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科普知识 > 地质人物

丁仲礼院士

发布时间:2015-03-17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还是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理事等。

  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宝鸡、灵台、泾川等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在国际上首次从陆相第四纪沉积中建立2.6Ma以来的地球轨道时间标尺。构建了2.6Ma以来有区域代表性的黄土粒度“集成时间序列”。发现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粒度所记录的偏北和西北向风力强度变化与米兰科维奇周期同相位,尤其是在1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上,即冰盛期时风力强度最大。其主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广泛引用,部分成果还被编入英、美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获得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