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绵平,盐湖地质学家。1934年11月17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9月至1957年,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局任职;1957年调入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先后在矿床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员,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专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分队长;现兼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国际盐湖学会执委,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1994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
郑绵平从事盐湖盐类矿床地质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达51年,是把盐湖地质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先驱者。1956年,郑绵平等人调查察尔汗盐湖时,发现盐湖卤水含钾较高,提供了现代盐湖可能形成钾盐矿床的重要信息。1957年,他作为中国科学院盐湖考察队成员之一,在他主笔的盐湖科学调查报告中论证了察尔汗钾盐的陆相成因, 估算了该湖卤水钾盐储量,明确指出具有较好钾盐远景。后经勘查和开发部门对其规模和开发利用可行性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钾盐矿床。郑绵平和刘文高、向军等人调查了青藏高原102个湖泊,收集了352个湖泊资料,以班戈湖和察尔汗等五大盐湖区为例对湖泊的矿床地质、水化学和资源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表论文《论西藏盐湖》 (合著,1983)、出版了专著《青藏高原盐湖》 (合著,1989)。他对青藏地区盐湖地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级盐湖成矿模式,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寻找新的盐类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61年,郑绵平率队发现扎仓茶卡镁硼矿床,20世纪80年代向西藏和阿里人民政府建议开发。曾两次率队对该矿床进行勘探,查明其规模达大型。开发投产后的5年中,为阿里地区上缴税收1500万元以上。经他建议开发的还有基步茶卡、聂尔错等硼矿床。
20世纪80年代初,郑绵平带队调查扎布耶盐湖,并先后建立盐湖科学长观站和提锂实验基地,持续进行了20余年实验研究和勘探,他和刘文高首次查明盐湖微细沉积锂的赋存状态,发现新矿物扎布耶石(Li2CO3) ; 查明扎布耶盐湖锂钾硼动态变化;实验研究出盐梯度太阳能低成本提锂工艺技术方法,率先在我国实现从盐湖中提锂的工业化生产,生产出高品位碳酸锂精矿。
郑绵平在“多学科互相渗透和综合的观点来研究地质客体”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根据温泉补给水富硼、钾的数据,指出青海大柴旦湖锂的主要来源与含硼锂的热水活动有关,在对温泉成分及大柴旦湖水补给关系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在西藏塔格架等数十处高热区发现和评价了一个新的成因类型铯矿床 —— 水热型铯硅华矿床,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岩浆-热水成矿”的观点,发表了《热水成矿新类型 —— 西藏铯硅华矿床》等两部专著(合著)。
1982年,郑绵平和刘文高、向军在扎布耶盐湖中发现了大面积天然嗜盐藻类、嗜盐细菌等特异环境生物资源。发表《西藏扎布耶盐湖嗜盐菌、藻的发现和地质生态学雏议》 (合著,1985)论文。他十分关注盐湖资源的开发,带领他的研究集体,对已发现的嗜盐菌藻、卤虫等特异生态环境、习性、富含成分、开发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从盐湖地质生态系统开发远景出发,提出了“盐湖农业”的概念,对于发展西北和西藏等干旱 — 半干旱区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1999年8月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盐湖大会上,郑绵平作了特邀报告《论盐湖学》,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水生生物学报》也在显著位置发表了他的《盐湖学》论文。他认为,盐湖学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他把盐湖研究和产业化联系起来,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 盐湖学。
郑绵平还从盐湖沉积方面研究古气候。郑绵平等人在青藏高原发现了末次盛冰期后广泛分布的泛湖区,根据大量的、多角度的实际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在距今40〜28k a前有一个高原最年轻的泛湖期,编制了我国古新世至上新世气候分带图,发表了《An Introduction to Saline Lak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1997)、《第四纪盐湖沉积与古气候》 (1998)等专著、论文。
郑绵平在中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专利4项,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被评 .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2002年当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他情系西藏,心在西藏,多年坚持奋战在青藏高原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2006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注:本文引自《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 国土资源部《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编委会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