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科普知识 > 地质人物

袁道先院士

发布时间:2013-11-18


    袁道先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及岩溶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
  1933年8月24日生于浙江诸暨
  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教授。

  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早年为我国黄河、乌江、西藏水电建设及成昆铁路工程地质工作,山东、云南、广西岩溶地区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水文地质勘查工作。80年代建成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总结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对比。总结了中国开放系统和半开放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趵突泉的补给途径。研究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以石笋信息研究全球变化,提出岩溶动力学。1994年他向中科院地学部建议组织院士到南方石山地区考察,得到地学部的支持。后来袁道先与六位院士到岩溶石山地区考察,后向国务院写了依靠科技帮助石山地区人民脱贫的建议,获得中央有关部门采纳。

  代表作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岩溶地质名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