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高寒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支持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在西藏林周县初步建成两处典型高寒岩溶大泉水循环野外监测站。
西藏高寒岩溶是全球一种独特的岩溶类型,其形成发育受低温、低气压、强烈日照、昼夜温差大以及冻融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高寒岩溶大泉流量相对稳定、水质优良,是当地居民、牲畜和农业灌溉最可靠、最直接的水源,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生命之泉”。西藏高寒岩溶大泉是连接 “冰川-冻土-岩溶”复杂系统的枢纽,是维系高原生态的生命线,是记录环境变化的档案库,是保障工程安全的关键点,更是支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项目组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两处不同类型岩溶大泉作为研究典型高寒岩溶大泉水循环转化示范点,通过建立降雨、水量和水质等多参数自动监测系统,初步构建了基于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的高精度、高频率岩溶大泉水资源野外监测体系。监测高寒岩溶大泉的长期流量、水温和水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反映气候变化对高原水循环的影响过程和程度,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区域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提供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