培养杰出人才2~4名、优秀人才4~6名。建实建强全国地质编图研究中心。
工程任务:以推动建立分层次有序的全国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机制为主线,分类型、分层次部署不同地区的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工作。一是更新编制国家系列小比例尺基础地质和成矿图件,探索建立成果集成与系列基础地质图件更新机制。二是分层次部署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综合集成。以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实施以来所获得的新资料、新成果为基础,以地球系统科学和现代先进地球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省、地质构造单元或成矿区带(矿种)、全国三个层次进行部署。三是开展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格架、成矿构造格局及其资源、环境控制等重大地质问题的综合研究。
工作部署:2016-2018年安排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和相关图件编制、全国海陆成矿图件编制更新、全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中国矿产地质与成矿规律综合集成和服务、全国系列基础地质综合编图。
(二)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工程首席专家:谭永杰,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及地质大数据研究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邮编:100037;E-mail: tan-yj@263.net
工程目标:紧密围绕地质调查工作定位,统筹、规划与引领地调局全局信息化与信息服务工作,在地质调查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工作环节,实现地质大数据的互联互通、融合利用和协同服务,全面提升地质数据快速采集与传输能力、高效管理与分析处理能力和方便快捷的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地质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引领地质调查现代化。
工程任务:(1)依托地质调查九大计划、五十个工程,以大数据理念和技术,构建专业齐全、分布合理的国家地质数据库体系;(2)完善地质工作成果资料服务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地质调查成果认定、发布与服务体系,建立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推动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服务;(3)精心打造覆盖全领域的地质大数据支撑平台,提升地质调查数据采集、处理与信息服务能力;(4)推进数字地质调查体系开发、集成和全面应用,全面提升地质调查现代化水平;(5)建设完善地质调查辅助决策综合支撑系统,提高地质调查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6)培养杰出人才1-2名,优秀人才2-3名。(7)推动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部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局业务中心平台,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实物中心)、国土资源部秦皇岛海平面及地形变观测研究工作站等野外观测基地/科普基地平台的建设。
工作部署:2016-2018年安排全国地质资料汇聚与数据整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聚整理与服务、地学文献数据采集整合与服务、国家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地质信息产品体系研发与社会化服务、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开发与推广、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全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地质大数据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全国地质调查项目组织实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