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突发安全应急事件的发生,检验钻井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6月1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组织青海花土沟大浪滩-黑北凹地“钾锂硼等紧缺盐类矿产综合调查”野外项目组与钻探施工方开展了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演练。
演练模拟钻探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模拟了在井场开展管件切割不慎切伤小腿的场景。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包扎处理,并立即向钻井机长进行汇报,机长立即通知钻探队各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携带急救箱、担架、车辆等进入现场施救。最终,本场演练以伤者安全送往医院救治、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结束。
据介绍,为增加应急演练的实战效果,切实起到演练目的,本次演练无预设脚本,钻井机长、现场安全员以及参加演练的每一个岗位人员,全部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和对险情的精准判断开展相关处置,让演练更加贴近真实。在短短25分钟内,全体参演人员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应急处理流畅有序,切实达到预期效果,充分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演练结束后,资源所安全和保密处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讲评。一是各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严密,精心谋划预案,场景模拟真实。二是应急反应迅速,人员分工到位,响应速度和救援效果显著。三是指挥协同有序,职责清晰,过程严肃流畅,同时要求,野外项目组和施工方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技能训练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通过演练,全体野外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保障钻井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